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宗祠:绵延千载的正能量
2015-01-30 09:09:09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祠堂,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敦宗睦族、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

对于传统泉州人来讲,宗祠蕴藏着质朴的精神感召力,有凝聚同族群体的正能量。 (陈小阳 摄)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在泉州民间,不管是慎终,抑或追远,首先让人想到的必是那遍布城乡的祠堂。

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祠堂,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敦宗睦族、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

对于泉州人来说,一般家族不仅会有一族合祀的宗祠,族内各房、各支房,往往还有各自的支祠、房祠,以奉祀各直系祖先,一些巨族大姓,还有联络各市、县合并而祀的大宗祠。宗祠往往代表着一个氏族的渊源,是一支族群在繁衍生息之地留下的独特立体烙印,同时还是后人为筚路蓝缕的氏族先祖们树起的一座无言丰碑。对于传统泉州人来讲,宗祠蕴藏着一种原初而质朴的精神感召力,有凝聚同族群体的正能量。只要你是这氏族宗流之人,只要这家族的宗祠屹立不倒,不管你走多远,这里永远都有扯不断的根,摘不去的乡愁。

《礼记·祭统》有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言祭为礼之大者也。祭礼之中的祖先祭祀,既是为人子孙报本反始的道德行为,又是一家一族敬宗合族、确认人伦的共同活动。泉州宗祠随处可见,数以千计,不知凡几。它们当中闻名遐迩的也很多,如泉州紫云黄氏祖庭檀越祠、泉州龙山曾氏大宗祠、泉州赐恩山开闽许氏宗祠、晋江陈埭丁氏宗祠、晋江衙口施氏大宗祠、石狮后厅洪氏宗祠、惠安涂寨廖厝廖氏家庙、泉港出氏家庙、安溪湖头李氏家庙、永春小岵南山陈氏宗祠、德化郑氏家庙光裕堂等,这些宏伟庄严、气势飞动的建筑,融注了大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相映而成泉州一道独特景观,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领略到中原遗风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结晶,令人兴发无限思古之幽情。

中原汉民成批迁入闽南,大致始于晋室南渡之后;隋唐时期,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的数量激增;至宋元,泉州氏族的发展已相当繁盛,人文蔚起,代有簪缨;明清时期,泉州氏族又不断向外拓展,不少族系成员移至世界各地,在那落地生根、瓜瓞绵绵,将泉州的火种播撒至天涯海角。如今,在洋之彼岸、陆之尽端,泉州各氏族移民也纷纷盖起了支祠、房祠,这些位于异地海外的祠堂,与泉州地区的宗祠遥相呼应,成为联系亲缘血脉的纽带,在敦宗睦族的氛围中,使人感受水木本源的亲情良知。

根要深沉,才彰显稳健;魂要灵动,才不失精彩。对滨海之城泉州而言,宗祠就如同电影《哈利波特》中的“魂器”一般,存留、呵护着这座古城的精气神。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郭志超先生表示,白石基墙的红砖厝让泉州肃穆的宗祠平添一份温馨,这种暖色也是地域人群性格的流露。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方拥表示,宗祠文化可谓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泉州宗祠文化在培养集体意识和强化民族认同、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挥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及实现文化传承与选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曾听人发过牢骚,说现代建设过于实际、世故,今天还是郊野芳洲之地,明天可能就变成楼宇林立,记忆中的遗存物越来越少。这是现实,人生匆来去,时代步难停。所幸,我们还有宗祠、祖厝、家庙等“老古董”,在这里,我们依然能找回千百年来氏族演绎的精彩记忆;在这里,依然有最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坚持与恪守。近年来,不远万里返乡寻根的泉州游子络绎不绝,他们通过祭祀祖先,理解生命来源,理解自己的家族渊出。而在这祭礼过程中,一种跨越时空的记忆,又以温暖人心的方式,“活”在了城市之中。

