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老师徒3人齐聚泉州市机关幼儿园,与小朋友一同唱童谣
东南网11月7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刘燕婷 李晓蓉 黄晓燕 田米 文/图)脍炙人口的闽南童谣,曾陪伴着一代代闽南人走过美好的童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很多童谣已经失传,令人心痛。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报发出征集闽南童谣行动,得到众多读者的热情分享,其中有一位老人表现得尤为积极——83岁的泉州民俗专家、闽南童谣第三代传承人傅孙义,他用一生的精力收集、创作了近1500首童谣,其中有近200首已经流传数百年。
这位耄耋老者为何对童谣如此痴爱?用他的话说,“担心童谣没落,担心童谣没了传承”。为此,他还培养了两名徒弟。前天,我们探访了师徒三人,还原了他们保护和传承童谣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讲述:童谣曾如微信一样盛行
“只要是童谣,我听过一次就不会忘记。”傅老说,自己的基因冥冥中对童谣有着特殊的感情,“有的人过目不忘,而我则是过耳不忘”。
傅老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物资匮乏,农民没什么娱乐方式,童谣作为一种朴素的精神享受,在当时非常盛行。“邻里邻居空闲了就对童谣,亲戚朋友来了也要念童谣,不仅是孩子,大人也是如此。就好似现在,见个面就互相留个微信一样。”童谣的第一次盛行一直持续到1958年,那时童谣的创作空前繁荣,人民公社大办食堂、掀起大生产运动、除四害、拾稻穗,都是童谣的好题材。当时,村村都办起了红儿班(幼儿园),孩子们学童谣也很普遍。
“1959年以后,因为三年饥荒,童谣传唱的人少了,也自此出现了断层。”傅老说,那时候大家食不果腹,自然顾不上童谣了,自己父亲就是在那时被饿死,而他也因为饥荒全身水肿到快200斤。
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组织人马整理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歌谣,傅老也参与了泉州地区的收集、整理工作。傅老说,当时为了收集,他下到各个乡镇,哪里有人懂童谣,他就跑到人家家里,非常有激情。“村民口授,我记录,回来再整理结集。”也许是因为政府的引导,那时童谣又开始流行起来。后来在电视、网络等新娱乐方式的冲击下,童谣的传唱又开始冷却下来。
童谣是闽南民间的口头文学,虽然语言生动、富有童趣、朗朗上口,但毕竟是口耳相传,容易失传。为了保护闽南先辈的智慧结晶,傅老花一生的时间收录整理了近200首的闽南古童谣,还创作近1300首新时代童谣。在他眼里,文化需要保护与传承,亦需要创新与创作赋予它新的生长力。为了能世代相传,傅老决定在他的有生之年,整理出版《泉州童谣1500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