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红砖古厝的前世今生
采访地点:台湾金门
改造成特色民宿的金门红砖古厝。
东南网1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娟 文/图)
驱车金门,不时有红砖古厝的飞檐越过郁郁葱葱的道旁树扑入眼帘。因“固若金汤,雄镇海门”而得名的金门,至今遗存2600多幢红砖古厝,它们犹如大地上最美丽的语言,道出这一方土地的历史变迁与璀璨人文,也连结着闽台间的特殊地缘文缘。
绯红的砖墙屋瓦、高翘的屋脊、精美的雕梁画栋、栩栩如生的砖石浮雕、镌花刻鸟的窗棂……金门红砖古厝的种种元素总唤起福建人似曾相识之感,诚如台湾文化大学李乾朗教授所言:“台湾典型民居无论是结构、材料,还是建筑风格,都与闽南传统民居一脉相承,台湾约七成建筑秉承闽系红砖建筑风格。”据悉,目前台湾有1600多栋古建筑列入保护范围,其中红砖建筑占至少一半,这些红砖民居主要集中分布在金门,另有一部分散布于澎湖及台湾本岛。
在金门,听着闽南话,吃着闽南菜,行走于红砖古厝聚落间,真疑心自己就置身于熟悉的闽南之地,而山后村的“十八间王家厝”尤其给人这样的感觉。
山后民俗文化村位于金门金沙镇山后村中堡。该村有雕画精美的闽南传统二进式红砖古厝16栋,家祠1栋,学堂1栋,俗称“十八间王家厝”。它们始建于1876年,历时20多年,于1900年完工。金门大学建筑学系助理教授黄信颖告诉记者,“十八间王家厝”当初建造时所用材料皆运自福建的漳州和泉州,居内的梁木则来自闽江上游,筹划设计亦全由闽南师傅一手包办。完工后的建筑,红砖飞檐、水车堵、龙虎壁、正面墙身,皆以浮雕及华美的彩绘装饰,充分体现了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之美。
位于金门岛西南隅的欧厝也是闽南式红砖古厝的经典之作。据说,最早来到欧厝的是泉州蚶江一个叫欧阳文卿的渔民。明代嘉靖年间,欧阳文卿驾竹筏出海捕鱼,因遇飓风漂泊到金门“筏子鞍”,登岸避难,后到薛厝村(今珠山村),见此地平旷,便留下垦殖定居,后娶妻生子代代繁衍,并将住居地取名为“欧厝村”。欧厝在明朝即开发,真正的发展则是在清朝禁海令发布之后。聚落大多建于清道光年间,分为上社和下社。上社以二落大厝组群为主,建有许多可防盗匪的隘门和居民公共活动空间,展现了建筑的防御功能特色。下社多是一落四榉的小型住屋,背山向海,聚落巷道相通,呈棋盘式配置,风格完全承袭福建漳泉样式。欧厝聚落的入口处有一方水池和凉亭,站上凉亭远眺水池对面整排的闽式建筑,其景宛如江南水乡。
像“十八间王家厝”、欧厝这样的闽式红砖聚落在金门比比皆是,山后村、后浦村、水头村,金门城、古岗村、珠山村、古宁头……随处可见令人叹赏不已的古厝胜迹。近几十年来,金门基于军事安全的需要,沿海500米内禁止建设,且全岛楼层最高不得超过3层,致使该地都市化进程较台湾本岛缓慢,而许多红砖古迹建筑却因此得以维持传统风貌。
然而,100多年岁月风雨的侵蚀,又曾遭受炮火洗礼,金门一些红砖古厝的风采难免折损,有的原貌已破旧不堪,甚至到了坍塌的边缘。金门县原文化局局长李锡隆告诉记者,自2002年起,金门启动红砖古厝保护修复计划,至今已修复300多幢。
红砖建筑是两岸同根同源的佐证,也是联结两岸民众心灵的纽带,当前闽台两地都将红砖建筑的保护列为重点工程,并已迈开“申遗”的步伐。据悉,金门当地有关负责人曾多次赴闽商洽红砖建筑“申遗”事宜,两岸学界也持续积极推动。2011年,福建省政府申请将闽系红砖建筑群等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台湾方面表示有意联袂。李锡隆认为,两岸红砖建筑文化一脉相承,两岸携手联合“申遗”,能够互利、互惠、互补,成功率更高,这对金门将来的旅游产业发展将起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会让闽系红砖建筑群得到更有效的保护。“联手‘申遗’不仅是两岸文化交流的盛事,更是进一步的融合。”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