宗祠文化 系起泉台血脉亲情

泉州宗祠建筑融注了大量传统文化,宏伟庄严。

宗祠是台胞对原乡眷念的核心象征和血缘情感的最终归依。据统计,在台湾有超过八成的居民祖籍福建,讲闽南方言,泉州是台胞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同时,泉州也是全国三大侨乡之一。宋元时期,泉州人在澎湖结茅为屋,生产生活。明清时期,泉州移民台湾达到高潮。在台同胞血脉相亲,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故土,通过修族谱、建宗祠、祭祖先等活动,维系着和祖籍地同胞的亲情。

梦绕高山月,心萦故园秋。正是传统的崇祖睦宗、爱乡恋土情结,形成了泉州对台胞的强大向心力。在台湾乡野坊间的不同氏族的祠堂,许多都是泉州宗祠的支祠,不少甚至还原样复刻了泉州宗祠的建筑构造,它们寄托了当地宗亲对故土、亲人真挚的眷念之情,传递出了一种来源氏族血缘与亲缘的认同感,泉台宗祠的故事也因此连篇不绝。

如今,每年都有庞眉皓发的台湾老人返泉寻根谒祖,一句“簪花多在少年头”,往往无法诉尽心中离愁。宗祠是他们注定要去的地方,那积压于心头的数十年离乡苦思,唯有在燃起清香问安于祖先之后,方能就着泪水的冲刷,而释去重负。

宗祠是历史的见证物(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供图)

晋江台南新市村同名同宗 同胞情谊隔绝不断

泉州龙山曾氏大宗祠位于泉州城西龙头山。“龙山衍派”是曾氏的一大重要派系,泉州龙山曾氏的一世祖是曾延世,他在唐光启年间(885-887年)率族人入闽,并在泉定居。现今龙山衍派曾氏的住宅大门上门,常见一匾,上书“龙山衍派”、“鲁国传芳”、“武城传芳”等,以志不忘其祖。龙山曾氏大宗祠是一座按闽南古建筑传统规制打造的宗祠建筑,作五间丁、上下落、双榉头、双护厝设计。大门按相级开三通门,东西护厝作“塌寿”处理;门路竖双对龙柱(翻天、覆地各一对),顶落厅口竖龙凤柱各一对,加上大门前台阶的踏步龙垛,正好合为“九龙”。再看三大门门顶、石花窗顶和相向垛上,雕有龙山曾氏历史故事一组,有“挥师入闽”、“龙山开基”、“一门四相”等,值得一提的是,门路两边的相向垛还分别雕刻有宋仁宗、孝宗赐予曾氏先祖的诗文。厅口的金字匾额如“鲁国公”、“楚国公”、“大司徒”、“大司空”、“兵马都总管”、“枢密院使”等,高悬于空,目不暇给,曾氏先祖耀世之迹,不言而喻。

台湾与泉州一水相连,龙山曾氏族人对台湾的开发也作出了贡献,他们有的还是台湾早期移民。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就有晋江金井镇新市村的曾宏质随郑芝龙往台垦荒。直到清道光年间,新市村往台湾垦殖、经商者近200人。乾隆年间又有曾衍修、曾衍辉等23户往台南大坪庄开垦,为纪念祖地,曾氏族人遂将定居地命名为“新市村”。

晋江金井镇的新市村与台湾台南县的新市村,隔海相望,村民同祖同宗,血缘相承,互思之情亘古不变。1991年5月,台湾石潭里新市宗长曾文祥之子曾焕麟回到泉州寻根认祖,并到曾氏宗祠进香祭祀;1995年,台北市曾氏宗亲会回晋江新市恳亲,并赠“省身念祖”锦旗留念。两岸曾氏族人由此开启互信互助、亲如一家的幸福时光……

