[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要闻 > 正文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县域活动周回眸
2014-11-05 09:46:52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在中韩日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终审评选会上,泉州之所以能够在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历史文化积淀上、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和传播上,有着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文化比较优势。

软实力成就“硬品牌”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县域活动周回眸

教小朋友捏面人(张九强 摄)

核心提示

文化不是发展的附庸,而是发展的制胜力量。

在中韩日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终审评选会上,泉州之所以能够在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历史文化积淀上、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和传播上,有着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文化比较优势。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县域活动周,就是这样一个精彩例证。

三个月时间里,它是承载泉州文化的展览柜,是传统牵手现代的试验场,是咱厝盛大的文化狂欢节。“借助文化优势,拓展平台、做强产业,以文兴市、以文惠民”,面对外界寄予的厚望,泉州用三个月的时间小试牛刀、积蓄力量,赢得了满堂喝彩,更为建设“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打下了坚实根基。

□本报记者 叶舒雯 朱娟娟

有奖猜谜(陈晓东 摄)

一场文化精粹的集中亮相

燃一圈永春篾香、品一杯安溪香茗、听一曲古乐南音、赏一出提线木偶、吃一碗深沪鱼丸……什么是泉州文化?几个月来,这一道看似深奥的问题,在一脉馨香里,在一曲雅乐中,在一方舞台上,在一份小吃里,被细致解答。

眼里应接不暇的,是琳琅满目的文娱精粹。论古雅,从《凤冠梦》到《玉珠串》,再到《五女拜寿》,精品剧目展演每周都给骨灰级戏迷们带来悲欢离合的感动;谈绝技,打花鼓、舞彩带、耍火棍、刣青狮等特技表演引来掌声阵阵;这厢闽南婚俗文化展演带来的是原汁原味的泉州“古早味”;那厢“海丝印象”秀穿越时空带你领略时尚泉州……

脑中挥之不去的,是叹为观止的艺术技法。山里的乡亲绝活迭出,茶乡把铁观音制作工坊搬来了,八道传统制作工艺的现场演示,让市民不出市区,也能感受“人在草木间故为茶”的滋润与惬意;瓷都请来了陶瓷工艺大师,手把手展示拉胚手艺、陶瓷彩绘等绝活技艺。海边的人们毫不示弱,泉州古船模制作技艺、山腰海盐传统晒制技艺、峰尾渔网具制作技艺等一个个“非遗”项目,生动诠释着文化源自生活的质朴内涵。

口中唇齿留香的,是独一无二的“泉州味道”。三天里,泉港浮粿卖了近三千个,峰尾鳗鱼浮卖了六七百斤,涂岭猪脚卖了近千斤,“限购”、“抢购”是现场的热门词;印尼烤肉、千层糕、椰汁糕、黑年糕备受追捧,每天傍晚就早早挂出了“售罄”的提示牌;湖头米粉、蓬莱冬瓜糖、官桥莲兜美豆干、长坑淮山面线米粉……一款款风味特产从山中走进闹市,大快朵颐中,蕴藏在一饭一蔬里的泉州文化被细细品味。

三个月时间里,由点而线、由点而面,“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县域活动周如同一串璀璨的项链,将散落各地的文化珍珠一一拾起。市县之间、公共文化与产业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第一次面对面对话,第一次肩并肩携手,自四方汇聚而来的资源和力量,让文都建设发展大步向前。

大锅海蛎煎(陈小阳 摄)

一个文化惠民的“文都范本”

周末去哪里,就去“大麦仓”!三个月来,在“大麦仓”这一崭新打造出的文化地标,县域文化周成为市民周末“节目单”中的主角。

把泉州各地特色文化串珠成链,搬到“古城文化会客厅”逐一展示,用三个月的周末时间去徜徉、去品味,无疑打开了触摸咱厝文化的一扇大门。从今往后,不是到“大麦仓”,而是深入各地来一场与乡土文化的亲密接触,想必提上了许多市民的议事日程。

你看,在“没有围墙的文化馆”里,泉州人穿梭在各个展位之间,摸一下带着浓浓海风气息的惠女玩偶,品一杯来自茶乡最地道的好茶,尝一遍全市各地琳琅满目的小吃,听一曲悠扬动人的南音、北管,逛尽古城新区各类静态展览,再随手带一套精致的闽南古厝模型回家摆放,时不时自己上阵,学习艺人们独一无二的当家绝活,或雕刻、或陶瓷、或烙画……也许哪一刻,这样的接触就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星星火苗,弥漫成拥抱文都文化、传承文都精髓的燎原之势。

“原来泉州有这么多好东西!”三个月间,这一场全民参与的“文都热恋”,唤起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热情。全市13个县(市、区)次第端出拿手好戏“进城赶考”,不管是阳春白雪的传统雅乐,还是下里巴人的民间小吃,这场文化盛宴从盛夏摆到初秋,精彩不断,让泉州人周周过节,直呼过瘾。

文化与人的交融从未如此热烈。这正是泉州人所渴盼的、所需要的——近在家门口的“舞台”!

