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身处渔村人未识 崇武500岁“石获”藏玄机
2014-12-23 08:29:43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建造于500多年前的惠安崇武峰后“石获”,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重新被人们认识。这个“石获”和著名的澎湖“石沪”同属一种古老的捕鱼设施,却比后者早了200多年。

身处渔村人未识 崇武500岁“石获”藏玄机

或与澎湖近300年历史的“石沪”有渊源

“石获”立于崇武镇峰后村,历练500年仍未毁。

本报讯(记者 廖培煌 黄枫 陈小阳 文/图)建造于500多年前的惠安崇武峰后“石获”,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重新被人们认识。这个“石获”和著名的澎湖“石沪”同属一种古老的捕鱼设施,却比后者早了200多年。

位于崇武镇五峰村峰后自然村海滩上的“石获”遗存,由花岗岩砌成,呈弧形,长度300余米,高一米多,最宽处达5米。“历史这么久,却一直鲜为人知。”昨日,惠安重华文史研究会秘书长陈金良告诉记者,今年该研究会在崇武峰后的飞钱陈氏宗祠偶然发现了陈氏族谱中关于这处“石获”的记载。

这本编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族谱记载:“大明始祖上宣公暨冯氏开基东厝神主,平生见(建)造石获……”根据族谱推算,建造的时间大概是在明朝成化至弘治年间的1486年至1490年。

据当地80岁的村民陈秀良等人介绍,陈上宣(陈宣公)迁居峰后,为了保护子孙才组织族人修筑了该“石获”。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该“石获”仍在使用。

据了解,“石获”是一种古老的海洋捕鱼构造,其原理是根据潮水涨退及鱼群回游特性,在海上筑起一道道的弧形石墙;涨潮时,鱼群会顺着海水流动进入“石获”觅食;退潮后,“石获”就拦住了鱼群回游的路线,渔民借此捕获。

这种构造在中国台湾的澎湖及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只不过,澎湖称之为“石沪”,其他地方称之为“鱼沪”。有文字记载的“沪”类捕鱼设施,此前最早记载于公元1720年的《台湾县志》中。

“海峡两岸农耕、渔业生产方式一脉相承,互为补充。”泉州市文管所研究员黄真真说,早年,闽南地区百姓漂过海峡到宝岛繁衍生息,澎湖很多民众即为泉漳一带的后裔。大陆的文献资料记载较早,如果得到证实,这说明澎湖的“石沪”捕鱼技术有可能也是从大陆传承过去。

身上的贝壳诉说着花岗岩的沧桑

相关新闻:

记者跟随专家走访现场—— 300米长“石获” 数万花岗岩砌成

本报讯(记者 廖培煌 黄枫 通讯员 陈金良 实习生 彭坚林 雷岚)沧海桑田变幻,很多人和事湮没于历史大潮中。但有些东西,可以屹立几百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坐看潮起潮落。伫立于大海边的“石获”,就是这样的见证。

一本族谱,揭开了惠安县崇武镇五峰村峰后自然村海滩上的这处“石获”的面纱,她历经500多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仍在发挥着功能。

昨日,记者和惠安县重华文史研究会秘书长陈金良、崇武镇文化站站长黄祖贤等一行,来到峰后走访。据悉,这一发现已引起惠安县的重视,有关领导要求相关文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遗存 300米弧形“石获” 首尾高低各不同

峰后自然村位于五峰村西北部,坐东南向西北,背靠山坡,西邻港湾。

昨天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这里时,正值涨潮,未能见到“石获”。沙滩边一处礁石缝内,插着几炷香。当地老人陈秀良说,当天是冬至,一些村民前来祭“获公”。

下午4点多,海水逐渐退去,“石获”轮廓逐步显现。一道弧线的长堤,延伸了三四百米长。长堤由大小不一的花岗石混合垒起,上面长满了牡蛎、笠螺以及许多介壳类生物。

根据测量,“石获”长312米,“获头”为吃水最深处,高1.9米,宽5米;“获中”高1.8米,宽4米;“获尾”是吃水最浅处,高0.9米,宽2米。

整条“石获”因吃水深浅由高到低与海平线持平,由宽到窄筑建。“石获”最远处离岸400米,“获”内海域集水面积约120亩。为让潮水彻底排干,“石获”设有3个涵口。“只要用网桸拦住涵口,就可以很顺利地捞到鱼了。”当地村民表示。

初衷 听从风水先生 建“石获”护族人

陈金良介绍,不久前,他到峰后飞钱陈氏宗祠调查,偶然听闻“石获”传说,当地族人还出示了陈氏族谱。根据族谱推算,峰后的开基祖陈上宣(陈宣公),大约是在明朝成化至弘治年间建造了这处“石获”。

80岁的村民陈秀良说,500多年前,开基祖陈上宣择居峰后村,子孙经常夭折,于是请风水先生来勘察得知是因为该村建在“毛蟹穴”边,毛蟹饿了经常出来吃人,应用“螺钩”(以前用来钓蟹的工具)破解。

陈上宣组织族人从祖厝东北边的礁石开始,往村前的西南方向海边建筑石护堤,从而建成弧形“螺钩”,破“毛蟹穴”。同时,石护堤拦下来的鱼虾还可供族人享用,同时还可挡风浪减少沙滩流失,一举三得。后族人将“螺钩”称为“石获”。

陈秀良说,闽南语“获”和“护”又同音,因此“获”又有保护人民安宁之意,和保护海滩不受侵蚀的功能。当地村民也将“石获”称“石护”、“鱼护”,把“石获”内的海滩称“护内”。

工程 数万花岗岩砌成 屹立500年未毁

“建造‘石获’,工程量很大。”陈秀良说,为了抵御风浪,这些石材取自海边的花岗岩,常达百斤以上,有的甚至重达数吨,数量以万计。

根据口口相传的说法,族人用铁锤或铁凿把石材略加修整,以杉木作杠杆,把石块吊上“获”顶,调整方向,使石材相互“咬角”固定;朝向大海一侧抛一些大石块,便于抵挡海浪;内墙则是垂直砌成,防止鱼获跳跃逃跑,也便于集鱼;最后,在石材的间隙处以较小的石材填入并用铁锤敲实。而此后,当牡蛎等介壳类生物在沪堤上附着时,也增加了石材间的吸着力,加强了“石获”抵御风浪的能力。

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获”仍在使用。陈秀良回忆,当时每天在“石获”能收成两次,早晚各一次,一次最多可以收成14担,最大的有上百斤的鱼。“每年正月初五,族人还会对‘石获’进行修缮。”

专家 天然捕捞方式 始于石器时代

陈金良说,“石获”是遵循着潮汐的规律来守“获”待“鱼”的,它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却不会有网鱼那样过度捕捞的危险;构筑“石获”的石材是纯天然的,没有水泥等人工化学黏着剂的参与,不会对水质产生破坏;“石获”建造在潮间带上,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离岸堤,不但对于海滨起了保护作用,而且减缓了风浪对于陆地的侵袭。

据了解,世界上目前已发现600多座“石沪”,其中仅中国台湾的澎湖岛就有400多座。这种定置捕鱼方式究竟起源于何处何时,尚无定论,但有证据表明,以“沪”捕鱼的雏形可能从石器时代的某个阶段就存在了。

据了解,澎湖石沪最早记载于公元1720年《台湾县志》中。陈金良说,这比起峰后“石获”要迟200多年。

泉州市文管所研究员黄真真说,早年,澎湖很多民众为泉漳一带的后裔,祖辈们带去同样的生产方式。而在泉州发现比澎湖更早的“石获”,也验证了海峡两岸的劳作、生产方式一脉相承。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