无论身在何方,宗祠总是心中扯不断的根,每个细节都刻在记忆里。

连战祖母祖籍安溪 沈氏宗祠见证两岸传奇情缘

台湾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祖父名叫连横,出生于台湾台南,祖籍是漳州龙溪。连横是位著名的史学家,在41岁时,他完成了修史的壮举,其撰写的《台湾通史》仿司马迁《史记》体例,横跨1290年的历史时空,将包罗万象的内容纳入88篇中(分别为4纪、24志、60列传)。连横的夫人名叫沈筱云(有媒体另称沈少云、沈璈),之前较少有人注意她的祖籍是在安溪,直至2006年,泉州市台办和安溪台办人员前往泉州安溪金谷镇的渊兜村探访那里的沈氏宗祠时,在查阅编于清光绪三十年的《渊兜中都山门沈氏族谱》残谱,查对连横亲撰的“外舅沈德墨先生暨配王太孺人墓志铭”、《台湾通史》等相关典籍后,才确认连战的祖母沈筱云祖籍安溪,其父是金谷渊兜沈氏十九世的沈鸿杰,当时的台湾商界巨贾。

据了解,沈鸿杰,讳世俊,字德墨,“鸿杰”是其在台捐纳大夫的官章名。沈鸿杰13岁随父从安溪往厦门学习经商,后往返于日本、安南、爪哇、印度、菲律宾、新加坡等地从事海上贸易。同治丙寅年(1866年),沈鸿杰寄籍台南,两年后娶王氏,定居台湾,并依靠经商逐渐成为台湾商界巨贾。据连横自述,当时他受沈鸿杰的恩惠颇多。沈筱云为沈鸿杰与夫人王鸾所育长女,后嫁予连横。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渊兜沈氏修祖墓、续编族谱,沈鸿杰也赶回家乡参与。在返途经厦门时不幸患病,第二年去世。安溪渊兜村现在仍存有沈鸿杰少时居住的祖厝,以及沈鸿杰在祖厝旁建的一座小楼。

在《渊兜中都山门沈氏族谱》残谱中记载,沈鸿杰与王氏生有四子二女,大女儿乳名在族谱中录为“海鹅”,即沈筱云。沈筱云后来随连横返回大陆,最终病逝在西安,因其生前笃信佛教,儿子连震东便顺其遗愿将她安葬于长安县南乡清凉寺。连氏族人也曾前往渊兜村探访那里的沈氏宗祠。可以说,沈氏宗祠是连沈两家这一段两岸传奇情缘的历史见证物。

不少台湾祠堂寄托着当地宗亲对故土、亲人的眷念之情。(粘秋生 供图)

两岸粘氏交流逐年增多 泉台骨肉共修宗祠

晋江龙湖镇衙口闽台粘氏大宗祠始建于明,后历经数次重修,焕然一新。粘氏为满族姓氏,粘氏大宗祠坐北朝南,三开间两进硬山式建筑,是泉州一地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也是海峡两岸骨肉情深的标志。据晋江地方文史专家粘良图先生介绍,闽台两地粘氏的一世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长侄完颜宗翰,本名粘没喝。至八世博温察尔,因世乱流寓江南,举家浮海来到泉州;其子子寿、子禄又徙居浔美场(今龙湖衙口村)建基,传衍子孙分居于泉州城、晋江衙口、粘厝埔、深沪、山柄、南安梧坑,后迁移台湾,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桓忠”是完颜宗翰的谥号,现在闽台两地的粘氏宗祠大多以此为号。

据了解,粘氏族人在台湾繁衍极多。据族谱记载,清初粘氏合族100余户,约500余人,渡台族人达30余人。原居衙口的粘尚,乾隆年间带一妻五子渡台经商,迄今在台湾彰化县福兴乡传有九代子孙上千人口,成为“顶粘村”开基始祖。原居衙口的粘粤、粘恩兄弟三人,因生活困苦,渡台谋生,迄今传有子孙千余人,成为福兴乡“下粘村”开基始祖。其他一些族人迁台后分散居住于台湾鹿港、台北、台中、花莲、高雄等地。现在,由泉迁居入台的粘氏族人,已发展到1万多人,并在台湾彰化县成立了台湾粘氏宗亲会。

