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旧如旧 还原生态美 国家级项目来了,配套资金也有了,怎么做,才能把钱花在刀刃上? 2012年,在南埔镇党委以“班子强”促“生态美”思路指导下,惠屿村通过换届选举加强了领导班子。2013年4月,惠屿海岛整治修复及保护项目正式动工。 “自然生态环境是惠屿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要做的就是‘修旧如旧’,还惠屿岛本来面目。”村支书肖美贵说,新一届班子任期目标以此为要义,带领村民从垃圾整治与清理、水资源综合利用、海水养殖整治、植被生态修复与绿化、基础配套设施改造等五大工程入手,由表及里推动海岛生态修复和保护。 惠屿岛周边的海漂垃圾,大多是渔排网箱上的塑料泡沫损坏后,产生大量碎屑脱落形成的。在专家推介下,村里引导养殖户为渔排浮力球套上防腐防风浪的网套,既防止塑料泡沫损坏和碎屑脱落,又使浮力球寿命由一年延长至三年。 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一方面结合基础配套设施改造,整修村道,沿路砌起护坡和护栏,设立岛上垃圾处理站。“以前,岛上没有像样的村道,出行不便,垃圾也就被随意丢弃到房前屋后杂草丛中。”村老年协会副会长肖玉生为此让出了自家猪舍,还动员村民一起参与村道建设。 聘请9名保洁员,6名负责岛上卫生清理和垃圾收集,3名负责海漂垃圾打捞清理。所有垃圾集中压缩后运送到陆地上的垃圾处理厂。建设公厕,污水统一用管道接到污水处理站进行无害化处理。 要找回惠屿岛的生态原色调,仅仅靠“梳洗”干净还不够,还要避免透支生态资源。 过去在环岛周边海域,渔排以及牡蛎、海带等海上养殖密度过大,很容易因超过海域承载能力导致污染,又影响进出岛航道安全。项目启动后,镇、村干部引导村民减小养殖密度和规模。 “投入那么多时间、精力和资金,怎能说不干就不干呢?”村民肖美财最初难以接受,海水养殖整治工程要拆除他种养的十多亩牡蛎,一年损失5万多元。不过,在党员养殖户的带领示范下,他和不少养殖户的想法都“转过了弯”,有的异地租海域养殖,有的转型网箱养殖鲍鱼。 区里还在惠屿岛海滩置放人工渔礁、景观山石,让鱼类贝类栖息,同时完成航道清淤除礁等,修复海域生态。 海岛美了 带旺旅游业 行走在蜿蜒起伏的村道上,记者看到,300多户人家沿海岛地势错落而居,道路两侧整齐堆放着渔具、晾挂着渔网,洋溢着浓浓的渔村气息,不时可见三三两两游的客拿起手机拍照。 在惠屿岛游客服务中心,刚送完一批游客的村民肖小平正忙着打扫卫生。 据了解,去年10月这个游客服务中心才开始营业,除去国庆节高峰期的旺收,头两个月营业收入平均3万元左右。而国庆假期上岛休闲度假的游客超过5000人次,明显多于往年,“有一户村民卖海蛎饼一天就赚了上千元”。 肖清林表示,发展观光休闲海上养殖业、打造生态旅游岛,是惠屿岛未来转型发展方向。“生态环境好,才能吸引游客。”海岛生态修复给村民带来甜头,如今大家更注意环境保护,并自觉加入到海岛美化的行动中。 惠屿岛北部是岛上民居最为集中的区域。近年来,村民们见缝插针、因地制宜地种上凤凰木、三角梅、刺桐花等,还纷纷清除了自家的旱厕、鸡鸭舍等,在房前屋后植树种草。 肖清林说,村里正着手对惠屿岛旅游业做一个全面的统筹开发规划。惠屿岛南部是沙滩、海礁群与南尾山,是岛上旅游观光的黄金地带。如今,海滩旁建起护堤,沿堤修了观光道,并安上太阳能路灯。观光道向海连着沙滩、向山连着南尾山登山道路,直通山顶的休闲公园,湄洲湾南北岸的美景一览无余。 “村史馆刚刚建好,之后我们还要鼓励群众对新建房进行裸房装修、对古厝古民居进行修缮保护,借海岛生态环境修复的东风,珍爱家园、留住乡愁。”肖清林说。 |
- 2014-09-23泉港惠屿岛25名孩子上岸求学 村民票选陪读妈妈
- 2014-09-19泉港首座村史博物馆 国庆惠屿岛上正式免费开放
- 2014-04-27海岛整治修复及保护项目 惠屿岛在全省率先完成
- 2013-09-25泉港惠屿岛民:信用“贷”来小康 向休闲渔业转型
- 2013-07-26惠屿岛拟规划建设环岛路 用于步行和电瓶车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