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为安平儒商,热心公益事业,曾参与建镇、兴学、造桥,善举颇多,遗泽后世,被桐林黄氏尊为一世祖;家族美德代代相承,蔚然成风
黄护:无法忘却的安平桥倡建者
黄氏家庙古朴典雅,极具闽南特色。
上个月,《温陵志》报道了清代安海西河境林瑞佑、林瑞岗两兄弟乐善好施的事迹,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多位读者打来电话,建议记者报道安平桥的历史以及倡建安平桥的宋代儒商、慈善家黄护的故事。日前,记者赶赴晋江桐林,实地参观了桐林村黄氏家庙,了解黄护的生平情况,发掘这位安平儒商及其族人鲜为人知的故事,以此纪念他们在慈善事业上所做的不朽贡献。
□本报记者 吴拏云 陈小阳 通讯员 萧长奕 高俊仁 文/图
后厅廊壁上书录了紫云黄氏的“认祖诗”
古朴家庙 儒风雅意
“安平商人”,天下闻名。早在唐代,安海人就已扬帆万里,通商四海。宋代以至元、明两代,安海称为“安平”,安平商人的美名也随世流传。素有“儒者为贾”传统的安平商人,崇文重教,一旦有人通过经商富裕起来了,往往不忘回馈社会,遗泽后人。黄护便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安海桐林古称“吕林”,相传唐光启年间,吕氏祖先吕占随王潮、王审知入闽,择居此地而得名,至今已有1100多年了。后来,黄护之孙黄仕南娶南宋抗元名士吕大奎的女儿为妻,并搬到吕林居住,而原村中吕氏举族迁居南安朴里。黄氏繁衍生息而成为吕林大姓,后改吕林为“桐林”,尊黄护为开基一世祖。
在桐林村村支书黄诗福的带领下,我们在村中找到了始建于宋代的黄氏家庙。历经数代修缮,这座家庙如今从外观上看,是明代风格突出的古祠宇建筑。整座家庙为砖木石结构,面阔五间,三进两天井,四廊四厅七门,采用木雕、石雕、彩绘等工艺装饰。前厅主要为族中议事和祭祀的活动场所;中厅轩敞明亮,供奉着黄氏一族历代祖先神位;后厅设置祖龛,供奉着桐林黄氏一、二、三世祖的塑像。高低错落的屋脊各升起高昂的燕尾,屋角耸立鸱吻,翠绿的檐前卷草与五色剪瓷,更使整座建筑在沉稳中仍能溢出夺目的流彩。
在桐林村,古厝众多,令人赏心悦目。
近观黄氏家庙,浓浓书卷气扑面而来。门廊石柱上镌一对冠头联:“桐梓旉荣孙枝挺秀;林泉佳胜地脉钟灵”,突出“桐林”地名。在大门门柱上亦有冠头联一对,左联文曰:“紫绶金章衣冠跄济”,右联则曰:“云龙风虎际会联翩”,彰显此地黄氏为“紫云”一脉。这两副对联皆出自清同治十三年进士、刑部主事黄传扶之手。后厅廊壁上,书录了一首紫云黄氏的“认祖诗”:“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汝居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朝夕勿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苍天有眼长垂庇,俾我儿孙总炽昌。”据桐林村老年协会会长黄家民介绍,这首“认祖诗”的来历相传是“紫云黄”始祖黄守恭与圣僧(匡护)取一铙钹,摔裂为四片,分赠四子,上刻此诗(又称铙钹诗),为子孙日后祭祖认宗的凭据。“从此,只要是紫云黄氏一脉,都会在宗祠、家庙或族谱上记录下这首‘认祖诗’,千年不绝。”黄家民说道。
家庙内朱漆梁枋上高悬历代30多位黄氏先贤匾额,有“侯爵”、“郡马”、“父子一品”、“宫保学士”、“进士”等,每个匾额之后都有一段令人钦佩的名人故事,同时也彰显着桐林黄氏贤士辈出、簪缨相继的氏族荣辉。中厅还有一块耐人寻味的横匾“分安贻燕”,据86岁的黄礼狮老先生解释称,同“认祖诗”是相呼应的,意思是指“黄守恭之子四散分居,可保儿孙顺利安康”。
黄氏家庙面阔五间,有三进两天井,经常有人来此参观。
热心公益 造福乡里
桐林村老年协会名誉会长黄存仁表示,桐林黄氏出自同安金柄黄氏,同安金柄黄氏的始祖黄纶是黄守恭的第四子,而从黄纶传至黄护,已是第23世。黄护,字迅奋,号逊顺。据黄氏桐林大宗族谱记载,“黄护,晋江安海黄墩人”,其父黄硕进是一名诸生。黄护从小接受儒学之道,17岁参加科考未中。之后,经商务贾,随姑丈高纪昌出洋,先跑两广,后远航东南诸国商埠。由于吃苦耐劳,经营有方,没过几年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海商。事业有成的黄护,以归守乡土为本,在安海购置了十多家店面,经营食杂等生意。此时的黄护,依旧是文人做派,嗜好篆隶、棋弈、诗谜等,喜欢结交高僧,常到当地龙山寺和高僧品茶论禅。不仅如此,黄护还热心公益,一心想要造福乡里。
“黄护对于安海人来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就是他,在当时参与了三件大事——建镇、兴学、造桥。”黄存仁称。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州府请示朝廷,于当年始建安海镇(时称石井镇)。其时,“欲辟廨(xiè)所,量夺民居,人皆难之”(即打算拆许多百姓的房子来盖一座官署)。黄护得知,挺身而出。他说:“息贫风,补弊政,此善事可为也。”自愿捐出一块土地,在石井书院西侧兴建镇廨,此即安海历史上第一个“镇政府”办公署。而安海的第一任“镇官”,便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父亲朱松(号韦斋)。此事在清代人柯琮璜所著的《安海源流考》上有载:“建炎四年,设石井镇。黄护建廨于鳌头西,朱夫子韦斋为镇官。”