泉台两地骨肉情深,粘氏宗亲的交流活动也在逐年增多:1988年,年届古稀的台湾粘氏宗亲会会长粘火营专程返乡祭祖恳亲,还到八世祖博温察尔的墓地拜谒续根,而后,他又多次组团来衙口谒祖访亲,见宗祠日久破损,倡议两岸粘氏族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量力而行,共修宗祠”,得到了众人的响应。1993年,在海峡两岸粘氏族人的共同努力下,衙口闽台粘氏大宗祠翻建成功,祠堂内髹漆一新,金碧辉煌。

宗祠墙上的石雕图案记录了许多历史故事

蔡氏族衍宝岛诞出首富 血脉相连信仰也相承

晋江青阳蔡氏家庙矗立于青阳山麓,与青阳庄氏家庙并排媲美。这是一座五开间两落,硬山顶砖石木结构的仿古建筑,由门厅、正厅、后堂及二厢房组成。门前隔着宽阔的石埕,挺立着一堵凹字形红砖拼花照墙。主堵五开间,墙顶建燕尾高脊,水车堵皆缀满彩瓷雕塑的花鸟麟凤。家庙屋顶黄瓦绿筒,色彩鲜艳,前厅屋顶中间三间稍高,两边梢间降低,成为有起有伏的“三川脊”。脊端燕尾高扬,上头立着形状奇特的鸱吻,形成乌革翬飞的繁华气势。中脊、垂脊装饰剪瓷花鸟和卷草,更是锦上添花,生色不少。一望便知,蔡氏家庙是一座极具闽南特色的建筑。

在青阳蔡氏诸多外衍的族群中,台湾一族最为耀眼。不仅仅是因为繁衍人数极多,更因为这一支分衍出了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如曾被《财富》杂志评为“台湾首富”的蔡万霖。

据《青阳蔡氏族谱》记载,从清康熙年间开始的三百多年间,青阳蔡厝大批族人迁徙台湾,主要分布于台北、台中、嘉义、鹿港等地,并为开发台湾建有卓著功业。清同治年间,青阳蔡厝四房27代孙蔡清水,迁居台湾牛骂头开基,后裔子孙为纪念其开基始祖,改牛骂头为清水街,即现在的清水镇。同时还有高林房后裔迁居台湾艋舺的,繁衍生息,堂号“青阳衍派”。

宗祠代表着氏族渊源,是一支族群独特而立体的烙印。

据晋江蔡厝老人会蔡平分先生介绍,迁徙台湾的青阳蔡氏宗亲在开创辉煌基业的同时,仍不忘追根溯源,两岸宗亲往来频繁。自1989年青阳“蔡氏家庙”重修落成以来,台湾族裔前来拜谒的已有数十批。从1989年到2002年,一直被《财富》杂志评为“台湾首富”的蔡万霖及其家族成员也念念不忘故土,他们始终谨记其先祖守意公临终前的遗言“记住我们的祖先是泉州南门外的石鼓蔡”。1990年,蔡万霖曾委托其胞弟蔡万德专程来到青阳蔡厝寻根,拜谒蔡氏家庙,受到宗亲们的热烈欢迎;2005年,即蔡万霖过世的第二年,其次子蔡宏图即派人专程来到青阳祭祖,并表示有意捐助故里开展公益事业;2006年3月,蔡万霖的侄子蔡辰洋偕夫人也来到青阳蔡氏家庙谒祖。

两岸青阳蔡氏族亲不仅血脉相连,信仰也是相承的。当年迁台的蔡氏族裔从青阳石鼓庙分灵顺正大王香火往台奉祀,随着台湾蔡氏的发展,顺正大王香火如今已广布台湾。近年更有台中的顺福宫、清德宫、永安宫、天后宫,高雄的顺安宫,以及台南的圣母坛、清水镇等多处宫庙,专程组团到青阳石鼓庙进香。血缘神缘的相连相承,更为两岸蔡氏水乳交融的亲情增添了新的韵脚。

