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部分偏远山区土地无人耕种 如何破解“谁来种田”

2015-01-19 09:05:18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镇长谈农耕】

镇长心头大事 让田地不再长草

赤水镇处于晋江源头,上游的水流至此处后分成两条水系,一条流往尤溪,一条流往德化县城。占据地理优势的赤水镇,几乎家家户户都自种时蔬,这些时蔬属高山时蔬,自然生长期较长,味道更加清甜。赤水镇镇长陈正忠透露,也正是这些优势,促成了晋江的种植大户前来投资该镇废弃山垅田改造项目。

陈正忠是八年前来到赤水镇镇长任上的,几乎从那时候起,如何让逐渐荒废的田地重生,就成为他的心头事。据其介绍,赤水镇有村民1.8万人,然而在家人口不及4000人,多数为留守老人,而赤水镇耕地总面积为12038.42亩,现抛荒撂荒的耕地近3000亩。

“田地荒芜的情况,大约是从2000年开始的。”陈正忠表示,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赤水镇的在种耕地面积一年年缩小,5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成为耕地上的主要劳动力,受限于渐长的年龄、渐弱的身体,他们逐渐放弃了较远的、不易耕种的山垅田,只在家附近耕作。

赤水镇面临的情况并非个例,随着德化县“大城关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留下年迈的老人留守家中,农田逐渐荒芜。近年来,当地政府也一直在寻找解决方式。

“土地流转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陈正忠表示,此次东里村山垅田被承包转租一事,就是多年来努力的一个突破,他希望能以东里村为试点,探索土地流转发展观光农业新模式,以东里村辐射整个赤水镇,实现农田的再利用。

【部门声音】

鼓励复垦山垅田 计划改造2.4万亩

日前,泉州市政府出台7条措施鼓励山垅田复耕,加强抛荒治理,恢复粮食生产。计划2015年至2018年,全市完成抛荒山垅田复垦改造2.4万亩。

泉州市农业局副局长陈振荣介绍,山陇田主要为一小丘一小丘的山地,“一只青蛙能跳三丘”,由于面积小,山垅田不适宜进行机械化操作,复耕难度比较大。为此,泉州市将整合多项扶持措施,包括加强以机耕路、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山垅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向山垅田集中区域倾斜,鼓励实施抛荒山垅田复垦改造项目。计划每年完成抛荒山垅田复垦改造0.6万亩,每亩补助3000元。

土地流转是解决山垅田抛荒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省级财政对流转100亩以上抛荒山垅田承包经营权每亩补贴100元的基础上,各地财政将结合实际适当增加。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联网信息平台和山垅田流转项目库。对承租20亩以上山垅田复耕种植粮食作物的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市级财政从扶持粮食生产专项资金中予以奖励。

鼓励使用小型农机提高耕作效率,防控野猪危害,开展山垅田水稻种植保险工作,对因自然灾害、病虫害和野猪危害造成水稻损失率30%(含)以上50%以下的,每亩理赔240元,50%以上70%以下的,每亩理赔320元,由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分公司负责理赔。

【名词解释】

山垅田是山区水稻田的主要类型,是指位于丘陵或山间较狭窄的谷地上的农田,一般是三面环山,由垅谷顶部顺天然地势向较开阔的河谷洋面呈扇形展开。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