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800年古井漂染丝绸出口海外 崇武小渔村珍藏“海丝”史迹

2015-01-08 08:27:55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800年古井曾为泉州丝绸出口做出贡献,明朝府邸见证中国与琉球国的友好往来,昔日名家留下明代东亚外交史重要诗作

小渔村珍藏“海丝”史迹

崇武潮乐村至今保留有不少“海丝”遗迹,下庵井就是其一。

□记者 吴志明 文/图

核心提示

“我们村的一个水井看起来很古老,不知道是什么朝代留下来的。”昨日,崇武镇潮乐村的村民致电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反映后,记者随同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前往一探,发现那是一口南宋时期的古井,距今已经800多年。走访期间,记者一行还发现,在崇武古城潮乐村水关内这片古朴而沧桑的土地上,俯拾皆是“海丝”史迹和东亚文化交流史的见证,经氏千户府旧址、送别琉球学生时的诗作……

800年古井 漂染丝绸出口海外

村民所说的这口井位于崇武古城北面200多米一村民的院子里,外沿呈六角形、由水泥砌成、高约1米,井深3米多。乍一看与普通的井似乎没有什么差别,但走近细看,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和井沿不同,井内为四角形,井四周古朴沧桑。

据《泉州历史人物》、《崇武文库》等文史资料记载,此井叫“下湖井”,是南宋晋江人张显开凿的。张显为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进士,后担任连江县丞,因反对秦桧卖国,为岳飞鸣冤,于乾道元年(1165年)被贬边戍小斗(即今崇武)。

据崇武镇潮乐村党委书记张汉辉介绍,张显当时住在莲花山前的潮乐村,他开凿了“下湖井”用以发展丝绸印染为业。据了解,这也是崇武第一口水井。

据潮乐村现存的《文献黄氏家谱》记载,当年潮乐一带夏布生产很兴盛,吸引了外地直至晋江安海的商人前来收购。据嘉靖版《惠安县志》记载,崇武一带加工编织的夏布,早就销售到国外。

而在古城西南处水关内100多米处,也有一口宋代开凿的井——下庵井,外沿呈四角形,井内则为六角形,井深3米,常年出水量大。清代中期,下庵井北侧经营丝绸、布匹的林氏广记商号创建有相当规模的漂染作坊,就是取此井水漂染丝布。“林广记”在当时很发达,店面绵延近百米,崇武人至今流传一句话:“广记布,穿不破。”其丝绸、布匹自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出口海外,为泉州丝绸出口做出贡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