泉州的家庙极具闽南建筑特色

泉州与台湾有非凡渊源的宗祠实在太多了,挂一漏万,在这还要请读者多多见谅。

因为祠堂的外显特征而成功寻根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晋江金井福全林氏在台的族亲曾派人来大陆寻祖认亲,因为人地生疏而茫无头绪,连访数次皆无果而终。后来,台湾林氏在祖上保存的族谱中看到内印有“开林太始祖殷太师比干公”等祖先遗像,比干像两旁有联对“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这与福全林氏家庙门侧对联内容完全一样,从而对上号。台湾林氏找到在福全的宗亲,又通过检索族谱世系加以确认,最终完成寻根夙愿。在泉州,类似这样的两岸寻亲故事,不胜枚举。

祠堂文化体现的是文化的地域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吕若涵表示,祠堂可以使同宗同族之人获得文化归属感与共享感,这对于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存世千百年的宗祠是禁得起岁月的磨砺的,现在的我们通过宗祠,梳理古老文化的脉络,演绎文明的新宗族文化,这未尝不是我们敬畏先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表现。 (吴拏云)

安平高氏宗祠蕴藏两岸情缘

该祠始建于明隆庆年间,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建筑精美,是一座“福建名祠”;每年都有大批台湾高氏乡亲来此寻根谒祖,宗祠主殿内更镌有包括马英九、连战、高玉树等台湾各界要人的亲笔题词,两岸情缘在此落地生根

安平高氏宗祠雕艺臻美,巍然壮观。

该祠始建于明隆庆年间,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建筑精美,是一座“福建名祠”;每年都有大批台湾高氏乡亲来此寻根谒祖,宗祠主殿内更镌有包括马英九、连战、高玉树等台湾各界要人的亲笔题词,两岸情缘在此落地生根

安平高氏历代英贤辈出,称誉于史。安平高氏宗祠主殿镌有台湾各界要人马英九、连战、宋楚瑜、高玉树等人的题字,每逢春秋两祭及一应重要活动,台湾高氏均组团回乡谒祖。安平高氏宗祠不仅是两岸高氏寻根问祖的精神殿堂,也是联系泉台高氏宗亲的坚固纽带。

□本报记者 吴拏云 陈小阳 庄建平 通讯员 高俊仁 高泉仲 文/图

宗祠,为“祖先栖神之宅”。建造宗祠是泉州人崇拜祖先的一种高级形式。泉州有许多宗祠建筑,它们一方面向世人诉说着闽南过去的人、物、情,让现在的闽南人有了传承文化、开拓未来的根基;另一方面也是泉州族系群落家风传承的重要基地,至今在不少宗祠内还铭刻着族规家训。

祠内有各种石雕,栩栩如生。

宗祠建筑 令人心醉

有宗有祠,尊祖而敬宗,乃炎黄子孙历世明伦之举。安平高氏宗祠,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古代泉州南门外的一座著名祠宇。而今所见的安平高氏宗祠是上世纪90年代,由泉州高氏与台湾高氏宗亲携手重建的。巍然壮观、雕艺臻美的高氏宗祠,既蕴含着高氏子孙对先祖崇仰和怀思之心,同时也是泉台高氏一族血脉相连的最直接的见证。

安平高氏宗祠位于晋江安海繁华的中山路一带,门牌上写有“小宗埔”字样,应是延续了当地的旧称。据称,该地原来还有“鹦哥山”一座,就在宗祠后面,但因地理变迁之故,现丘壑难觅,不过高氏宗祠却是历经数百年风雨,屹立如初,在历史轰轰烈烈的前行车轮中,看四季流转,看沧桑变化。

