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老中医张永树行医54载 恪守着三项准则

2015-01-09 10:57:01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不收红包,不开回扣药,不让熟人插队,“全国名老中医”张永树行医54载恪守着三项准则;74岁的他仍坚持到医院坐诊服务患者,并将医术倾囊传授给学生—— 半世悬壶情

治病先治心,张永树说话风趣幽默,常以“聊天式问诊”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

□本报记者 黄宝阳/文 陈晓东/图

核心提示

退休后,许多人都放慢了脚步,开始享受生活。

但在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每天早上都可以见到一名白发苍苍、行色匆匆的老者,他就是已退休14年的张永树。

退休前已非常忙碌,如今他比退休前还要忙。每天往返医院,忙着看病,忙着带年轻医生,忙着整理临床资料,忙着传播中医文化……

履行一份医生的责任,在54年的行医岁月中,他一直很忙碌,从未停歇过。

“半路出家”踏上从医之路

1941年,张永树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高中毕业后,他原来就读于福建林学院,后因病休学。20岁那年,机缘巧合,他“半路出家”,参加了泉州中医班的学习,随后在福建中医学院针灸师资班深造。从此,他与中医、针灸结下不解之缘。

勤勉好学,是张永树的学习之道。当时市第一医院经常举办西医讲座,学中医的张永树认为应该掌握更多的西医知识,中西融会贯通,他每场讲座都没落下,早早到场占个好位置。如果碰上自己没把握的病患,他会陪病人找更有针对性的科室专业医生问诊,自己则在一旁学习。

张永树先后师从近代针灸大师承淡安的嫡传弟子留章杰、陈应龙、黄宗勗等,在继承以承氏为代表的澄江针灸学术体系和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创立“养阳育阴,通调督任,灸刺并重,针药结合”的学术观点。他担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硕导,2002年被评为“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2010年,他被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

张永树一生醉心中医。他的妻子傅梅新开玩笑说,出于职业习惯,张永树看晚会都会本能地盯着主持人的舌头研究。张永树认为,学业的精陋、学识的多寡与辛勤成正比。“我只是沿着一条正确的路努力向前走,时间到了有所收获而已。”

年轻人承载着中医的未来,张永树将自己毕生的宝贵经验倾囊传授给他们。

同样从医的父亲是他的榜样

张永树的父亲张天赐也是医生,曾经担任过邮政部门的保健医生,虽然他的工作职责只需要负责50人的医疗保健,但后来员工的家属、亲戚及其他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慕名求医,人数早已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在张永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认认真真为患者诊治,对患者负责为他赢得了尊敬和口碑,他去世至今近10年,曾经被他诊治过的人还在怀念他。

张永树深受父亲影响,为人处世与行医从教,都力求正直、认真、负责,对待病人亲和、贴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中医治病讲究因人因地因时,认为很多疾病与心理、情绪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治病要先治心。张永树经常会详细了解病人的家庭、工作等情况,当问到家庭状况时,担心无意中会刺痛病人,他的措辞很小心,常常以“你家里有几口人吃饭啊”之类的问题,拉家常式地婉转了解。

他给病人写病历不会单写症状,而是详细记录病人发病原因、体质等各种相关信息,再进行整体考虑。

他说话风趣幽默,经常巧用一些闽南俗语、笑话来化解病人的紧张,聊天一般地完成问诊。“找他看病,药还没吃,针还没下,已经好了一半了”,有的患者这样评价自己的看病经历。

针灸科的护士陈少箴说,看到病人排队时站着,张永树会亲自端出凳子给病人坐。“感觉让他看病很放松,一下子距离就拉近了。”一位正在候诊的病人吴女士告诉记者。

张永树认为,“对病人好是应该的,你们不要夸我医德好,只求说我是一名合格的医生。”

张永树在为患者进行火疗

对病人不能放弃一线希望

大医精诚。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及美国、日本、挪威、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患者,前来向张永树求医,而且带来的都是各种疑难杂症。这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在闽南俗语中常被戏称为“唐朝的鸡,宋朝的鸭”。

这些病人在来之前,往往已经辗转多地求医。治好的难度很大,容易砸自己的招牌。张永树愿意冒这个风险,“很多人是抱着一线希望来的,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就要努力。”

不少疑难杂症,在他面前迎“针”而解,许多人说他的针是“金针”。在成绩面前,张永树却很清醒、很冷静,他谦虚地表示:“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我不是神仙,不能包治百病。少年如神仙,老年不敢言,教训多了,经验自然也多了。”

如今他已成名,但仍谦逊谨慎,碰上难以确定的病症,他还特意写张“介绍信”请专业医生帮病人看病。而自己回头再通过研究病人的病历,学习诊疗方法。

行医恪守三条准则

“看病不收红包,开药不收回扣,看病按序排队”,这是张永树行医的三条守则。

晋江的李清伟,1994年12月,因病到市中医院就诊。张永树及针灸科的医护人员不仅为他细心诊治,而且一直鼓励他与疾病抗争,他十分感激。在治疗期间,他的家属两次分别送给张永树200元红包。张永树在实在推辞不掉的情况下,便用李清伟的名字先后办了两个存折,将钱存进李清伟的银行账户。病愈出院时,李清伟收到了张永树还来的存折和存单。他感动不已,一直将存折和存单珍藏家中,留作纪念。10年前,他将存折存单连同一份当年经历的说明,一同寄给张永树创办的交流刊物,希望能作为医患关系中信任、关爱、感恩的资料,保存下去,发表出去。

