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本书是为了回家” 蔡崇达文艺分享会在泉州师院举行
蔡崇达(右)与蒋方舟互动
本报讯(记者 陈智勇 实习生 陈丹 游冰清/文 张九强/图)“同学们,我回来了。”昨日,知名作家蔡崇达文艺分享会在泉州师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吸引了数百名学生到场参与。蔡崇达是泉州师院的毕业生,他带回了新书《皮囊》,受到广大学弟学妹的喜爱。
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戴冠青,泉州晚报社副总编辑、泉州市作协副主席郭培明,泉州市作协副主席李建民等泉州市知名作家到场参与交流。
“真相派”力作 《皮囊》卖断货
“我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这一片土地;我做这么多的事,就是为了与大家分享。”蔡崇达说,“最初决定出《皮囊》,母亲告诉我说,这本书会畅销得来不及卖。现在果真如愿了,前一天《皮囊》登上了当当新书榜第一名。”
近日,蔡崇达的《皮囊》突然走红,出版三天加印,当当、京东以及众多书店卖断货。书中的同名文章《皮囊》在朋友圈疯转,文中“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更是成为这个冬天的流行语。本书由韩寒邀约三年促成结集,刘德华、李敬泽作序。蔡崇达是国内新生代媒体领袖,他说,80后已经长大了,长大到必须有能力看到生活和人生的真相了。曾经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80后作家蒲荔子(李傻傻)认为,“蔡崇达作品的迷人之处,在于他的素材来源于切肤的体验,而他的思考又不局限于自身的经验。他是少有的能够说出人生和生活真相的作家”,如果说韩寒是“理想派”,郭敬明是“梦幻派”,那么蔡崇达就是“真相派”。
《皮囊》是蔡崇达首部散文集,这部有着小说般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的故事。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等14篇作品。他借用白岩松的话说:“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回家。”所以我今天带着这本书回来了。
蔡崇达认为,文学是反映人的内心纹路的一个学问。作为80后作家,为何没有在当初风起云涌的青春文学浪潮中出书,蔡崇达的回答是:“我从一个文学爱好者到一个新闻特稿的践行者,再到12年之后,在80后开始老的时候再回过头来写我认为的文学,是因为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代人开始需要也必须去面对人生的真相,日常生活的真相。”
蔡崇达为新书签名
相互“眺望”是最好的鼓励
这场文艺分享会吸引了蔡崇达的“闺蜜”蒋方舟前来参加。她自7岁开始写作,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并引起了较大争议;2009年10月在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评奖中,蒋方舟获得散文奖。
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师院学子说:在大学阶段要尽力清楚自己喜欢的东西,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现在这个社会金钱是贬值的,文凭也在贬值,只有人生经历是不会贬值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满分并不是最重要的,不要为了一个漂亮的简历,而失去追求自己喜欢东西的机会。”她说,用一样的时间,完成别人两倍的经历才是令人羡慕的。
“要尽早确定自己要爬的山,然后努力往上爬。”蔡崇达说,蒋方舟是自己的知己,但他们都各自沉醉在自己的领域中,彼此关注着对方,在文学的道路上经常会有共鸣,相互碰撞,甚至相互否定。回头10多年的文学道路,有许多文友各自爬着自己的山,彼此相互“眺望”,分享爬到每一个阶段的收获。
关于写作灵感,他们都认为这是方法论的问题。蔡崇达认为,写作灵感就像肌肉,越练越壮,只有二等的作家才靠灵感写作。“我每天坚持写作,写到三五千字时,灵感就会慢慢赶上来了。”蒋方舟说。
人物名片
蔡崇达是现任《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 同时也是“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之一,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周末画报》,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为全球17个国家版本的《GQ》最年轻的报道总监。同样作为一名记者,蔡崇达的作品多次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亚洲出版协会特别报道等大奖。
相关报道>>>
蔡崇达蒋方舟两位“80后”主编分享写作故事
蔡崇达
早报讯(记者 颜雅婷 吴嘉晓 文/图)“同学们,我回来了!”昨日上午,蔡崇达、蒋方舟文艺分享会在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举行,当毕业于泉州师范学院、现任《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的蔡崇达打招呼时,满厅响起热烈的掌声。
据悉,此次文艺分享会为蔡崇达新书《皮囊》闽南行的第一站,陪同蔡崇达回家的,还有他的圈中好友、青年作家、现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蒋方舟。在分享会上,蒋方舟客串当起了主持人,与蔡崇达一同分享创作心得,不时向蔡崇达提问,并一块儿回答学生的提问。
谈故乡
以泉州为荣 “我是她的一部分”
昨日虽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师院图书馆报告厅里仍挤满了蔡崇达和蒋方舟的粉丝。在分享会上,蔡崇达介绍自己的新书《皮囊》:“这本书就是写泉州的。”
在蔡崇达看来,闽南人“根”的意识特别重,无论在哪里,都惦记着故乡,要回家。“我在外面受到的冲击,需要克服的困难越多,越需要一种支持、安定的力量,需要回家。”蔡崇达说,家乡泉州给予他的就是这样一种安定的力量,遇到事情他就回家,“也没做啥事,就在小镇里、泉州市区或者寺庙里走走逛逛,就觉得特别舒服”。
蔡崇达认为,泉州有很多很独特的文化,即便是日常生活也非常迷人。生活在北京,蔡崇达无时无刻不在宣传家乡泉州,也曾为家乡撰写稿件,如《寻宝之城》、《神佛为邻旧做底》等。
“我特别以泉州为荣,我是她的一部分。”蔡崇达认为,泉州的文化需要被感知,而不仅仅是用概念性的东西去宣传她,可以用更美好的方式去呈现她、放大她。近年来蔡崇达拒绝约稿,唯独泉州例外。“让我写泉州、宣传泉州,我都写,这是我做出的承诺,也是我必须去写的。”
蒋方舟
忆恩师
泪洒分享会 “我是他的一个作品”
在昨日的分享会上,提及走上新闻媒体这条路,蔡崇达追忆恩师王成钢,“我是他的一个作品”。
蔡崇达回忆自己与时任《泉州广播电视报》主编王成钢老师相识的过程:“我教你新闻写作,你帮我干活,我给你和正式员工一样的底薪。”蔡表示,这对当时父亲半身偏瘫在家的他而言,是救命的活儿。而成钢老师给予蔡崇达的,不仅是一份有薪资的工作,还是鼓励、提携。“如果说母校给我创造一个空间,那么成钢老师就是给我加餐。”大三那年,蔡崇达成为《泉州广播电视报》深度报道版的主编。
讲采访
将好奇复杂化“看见一个人的过程”
蔡崇达出生于1982年,蒋方舟则出生于1989年。在分享会上,曾任《高端人物访谈》主持人的蒋方舟,抛给蔡崇达的问题便是:如何在采访中真实地了解另一个人。
“我会从百度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只为了解采访对象,并将不解的点拷贝下来。”蔡崇达结合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提出将对对方的好奇尽己所能地复杂化、深挖,“这就是‘看见一个人’的过程”。在他看来,任何人都需要被理解、渴望被理解。
来源:东南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