高氏宗祠很有闽南味,青石、红瓦、燕尾翘脊,坐北向南,开三通大门,为五开间两落建筑。光看那祠门已是醉了:前有山字形琉璃瓦顶照墙,中有青狮拱卫,左右皆有影壁浮雕,柱联、匾额、题刻一应俱全,五彩碎瓷片镶贴的花式、卷草以及古物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看瓦当之下,垂花木莲竞相绽放;看墙裙螭虎脚,石雕华美勾魂夺魄。

据中华高姓宗亲联谊总会副会长、安平高氏宗祠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金钹先生介绍,宗祠中门门首石匾所镌的“高氏宗祠”四字,是台湾名人高玉树先生题写的。中门门联“后周忠节第,有宋尚书门”以及主殿前横楣正中高挂的朱红匾额“有继堂”,则皆出自宋代大儒朱熹之手。大门柱联曰:“渤海宗支居福地,凤岗云裔出英才”,点明安平高氏的族系源头。廊头对看堵刻着不同的诗文,佳句萃集,石雕的内容则有“文王聘太公”、 “太公返西歧”、“高怀德扶宋”、“高宠挑铁滑车”等故事,均与高氏历史人物有关。即便是对安平高氏族史一无所知的游人来此,看到这座如此气派的宗祠,也不禁要竖起大拇指夸上一句,“真够派”!

高玉树、马英九等台湾名流的题词就嵌在主殿的墙上

簪缨世家 名士辈出

据晋江市政协委员高俊仁先生介绍,安平高氏宗祠曾于清康熙辛末年(1691年)重建,后来1995年重新翻建时,尽量采用了原来的构件,比如石砛、柱垫、立柱等,一些匾额如“有继堂”等,也是用原来旧匾,重新油漆上金,以保存原有的历史价值。现在宗祠的占地面积466平方米,祠堂重建落成之时,福建名祠编委会的负责人曾到场视察,称誉高祠“气魄不凡,优雅壮观”,该祠也已于2003年被福建名祠编委会确认为“福建名祠”。

宗祠主殿上悬挂着“文忠”、“兵部尚书”、“文魁”、“武魁”、“进士”等诸多匾牌,琳琅满目,两庑刊刻“安平高氏历代字行”、“祖训”等,既展示着安平高氏荣耀的历史,也鼓励着两岸族裔弘扬先德,以增族荣。

“说起高氏先贤,就不能不提高惠连。”高俊仁笑着说道。高惠连,字公溥,晋江安平(今安海镇)人,生于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咸平二年(999年)擢登甲科进士。高惠连毕生从政60多年,政绩斐然,累官至兵部尚书。他在知泉州军州事时,“以州学旧址,基址卑下,每逢雨季,常被洪水浸潦,为改善士子读书环境,下令将州学迁往地势较高的育材坊,以避水潦”。熙宁二年(1069年),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在为高惠连撰写的墓志铭中称,“乃迁州学于育材坊,后岁贡裁得人,泉为多士,或以为兴学之所致也,士者德之”,以资为证。同时,王安石还不吝溢美之词,称高惠连为“耆旧之英,皓儒之伯。缔眷缔交,名巨清白……后人仰怀,勋业赫赫”。后来,泉州太守邱应龙,亲建书院于安平,请旨敕赐为惠连神祠。当然高氏的杰出人士还有很多,比如高惠连的伯父高镔、父亲高镒及其子孙,一门历十三世,簪缨蝉联,宋代48科取中58名进士,有“一门五代二十进士”、“三代七登科”、“父子同金榜”的佳话。曾到安海讲学的南宋理学家朱熹因羡高氏人才辈出,为高氏赠联:“后周忠节第,有宋尚书门”,并题匾“有继堂”。

