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陈兴元热心公益 有钱他就捐 房子用做教室
老伴很支持老陈的慈善事业
为了建学校和参与村里的公益事业,他把自己所有的存款都捐出去,没为自己留下一分钱。当村里学校成了危房,学生无处上学时,他把自己的房子贡献出来做教室。
台商投资区张坂镇后见村77岁的陈兴元老人多年来为了乡村公益奉献了自己的所有钱财和精力。他没有一分存款,但他知足。因为看到村里的孩子都能安心上学是他最大的心愿。
早报记者 许奕梅 柯丽娟 载晓晖文/图
用建房款捐建学校 自家房子贡献出来做教室
说起为什么对教育如此热心,陈兴元说这源于他小时候上不起学的遗憾。
因为家境贫困,陈兴元只上到小学便出来做学徒学习建筑。1992年,村里的颖滨小学要建教师宿舍,缺少资金。陈兴元那几年做建筑包工程存了些钱,正在村里盖新房,听到要建宿舍,他决定捐钱。“他那时叫我把积攒的几万元存款取出来,我原以为是要盖房子买材料用,没想到他直接捐给了学校。”陈兴元的妻子杨阿婆说。
陈兴元前后三次共捐了7.5万元盖起了石头结构的教师宿舍,其间他都参与了宿舍设计和建设。而他自己的房子因为缺少资金,建得断断续续,花了两年时间才建好。
“宿舍建好,老师就愿意留下来教书,孩子们才能有书读。”在陈兴元心里,孩子们能读上书比什么都重要。
2008年,颖滨小学被鉴定为危房,教育部门要求学生撤出学校,转移到外村小学去读书。但是出去读书要包车、要接送,增加费用也麻烦。更让陈兴元担心的是,学生走了,村里就再也没有小学。
为了保住学校,留住孩子,陈兴元毅然决定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做教室。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学校的课桌椅搬进了陈兴元家,成了临时学校,连陈兴元睡的房间也腾出来做教室。
而在那几年,陈兴元协助村委会和镇政府,建起了幼儿园,之后又新盖起学校的教学楼和综合楼,学校老师也有了新宿舍。
“村里有幼儿园,孩子们读书就省钱方便,小学的生源也就不会流失。”如陈兴元所愿,颖滨小学的学生数从建设新校前的93人增加至160多人。学校在镇里18所小学的排名也从倒数第二上升到第四名。
老陈在自己筹建的教师宿舍前
只要有钱捐有力气 投身公益的脚步不会停
除了关心教育,村里的公益事业都有陈兴元的功劳。1998年前,后见村里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拖拉机都开不进村。陈兴元又捐了6万元铺路基,之后村里每条路的铺设,他都既出钱又主持建设。村里每条路都是他的心血。前几年他又捐了5万元并主持建了陈氏宗祠。
“只要有钱我就捐,就是遗憾没有更多钱可以捐。”陈兴元早年捐的钱都是自己做建筑的辛苦所得,这些存款他一分没留。这两年陈兴元得了骨质增生,走路腿脚不便,没办法干活。儿女给他的生活费,他除了日常伙食开销,其他都两千、三千地捐了出去,而他和老伴就过着朴素简单的生活。
老伴杨阿婆说,陈兴元第一次捐钱瞒着她,但知道实情后她很支持,也佩服老伴对公益事业的执著和热情。平时杨阿婆有点积蓄也会主动捐出来。
“只要我还有力气,还有钱捐,对学校教育的关心、对村里公益事业的协助,我都不会停下来。”陈兴元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