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秤钩
制秤,仅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算起,也有两千多年了。如今,随着国家推行国际标准化计量管理,制秤这一老行当已日薄西山,将要进入历史博物馆,成为老一辈人的记忆。
60多岁的朱善铁,是德化现在唯一还在制秤的老师傅。他祖籍浙江温州,父亲朱良安1942年辗转到德化谋生,租房开店经营制秤。朱善铁16岁开始跟父亲学艺。妻子郑秀珍跟老朱结婚后,也一起从事制秤行业,至今已有40多年。改革开放后,他们开始独立经营,并收徒传艺。
笔者观察了制秤主要工序,发现制作一杆秤要经过大大小小一百多道工序。
生火炉铸铜铁、锻造“虎头”、秤钩等金属部件。原樟木、进口橡木要切割,用石灰水浸泡,防止变形腐蚀并还原木材本色,然后整形,砂布抛光校正,仅仅完成一根秤杆就要十多道工序。在秤杆上用圆规细致地标出计量单位(俗称“秤花”),因为密密麻麻如繁星,又是很关键的步骤,关系到计量精确度,行内话叫做“点星”。然后把比绣花针还细的铜线或合金线,挨个锲入秤杆,作为辨识重量的标志,再磨平抛光。朱家做的杆秤,大的以四五百斤计,要1600多个“星星”,小的精确到克为单位,要200多个“星星”。因为工序复杂,大大小小工具也不胜枚举,大的如铁锤、刨刀、锉刀,小的细如圆规、针钳。
杆秤,在德化传统的婚嫁、乔迁新居的民俗里,还有着特殊寓意。昔日,迎娶新娘,男方在洞房门后挂着杆秤,即是衡量新人度量大,又寓意公道,家庭成员一视同仁,平等相处,相亲相爱。乔迁新居挂副杆秤,寓有驱邪镇宅、吉祥平安之意。
现在,传统制秤作为夕阳产业,已经基本退出市场。只在乡村流动摊点和小店偶尔可以见到使用杆秤称重。随着使用传统杆秤的市场萎缩,过去从事制秤的师傅或已经改行,或者年老歇业。朱师傅夫妻的制秤营生也难以为继,他无奈地表示,现在只不过是利用空余时间,为一些杆秤收藏爱好者制作藏品,或为民间民俗喜庆提供活道具。
(徐艺星 文/图)
用刨刀给秤杆抛光校正
细心校对精确度
“点星”打孔
老朱展示过去用来称粮食的大杆秤
编 后
看到德化最后制秤老师傅的故事,不禁想到了泉港的古船模。在泉港,因为精细的传统木雕工艺和民间绘画,闻名海内外的峰尾福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古船模制造的华丽“转身”,让这一老行当活出了新精彩,发掘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行进中国的脚步,无疑会让许多传统手艺成为夕阳产业。除了以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坚守之外,如何换个“活法”,正考验着从业者的应变智慧。朱师傅制秤的市场,除了寄希望于民间传统习俗的复苏,还有一块是收藏的需求,做精做特做品牌,老行当或能跟上新时代。
转身,既可能是悲凉远去的背影,也可能是浴火重生的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