宗祠后面原有“鹦哥山”,今已难觅踪影。

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高惠连卒于安平家中,葬在南安三十六都官桥镇柑山村虎头山麓一带。如今,他的陵园依然在柑山村,气势雄伟。高大的山门“圣旨”匾下横镌“宋兵部尚书高惠连陵墓”十个鎏金大字,步入山门,是一条宽敞的花岗岩石铺就的大道,两旁花团锦簇,左右挺立肃穆的石翁仲,墓区附近松涛阵阵,时时唤起人们对这位前贤的景仰。据说,高惠连之后高仕曾舍地7亩,于安海东洋桥(东桥)桥头筑造砖塔,曰“龙兴塔”,供奉高惠连塑像于塔内,惜哉,此塔在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间的一场暴雨中坍圮,遗迹无存。

安平高氏还出过一位南音界的“一代宗师”——高铭网。他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4岁入安海雅颂轩学习南音,经名师指点和潜心苦练,精通南音指谱、曲艺及各种乐器,名传一方。1929年应菲律宾长和郎君总社之聘,高铭网往任该社教授,培养不少南音英才,在菲律宾南音界被尊为“一代宗师”。1955年,高铭网回安海定居,继续从事南音传艺、研究和创作。1958年3月24日,高铭网去世。菲律宾南音界在马尼拉为之举行隆重追悼会,并发表《师宗共仰》的悼念文章。高铭网生前著有《南音指谱全集》,被海内外南音界视为“瑰宝”。

主殿内的“有继堂”匾额出自朱熹之手

贞固宗谊 两岸情浓

就近代而言,高氏宗祠对安海也有过独特的贡献。民国初期,新学兴起,安海学界在高氏宗祠设立民众教育馆,创办“培青社”,开办夜学,对传播新文化起过积极作用。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安海商会在高祠成立慈善机构,救济贫困;抗战胜利后,中国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访问安海时,曾在高氏宗祠举办过漫画展览和学术讲座。加上高氏宗祠地处安海最繁华的中心,祠堂埕围内长期设有“讲古摊”、读报处,大大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记者在安平高氏宗祠内,还意外发现了不少台湾各界要人的题词,这些人包括有马英九、连战、宋楚瑜、高玉树等。高玉树的题词为“祖德永昭”;连战则题“贞固宗谊,绍德扬芬”;宋楚瑜书有“系出高第,祖德流芳,薪火相传,宗裔之光”;马英九则写下“祖德惟馨”四字。不难看出,这些台湾名流都不敢忘却宗裔之本,都在鼓励铭记祖德宗渊。

据介绍,现台北高氏宗亲计有15万人之多,他们多系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由安溪大坪迁出的高氏繁衍而来,大坪高氏又源自安平高氏。台北高氏的先祖抵台后,由淡水登岸,沿台北周围的北投、景美、木栅、新店、深坑、坪林等地定居开发。经历多年刻苦经营,生活得以安定,各房派购置田地兴建祠堂,崇祀自人闽一世祖高钢至八世祖高惠连,及肇基安海和开台各房派祖先。近年,台北高氏还编修了当地的《安平高氏族谱》。

抱着慎终追远的目的,台湾高氏频频返乡,认祖归宗。1992年,台北高氏族人在返乡谒祖的过程中,还同泉州高氏宗亲商议重修安平高氏宗祠事宜,并且慷慨解囊,出钱尽力。高金钹先生等泉州人也为了重修事宜,在泉台两头来回奔波。正是在两岸高氏携手合力的背景下,安平高氏宗祠得以重兴,成为两岸高氏寻根问祖的精神殿堂,也成了联系泉台高氏宗亲的坚固纽带。如今,安平高氏宗祠管委会的主任是高锦煌先生,他同时还是台北高氏宗亲会的会长。“忠仁孝悌,不敢违背,家国情怀,永当铭记。”高锦煌在世界高姓宗亲联谊大会上曾这样表示,身在台北的他,心系故土,几乎每年都要抽空回泉州拜祭先祖,庄重壮观的高氏宗祠,正是众多像他这样怀有抱本溯源观念的台湾高氏子孙魂牵梦萦的精神“祖居地”。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