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安海宋代儒商黄护:无法忘却的安平桥倡建者
2015-01-09 10:09:51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黄护其人为安平儒商,热心公益事业,曾参与建镇、兴学、造桥,善举颇多,遗泽后世,被桐林黄氏尊为一世祖;家族美德代代相承,蔚然成风

黄氏桐林大宗族谱是前几年新修的

父子接力 筑起名桥

古时,安海与水头为五里碧涛隔断,商人旅客往来只能靠舟渡,交通十分不便。风平浪静之时尚罢,一旦遇到台风天潮水汹涌,白浪滔天,过往商船,几难幸免,不时会发生人员落水遇难事件。史载:“飓风潮波,无时不至,船交水中,进退不可,失势下颠,漂垫相保,从古已然,大为民患。”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高僧祖派看不下去了,提出要建一座石桥。他的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黄护与和尚智渊的支持,两人各捐钱万缗(每缗为铜钱1000文),协同祖派禅师,一起倡建“安平桥”。消息传开,晋南两地民众纷纷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一股强大的造桥力量。黄护不仅捐钱,还亲自参与监理建桥,操劳多年。可惜的是,在当时,建一座像安平桥这样的石桥是个浩大工程,纷繁芜杂的事情耗尽了黄护的精力,他竟没来得及看到桥梁竣工,就在绍兴十五年(1145年)去世了,年仅59岁。

黄护辞世后,安平桥工程被迫中断。一直到了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在泉州太守赵令衿的主持下,黄护之子黄逸继承父志,率僧惠胜,续建安平桥,并于隔年的11月竣工。“安平桥”是用花岗岩和沙石构筑的完整石结构梁式长桥,状如长虹,是中国现存最长的古代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黄护以及其子黄逸,倾尽家资支援建桥,这份善念使他们留名青史。富而为仁,铺路造桥,后人是不会忘记的。为缅怀黄护捐地建廨、义举修桥等德行善事,南宋朝廷追赠其为“晋江县尉”。淳祐十年(1250年),泉州知州韩识作《清源志》时写道,“为不没人善,乃记其名,以垂不朽”。从此以后,黄护、黄逸便成为桐林人讲不完的故事。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