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安海宋代儒商黄护:无法忘却的安平桥倡建者
2015-01-09 10:09:51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黄护其人为安平儒商,热心公益事业,曾参与建镇、兴学、造桥,善举颇多,遗泽后世,被桐林黄氏尊为一世祖;家族美德代代相承,蔚然成风

家庙内的梁枋上高悬黄氏先贤的匾额

美德传承 泽遗后代

“现在家庙里还收藏着印有黄护、黄逸父子画像的屏风,以此提醒族人时刻铭记这两位先祖的贤德。”桐林村老年协会的几位老先生抬出了珍藏的一人多高的画屏展示给我们看,屏风上的黄氏父子髯须长垂、俊美儒雅。

“黄护父子在桐林影响甚大,这大概也是桐林黄氏一族人才辈出,参与公益事业特别多的原因之一吧。”安海文史工作者陈冬挺先生说道。他表示,谈及桐林村,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就是乡贤黄禹门。黄禹门,字登龙,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为清末民初安海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

“黄禹门曾是桐林村黄姓族长,他于安海杉行口开设‘鸿记’商行,为人急公好义,特别热心地方的公益事业。”陈冬挺告诉记者,黄禹门一生非常重视教育,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后,一时间,全国各地兴起了创办新式学堂的风潮。黄禹门顺应时势,遂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与安海地方贤达蔡德远、陈清机等人共同创办了养正两等小学堂(即今安海养正小学),并连续三年出任校董会的“总董”。

“养正两等小学堂的创办,标志着安海的新学思潮的到来,然而安海人口众多,不少儿童仍然无学可上。有鉴于此,黄禹门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偕同安海屠宰途商人们,邀集地方上的几位头面人物,共同创办了‘安海商立西隅学堂’(即今安海西隅小学)。”这是一所由商人们创办的学校,安平商人的义举获得了公众的极大赞赏。同年,黄禹门在老家桐林村也创办了启智小学并出任“总董”。不久,黄禹门又在安海曾埭村和田坑村分别倡办了启明小学与启惠小学,招收附近的农村儿童入学。黄禹门毕其一生,共倡办了5所学校,为安海一带培育出一大批新式思想的人才,堪称是安海兴学重教的先驱。

“前有黄护捐建‘鳌头精舍’,后有黄禹门倡办5所学校,我相信,这和家族美德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陈冬挺笑着说道。

据说,泉州近期有部门正在酝酿出一本《安平桥志》,书中也将记录黄护父子倡建和建造安平桥的这段史实,届时,如丰碑一般屹立于安海历史潮头的安平桥桥上,那相携而行的黄护父子的身影,又将再度迈入我们的心坎。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