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田野公园 村民种菜心情棒棒哒
农田可耕种也可观光
□早报记者 麦彬彬 庄丽祥 文/图
闲暇时刻,泉港人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坐落在泉港区南铺镇凤翔村的田野公园已初具规模,由于农作物不同,一块块农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游步道镶嵌在田边,休闲亭点缀其间,数个娱乐广场分散在四周,小河蜿蜒,流向远处,河水清澈见底。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杂草丛生,垃圾堆积如山,恶臭熏天,连当地农民都不愿在这里耕种。
都是农田
我们这个不一样
家住公园附近的连大妈挎着菜篮子,带上六岁的小孙儿,又来到公园了。不过她不是来散步,而是来这里摘菜。
“这块菜地已经歇了好几年了,一个多月前,我又开始在上面种菜。”连大妈说,“经过整治,垃圾被清理干净,臭水沟也不臭了,修了游步道,路也好走了,于是我又回来种了点小白菜,这不都可以吃了。”连大妈拔了一把饱满的小白菜,乐呵呵地拿给记者看。一旁她的小孙儿蹲在河流旁:“奶奶,快看,有小鱼,哎呀,它又游走了……”
陈老伯是田野公园的管理员,他家就在公园边上。在他看来,昔日的垃圾农田,如今已变成全村人引以为傲的宝地。“城里的客人来了,带到这里,让他们看看农民怎么种田,感受返璞归真的乡村气息。就算是农民朋友,也可以带到这里看看。虽然都是农田,我们这个农田不一样。”刘老伯颇为得意地说。
不用水泥用石块
让田野自由呼吸
凤翔村支书陈秀发告诉记者,2014年5月初,凤翔村迈出了整治的第一步。紧接着通过暗沟引流,将周围村民的生活污水引入污水池进行处理,再经过深水池过滤,最终流出来的是清澈的河水。
公园内的田埂与河岸均用石块砌成,而非水泥砂浆堆积,在公园设计师、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庄惠榕看来,这是保持土地透气透水,让土壤自由呼吸最好的办法,如今部分石块间已经长出小草,“石缝长草,不仅能固定石块,岸边的小草丛对维持河流内的生态平衡有一定作用,比如有了小草丛,鱼儿就有栖息的场所”。
庄惠榕介绍,经过初步整治,田野公园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起初反对整治的村民也纷纷加入整治团队。他们还计划在附近的树林边上修建骑行慢道,进一步扩大村民的公共休闲场所。
田野公园
一举多得
陈秀发介绍,除了几个休闲广场涉及征地外,公园内绝大部分田地还是农民的,他们可以自由在田间作业。
“绿地需要人员管理,不仅成本高,而且全部绿地化实为复制城市公园,失去乡土气息。乡村田野公园就应该体现农田作业模式,让村民自行管理自家田地,不同季节种植不同农作物。以后还可以标出庄稼的名称,进一步发展观光旅游,周边村民也可以搞一些农家乐,发展第三产业。如此一来,田野公园既可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又可为他们带来经济效益,一举多得。”庄惠榕说。据陈秀发介绍,田野公园预计两年后全部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