石井书院原名“鳌头精舍”,位于安海镇鳌头境。唐建中元年(780年),常衮任福建观察使,建私塾教育自家子弟名为“鳌头社”,后来安海兴建学社,将之更名为“鳌头精舍”。南宋绍兴年间,时任安海首任镇官的朱松为教导民众,开启民智,发起了兴学的倡议,黄护等乡士纷纷捐募响应,扩建“鳌头精舍”。朱松之子朱熹任同安县主簿时,也曾到此讲学,安海学术风气因此而空前高涨。可以说,在兴学方面,黄护也功不可没。
黄氏桐林大宗族谱是前几年新修的
父子接力 筑起名桥
古时,安海与水头为五里碧涛隔断,商人旅客往来只能靠舟渡,交通十分不便。风平浪静之时尚罢,一旦遇到台风天潮水汹涌,白浪滔天,过往商船,几难幸免,不时会发生人员落水遇难事件。史载:“飓风潮波,无时不至,船交水中,进退不可,失势下颠,漂垫相保,从古已然,大为民患。”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高僧祖派看不下去了,提出要建一座石桥。他的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黄护与和尚智渊的支持,两人各捐钱万缗(每缗为铜钱1000文),协同祖派禅师,一起倡建“安平桥”。消息传开,晋南两地民众纷纷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一股强大的造桥力量。黄护不仅捐钱,还亲自参与监理建桥,操劳多年。可惜的是,在当时,建一座像安平桥这样的石桥是个浩大工程,纷繁芜杂的事情耗尽了黄护的精力,他竟没来得及看到桥梁竣工,就在绍兴十五年(1145年)去世了,年仅59岁。
黄护辞世后,安平桥工程被迫中断。一直到了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在泉州太守赵令衿的主持下,黄护之子黄逸继承父志,率僧惠胜,续建安平桥,并于隔年的11月竣工。“安平桥”是用花岗岩和沙石构筑的完整石结构梁式长桥,状如长虹,是中国现存最长的古代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黄护以及其子黄逸,倾尽家资支援建桥,这份善念使他们留名青史。富而为仁,铺路造桥,后人是不会忘记的。为缅怀黄护捐地建廨、义举修桥等德行善事,南宋朝廷追赠其为“晋江县尉”。淳祐十年(1250年),泉州知州韩识作《清源志》时写道,“为不没人善,乃记其名,以垂不朽”。从此以后,黄护、黄逸便成为桐林人讲不完的故事。
家庙内的梁枋上高悬黄氏先贤的匾额
美德传承 泽遗后代
“现在家庙里还收藏着印有黄护、黄逸父子画像的屏风,以此提醒族人时刻铭记这两位先祖的贤德。”桐林村老年协会的几位老先生抬出了珍藏的一人多高的画屏展示给我们看,屏风上的黄氏父子髯须长垂、俊美儒雅。
“黄护父子在桐林影响甚大,这大概也是桐林黄氏一族人才辈出,参与公益事业特别多的原因之一吧。”安海文史工作者陈冬挺先生说道。他表示,谈及桐林村,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就是乡贤黄禹门。黄禹门,字登龙,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为清末民初安海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
“黄禹门曾是桐林村黄姓族长,他于安海杉行口开设‘鸿记’商行,为人急公好义,特别热心地方的公益事业。”陈冬挺告诉记者,黄禹门一生非常重视教育,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后,一时间,全国各地兴起了创办新式学堂的风潮。黄禹门顺应时势,遂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与安海地方贤达蔡德远、陈清机等人共同创办了养正两等小学堂(即今安海养正小学),并连续三年出任校董会的“总董”。
“养正两等小学堂的创办,标志着安海的新学思潮的到来,然而安海人口众多,不少儿童仍然无学可上。有鉴于此,黄禹门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偕同安海屠宰途商人们,邀集地方上的几位头面人物,共同创办了‘安海商立西隅学堂’(即今安海西隅小学)。”这是一所由商人们创办的学校,安平商人的义举获得了公众的极大赞赏。同年,黄禹门在老家桐林村也创办了启智小学并出任“总董”。不久,黄禹门又在安海曾埭村和田坑村分别倡办了启明小学与启惠小学,招收附近的农村儿童入学。黄禹门毕其一生,共倡办了5所学校,为安海一带培育出一大批新式思想的人才,堪称是安海兴学重教的先驱。
“前有黄护捐建‘鳌头精舍’,后有黄禹门倡办5所学校,我相信,这和家族美德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陈冬挺笑着说道。
据说,泉州近期有部门正在酝酿出一本《安平桥志》,书中也将记录黄护父子倡建和建造安平桥的这段史实,届时,如丰碑一般屹立于安海历史潮头的安平桥桥上,那相携而行的黄护父子的身影,又将再度迈入我们的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