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展示渔船百年演变 石狮渔民自发筹建海峡渔文化博物馆

2015-01-12 10:01:18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天风波涛涌 闽海雄风起

石狮渔民自发筹建海峡渔文化博物馆

邱馆长介绍“篾帆定置船”

本报讯 (记者 詹伟志 文/图)100多年前的渔船是什么样子的?当年渔民是怎么捕鱼的?捕鱼用的渔网又是怎么做成的……这些问题可能会难倒很多人,可是,你在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里都能找到答案。这个博物馆由石狮市鸿山镇东埔三村的渔民自发筹建,并于去年9月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展示渔船演变百年历史

日前,在博物馆馆长邱国凹的指引下,记者第一次走进渔文化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颇具渔耕特色的屏风,屏风由旧渔船卸下来的两根船尾舵拼接而成,让人印象深刻。在“耕海犁浪”展区内,一艘艘船模依照年代顺序依次排开。

排在第一的“篾帆定置船”,船帆用竹篾编制而成,船内的五六名“渔民”还穿着当时特有的蓑衣,渔船前面的渔网就像一个大漏斗,等待着鱼群“自投罗网”。“定置网在东埔乃至整个石狮渔业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竹篾制作风帆更是不易,后来被布帆取代,在民国初年就逐渐淘汰了。”邱国凹告诉记者。排在后面的木帆定置船、定置网机帆船、木帆双拖船、尖头船、钓白船、灯光围网船……直至如今的铁壳机动渔轮,展示了当地乃至闽南沿海渔船100多年的演变历程。除了船模外,当年渔民曾经使用过的斗笠、帆布衣、蓑衣裙、渔耙、捻脚线车等旧渔具,都让人置身于那个晨兴渔耕、戴月舟归的年代。

“天风海涛”展区通过照片、图画以及诗歌,展示、歌颂了闽南地区的海上风光、渔民生产作业场景;“闽海雄风”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历代与海有关的知名人士;“渔业安全”则介绍了现今渔业生产的相关政策以及海上作业的安全提示。

博物馆缘起一根大木头

记者注意到,展厅正中央摆放着一根六七米长的木头。“这个博物馆能够建起来,就缘起于这根‘大斗’。”邱国凹介绍说,以前使用定置网捕鱼时,需要在海里打桩,打的第一根桩就是这种“大斗”。一根“大斗”需要七八根这么长的木头一根一根接起来,总共五六十米长。由于定置网作业已经消失多年,现在村里也只剩下这么一根。六七年前,村里的几个老伙计一起聊天,突然聊起这根“大斗”,有人就提议将当年生产作业的渔具搜集起来。

到了2013年,搜集的旧渔具越来越多,就有人提议干脆建个博物馆,既可以存放这些旧渔具,还能够展示出来让后人了解。“村里要筹建博物馆了。”消息一传开,大家奔走相告、积极响应,筹集了六七十万元资金,又向村里借了300多平方米的场地作为展馆。虽然旧渔具不少,但展品还不够丰富。于是老渔民们亲自上阵,演示当年切篾、打草桶绳、扛鱼、洗网的场景,拍成照片进行展示。村里的画家创作了多幅捕鱼题材的作品,船模也是渔民专门请工匠定制的。终于,在去年9月6日,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草根渔民们圆了自己的博物馆之梦。

愿为宣传“海丝”献力量

“泉州具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底蕴,而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渔文化博物馆只是几个渔民自发筹建起来的,规模小、藏品少,但我们愿意为宣传泉州的‘海丝’文化贡献力量。”邱国凹告诉记者,开馆以后,热心村民就当起了志愿导游,为来访者进行讲解。今年元旦,村里举行新年交流座谈会,共谋博物馆今后的发展之路。今年,博物馆不仅要扩大展厅面积,充实藏品内容和种类,还将引进专业管理人才,不断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关注博物馆的发展,再现闽南讨海人敢于拼搏的人文胜景。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