有些病人深知他的“脾气”,便不送红包或者贵重的礼物,而是将自家产的鸡蛋、青菜、海鲜等“土特产”送给他,还经常加上一句“自己家的,不是花钱买的,一点心意,你要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了。”有时,实在“敌”不过患者的心意,张永树只得先收下,但是,他有个规矩,凡是收下东西,一定要回礼,“他经常要挖空心思想用什么给患者做回礼,家里有合适的就拿去。没有的话,就让我去买了,给患者再送去。”傅梅新笑着说。

“全国名老中医张永树传承工作室”的青年医生吴端淦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有个家里开杂货铺的病人,趁没人注意的时候,放下一些花生等小零食,悄悄离开,“张老得知后准备了一份回礼,谁知道那位病人痊愈了,后来没再来了。好几个月后,张老还一直挂心着那份还没回给那位吴姓患者的礼物。”

他的另一个原则是不开回扣药,做人做事务求心安,这是这位老中医朴实的想法。

这是一张20年前的存折。当时,张永树医生以患者的名字开户,将对方包来的红包存进这个银行账户退回。

为了患者和学生,退休后再回工作岗位

不让熟人插队,也是张永树的一大原则。无论多熟悉的人,无论来人是谁,无论谁来打过招呼,他都要按顺序看病。在他面前,病人都是平等的,如果说有所倾斜,他也只对更需要帮助的人。

傅梅新说,十几年前张永树刚退休,儿女们便劝他不要再到医院上班,好好颐养天年,但他说,他得到医院,患者才能找得到他,自己也才方便带学生,所以至今他还在坚守岗位。

张永树呈现给病人的,是乐观、幽默。其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十几年前,他便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每天上班之前,他都要先请他的学术继承人、针灸科副主任医师黎健帮他针灸半个小时,“他能这样坚持,真的很不容易。”黎健说。

从医54载,他一直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名声在外,他大可不用往返医院那么辛苦,不少人以丰厚的诊金邀请他上门问诊,但是都被他婉拒了。很多人劝他说,“你只要‘灵活’一点,就可以坐在那数钱了。”张永树告诉记者,他也知道钱很重要,“但人生在世,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想当好医生,就不能只想赚钱。”

此前,他一直骑电动车上下班,“他是全国名老中医,年纪又那么大了,每次看到他骑着电动车,风里来雨里去,总觉得既心疼又可敬。”两年前,出于安全考虑,在家人的坚持下,他才放弃骑电动车,改为搭乘公交车上下班。

张医生为患者诊疗时十分认真

倾囊相授,“学我者必超我”

中医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传承性,历代名家多是师徒相传或家学传承,但现代的学校教育难以做到这点。张永树认为,青年人承载着中医、针灸的未来,“传、帮、带”至关重要。为了让年轻人得到更好的指导,无论是入门弟子、海内外针灸同行,还是实习生,他都将自己一生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倾囊相授。

“他很注重人才的培养,为了中医和针灸的传承和弘扬,甘为‘人梯’,无怨无悔。”1984年,黎健毕业,来到当时张永树任科主任的中医院针灸科。尽管当时人手很紧,张永树仍积极鼓励年轻的医生进修、再教育,他经常帮忙联系学校、写推荐。如果碰到典型病例,就会把大家都叫过来,仔细分析、讲解,从不藏着掖着。

“他觉得有责任将自己在中医、针灸方面的经验教训、心得体会传承给下一代。他经常说,学我者必超我。如果年轻人永远输我,一代不如一代,那么针灸这个事业就没有前途了,我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珍宝在我手头上断送掉。”张永树学术继承人周文强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张永树经常说,“我一个人一天最多看几十、上百号人,教会你们一批人,就可以造福很多人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跟张永树学习过的海内外弟子,至少有几百人,无论他们身在何方,碰到困难,总能第一时间得到张永树的指导。对于跟张永树学习过的年轻人来说,他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师长,更是一位慈祥的家长。在生活上,他也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关怀。吴端淦说,有一次,下班时,他见天气突变,随口说了句“好冷啊”,张永树立马拿出放在单位备用的毛衣、围巾给他用,“他不止关心我们,我们同事的家属生病了,他都很关心,经常亲自登门探望。”

两年前,有一个学中医的小伙子小万,一度对学业和职业规划感到极度困惑,欲放弃中医。在跟张永树实习两个月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2013年,小万本科毕业后,决定继续深造,报考针灸专业的研究生考试。与他非亲非故的张永树尽己所能为他提供帮助,“他对中医、对针灸感兴趣,我有责任帮助他”。

因为他的突出贡献,2006年,他被授予全国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见证历史,视传承中医为己任

张永树认为,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大、资历久就可以安享“老中医”的名头,他觉得老中医在承前启后、振兴学术等方面,有自己的责任。

他认为,其中一项重要责任,就是将几十年的临床第一手资料收集好,加以归纳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张永树整理收集时非常严谨,“人时地事”四个元素,非常详细,“作为一名医生,我正在参与实践、见证历史,我有责任记录下来,不能让有关泉州中医、针灸的历史阶段的珍贵资料丢失。作为记录者,我有责任严谨求是,经得起历史的推敲。”

为更好地宣传、交流针灸学术,1984年,他创办了一份交流刊物,三十年来不间断出版。每一期都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虽年逾古稀,仍笔耕不辍。如今除了在医院门诊,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家整理资料,老伴戏说:“得再买个房子才够装他的材料。”

此外,他还在世界范围内不遗余力传播中医、针灸文化,他曾多次应邀到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诊疗、讲学,同时兼任我国香港、澳门,以及美国、马来西亚等的10多个针灸学术团体的专家顾问,对针灸同行,他同样毫无保留地指导、帮助,为针灸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