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老照片,泉港北管民间艺人常聚一起演奏
早报讯(记者 张素萍 张金华 实习生 王阳煌 肖燕月 文/图)作为首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管乐种,泉港北管备受海内外音乐界关注。
在2014年12月24日召开的泉港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成立北管传承保护中心已被写入泉港区政府工作报告。
【现状】
80多个演艺团体 北管艺人超千人
改革开放前,北管在泉港濒临灭绝。改革开放后,一批热爱北管的有识之士对其进行抢救、挖掘、整理。
1986年,惠安县成立了北管音乐研究室,组织音乐工作者深入民间采集资料,文化部门共编印《北管选编》十三集,曲谱220多首,撰写文字材料3万多字。1995年以后,泉港先后成立圭峰北管乐社、山腰北管乐团。2002年,北管进入了保护、继承和弘扬阶段。
2004年4月,北管被文化部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5月,北管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2年12月,庄龙宗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北管)代表性传承人。
“泉港北管现有职业队、曲艺队、职业剧团、乐社乐团等演艺团体共80多个,总人数超过千人。”泉港北管研究中心负责人陈小平介绍。
【保护】
成立传承保护中心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泉港将北管传承与保护基地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2014年12月24日召开的泉港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成立北管传承保护中心写入泉港区政府工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