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400多年历史明朝古墓险被毁 专家建议就地保护

2014-12-31 08:48:48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专家建议就地保护 申报市级文保单位

昨日上午,泉州市博物馆原副馆长林德民等文保专家闻知此事后,赶赴现场,实地考察。结果发现,该陵墓是明代典型的糖水灰墓葬。从表面看,该陵墓至今保存完好,没有损坏的痕迹,墓内极有可能存在明朝乃至更早时期的各种珍贵文物,该陵墓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据此,专家们现场建议傅氏后人尽快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将此陵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随后,专家们结合之前了解和掌握的史料,联合作出三条书面意见,当面交给南安滨江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傅琮墓为夫妻合葬墓,糖水灰结构,保存基本完整,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建议申报南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议该墓地就地保护。

南安滨江开发区管委会:将暂停施工

昨日上午,南安滨江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李先生介绍,在此之前,南安有关部门曾在媒体发布“迁墓启示”,同时明确“清朝古墓补(赔)偿款3000元、明朝古墓补(赔)偿款一万元”等相关迁墓补(赔)偿标准。但是,由于当时无人提出异议,相关施工人员也没有意识到上述陵墓是明朝古墓应该予以保护,从而出现目前这一局面。

李先生表示,基于上述原因,南安滨江开发区管委会将暂时停止施工,同时将上述情况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反映,由其作出具体处理意见。

■相关链接

傅凤、傅琮、傅存仁祖孙三代都是明朝泉州府惟一的“三世谕官”(即三代人均担任过同一职务的官员,负责当时的科考、教育事务)。祖孙3人在《福建通志》、《泉州府志》、《南安县志》都有记载,且3人都有传记。其中,第二世谕官傅琮在训导的任上,擢为县篆(县令)。傅琮1599年过世后,其子孙将其灵柩移回家乡泉州,埋葬于今南安市霞美镇仙河村东清自然村旁的一山头上。

傅琮陵墓占地约5000余平方米,墓碑总宽3.58米,其中嵌石质墓碑宽1.18米宽,高2.50米,墓碑厚0.23米。墓碑前有石案桌,长2.50米,宽0.50米,高0.35米。墓肩三曲三进,深6.60米。墓埕2.20米×6米。陵墓四周50米内没有外姓人的墓葬。400多年来,该墓保护完整,规模宏大,是至今尚无损坏的明代典型的糖水灰墓葬,有较高文物考古价值,是研究明代丧葬文化、民风、民俗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三世谕官”裔孙现有约10万人,其中本地人口分布在泉州、南安的溪口(溪丰)、锦田、五傅、西山等地,省外则分布在广东一带,同时东南亚和港澳台人口也有逾万之巨。该墓影响深远,是联络海外宗亲的纽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