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农业利好政策鼓舞,一批家庭农场应运而生——
不当商人当农民 深山埋头办农场
周珠英家庭农场养的香猪 (张九强 摄)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大量进城,“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严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一号文件中出现。这种类似于升级版种养大户的模式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今两年过去,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如何?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德化县雷峰镇瑞坂村的周珠英家庭农场。
□本报记者 黄小玲 陈林森 通讯员 李宏图
弃商从农入深山
一身黑色西装,蹬着二轮摩托车,后座上满载着新鲜的芥菜,前来村口给我们引路的不是周珠英本人,而是她的丈夫陈高明。家庭农场的法人是周珠英,但日常管理却是老陈一手包办。
一侧是山林土方,一侧是悬崖峭壁,同行的司机小心翼翼地驾驶着,短短的4公里路,先上山顶后下谷底,足足开了半个多小时。周珠英农场的600亩田地就静静地坐落在山谷里,豁然开朗。
老陈一家早年在南平经商,偶然一次看到政府的农业利好政策,他便举家“弃商从农”,来到这里,从生产队手里以每年1万多元的租金将土地承包过来,并投入几十万元购置了三台农机开荒。去年7月,该农场还被列为为我市10家种粮示范家庭农场之一。
种养结合理念好
老陈将农场的运作规划得井井有条。时值寒冬,田地里的稻米早已收割殆尽,但远处的蔬菜依然翠绿欲滴,近处的地里土壤刚刚翻过,添了黑土,撒了新肥,老陈已经着手准备种一些马铃薯。与种植业相对应,农场的养殖业也算得上是个“动物小观园”。二三十头香猪和两三百只黑鸡在田野里撒欢地奔跑,几十只黑兔在兔窝里吃着香喷喷的青草,草鹅、鸭子和甲鱼则一同被养在一个人工池塘里。
老陈有自己的一套经营理念。他将有机红米注册了商标,精细包装再出售,今年种植的100多亩红米以每斤32元的高价销往石狮、晋江、厦门、广州、上海等地。而看准了香猪肉质鲜美、养殖周期短、市场需求紧俏,他便从广西引进了一批种猪前来养殖,第一年只养不卖,第二年才出售商品猪。最近,老陈又看上了新项目,他告诉记者,今年打算从山西引进“山西贡芋”,首期种植六十亩。
私人订制前景佳
对于农场的发展,老陈早已心里有数,做出了“三步走”的规划。
第一步便是扩大养殖场地,增加花卉、水果等果树种植,诸如樱桃、罗汉果等一些稀有的水果是老陈最心仪的种植对象;第二步则是配套产业化包装,打出品牌名声,在农场里引进一套流水线,将最绿色健康的产品精包装后再送往消费者手中;第三步是农场未来的走向,老陈计划着将私人农场打造成观光农场,让游客体验钓鱼、抓泥鳅、田间运动、农家菜等农家乐,并推出一系列私人订制服务,如私人订制菜地、私人订制粮仓等,顾客可在农场中“承包”一块专属的田地,由自己耕种或委托农场耕种,坐在家里就可以通过远程网络监控随时观看自己的粮食区,粮食收成后可储藏在私人粮仓或直接送至家门口。
“农场就要有趣味,才能生机勃勃。”谈及家庭农场的前景,老陈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