在更广的范围里,“县域文化狂欢”的效应还在发酵。一批文化人才脱颖而出,一批散落乡间的民间文化被重新拾起,一批特产美食“好酒走出深巷”,文化惠民活动日益常态化,各地旅游营销次第开花,这是群众的福祉,也是文化产业的春天。

以文化之都的名义,泉州精心打造了这一场时间跨度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节会氛围最浓、群众参与最多的文化盛宴,以传承的强音、以创新的华章,成为这一年文都泉州史册上的醒目标签!

阿婆忙着打包(陈起拓 摄)

一次文化品牌的创新起跳

2014年,文化品牌创新借文都建设之力再次起跳,并在为期三个月的文都“县域时间”里,将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故事,娓娓道来。

老遗产有了新传人。85岁的妆糕人民间艺人肖其昌,手把手地教着小朋友捏面人;70岁的剪纸民间艺术家杨民兴,耐心地纠正小观众拿剪刀的姿势;20岁出头的漆线雕学徒黄晓霞,早已像模像样当起了小老师……更难忘,南音专场演出的舞台上,70来岁的傅子忠、37岁的傅锦惠、11岁的杨溢华,三代同台献演。

创意的因子已然裂变。年轻的80后、90后,成为创意产业崛起的生力军,手绘而成的惠安美食明信片,缩小版的惠安女斗笠、头巾,颠覆了年轻观众心中传统文化“老掉牙”的印象。小姑娘唱起少儿南音《古韵薪传》,搭配丝竹管弦的配乐,将“音乐活化石”南音的独特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

现代产业引领新文化。从古代海丝起点刺桐城起笔,剑指“东方米兰”,石狮用一场年代实景大秀,带领观众穿越流转时光。安溪、永春,以茶为介、凭香为媒,将“纯雅礼和”的茶艺、淡然静美的香道一一呈现,尽情勾描绵长文化之美。

从展示闽南传统文化向展示现代城市文明延伸,从“传播文化”向“播种文化”的转变,县域文化的品牌早已深入每个泉州人的心田。

亲手学制陶(陈小阳 摄)

回味精彩 探索前行

这样一场深接地气的文化约会,泉州开风气之先。

眼下正在沪上火热进行的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走出场馆剧院,大规模推出户外演出,被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是践行群众路线、推进文化惠民的好典型。殊不知,在一千公里外的泉州,“东亚文化之都·县域文化活动周”,早于这场活动近半年,让来自全市各地的节目在开放式的“城市文化客厅”定点巡演,开启了长达三个月的“艺术盛宴”、“人民节日”。

这样一场立体丰满的文化约会,也改变了我们与泉州城市的关系。

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展演、令人回味的特色美食展示、创新创意的本土伴手礼展销、流光溢彩的城市摄影展……“县域活动周”上所呈现的泉州,从口口相传中的传奇和历史中走来,演绎出活色生香的具体形象。它通过无数的文化片段和展现形式,让这个城市的过去可感可触,也通过一个个发展和变化的影像,让大家把脉泉州城市的走向和未来。在这样一场彼此都有足够耐心的文化约会中,包括你我在内的大家所得到的,远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慰藉——经由文化的润物无声,泉州之于我们,从多少个工作生活上的家,真正感召变成精神栖居的家园;而我们之于泉州,也从多少个被动的文化接受者,成长为主动的欣赏者、拥护者甚至是传承者、宣扬者。

时下,这场文化约会暂告段落,但也给你我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深接地气,是否还要更懂地气?在活动时间上有没有更加科学的安排,在活动宣传上有没有更具实效的渠道和方式,在活动组织和现场配套中有没有更为细致和人性化的考量?立体丰满,是否还要在转瞬即逝的舞台呈现之外,更加注重台下的传承与创新?如何才能让泉州独特的文化韵致和味道在一场场活动的推动下更好地薪火相传、弦歌不绝?我们相信,所有这些问题,是“县域文化活动周”留待解答的后记,也是今后大型文化活动亟须破题的前言。

诱人美食(林劲峰 摄)

舞蹈《茶的女儿》(林劲峰 摄)

“古早味”婚俗表演(林劲峰 摄)

时装表演(陈小阳 摄)

北管演出吸引市民驻足(陈起拓 摄)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