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南侧,一名工人正在清理桥下的垃圾
相关新闻:桥树之争! 红树林逼近洛阳桥该不该砍伐清理?
来自泉州本地乃至国内多领域的专家,昨日现场考察洛阳桥及周边红树林,共商献计“桥树之争”解决之策;相关职能部门达成初步共识。
一方是闻名海内外的洛阳桥,一方是守护泉州海岸线的红树林,它们都是泉州人珍爱的宝贝。近日,洛阳桥与红树林的保护之争问题,经早报连续报道后,引发泉州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昨日,来自泉州本地乃至国内的文保、红树林、海洋、桥梁、水文等各领域专家,实地走访洛阳古桥及周边红树林,并开展了以“红树林与洛阳桥共存之道”为题的专家咨询研讨会。桥树之争,涉及文物与林业两大职能部门,已经基本达成初步共识。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人为因素的影响远远大于红树林的影响,洛阳江河道的清淤工作亟待开展。
【现场考察】
红树林过于密集 桥下滩涂淤积严重
昨日上午10时,由泉州湿地学会组织的各领域专家,齐聚这座千年洛阳古桥上。
“这么大一片红树林,现在长得确实很好,保护起来很重要。”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范航清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他说,为了“对抗”大米草肆意疯长,2000年左右,全国引种红树林。经过10多年的种植,很多地方的红树林种不活,在泉州能形成7000多亩,简直是个奇迹,“在全国林业领域,立下大功”。
不过,范航清也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桥下的滩涂淤积严重,还有这一片红树林已经有了过于密集的迹象。“你看,表面的那一层黑泥,是潮水带来的,但并不厚,主要还是一些工程遗留和建筑垃圾。”范航清分析,红树林要生长在淡水和海水交汇的地方,如果过于密集,不仅会加剧滩涂淤积,而且会开始死亡,鱼虾也都游不进去,“要有合理的潮汐,让红树林能够呼吸”。
同行的还有泉州本地的几位专家,他们对洛阳桥和红树林的关系更为熟悉,但是对周边环境破坏更忧心忡忡。“你们注意到没有,那些周边的工程土方,都到哪儿去了?”华侨大学建筑设计院苏世灼教授发现,河口周边有一些围堰,原来是在河道上施工的,但是工程结束后,没有清理干净,遗留下来慢慢让潮水消化。
洛阳桥现状堪忧 希望划定种树禁区
包括文管所副主任孙亚宏、文保研究员陈鹏、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等文保专家,依然强调洛阳桥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他们认为,“跨海”这两个字,承载着洛阳桥的独特意义,也是其最重要的价值体现,目前洛阳江淤积的趋势,这座跨海大桥辉煌的历史已在逐渐消亡,一旦洛阳桥成为“陆上桥”,将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带来非常大的伤害。在洛阳桥的保护范围内,种植红树林是不妥当的,因为很明显,红树林成片的生长会加快泥沙的淤积,希望能够对影响古桥风貌的红树林进行清理。长远来看,希望能在洛阳桥周边,划定“禁止种树”的范围,今后不再种植红树林。
遗产保护要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红树没了,还可以再补植;洛阳桥没了,无法再造出一座!”对于桥树之争问题,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副主任孙亚宏认为,在古桥保护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个人)作出影响文物的行为,这是最基本的底线问题,“这当然也包括人工种植红树林的行为”。
他举了一例子,就像在有人开元寺门口想翻建自家的老房子,也得经过层层审批,“虽然房子不会直接威胁到寺庙安全,但会给文物景观带来破坏”。同样道理,一旦红树林太逼近洛阳桥身,就会破坏当年造桥的水环境,进而给古桥的历史风貌带来瑕疵,“在保树与护桥两者之间,护桥还是应该摆在第一位”。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就说明不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建设,都不能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陈建中认为,桥与树,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如果任由红树林生长,这座跨海桥变成陆地桥的结局就不远了。
专家观点
实地走访完洛阳桥、洛阳水闸等地之后,昨日下午,在泉州湿地学会会长李裕红的组织下,专家组成员在泉州师范学院行政楼开展了研讨会,共话洛阳桥与红树林共存之道。参与会议的,还有泉州市文广新局、泉州市文管所、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泉州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等单位。
“1万亩的红树林, 也换不来一座洛阳桥”
对于文保部门提出的问题,范航清等专家就“桥树之争”解决之道,初步与文保部门达成共识。
“洛阳桥的保护是要摆在第一位的。”范航清肯定了洛阳桥的价值,他说,哪怕是拿1万亩的红树林,也换不来一座洛阳桥,但洛阳桥遭到淤泥的威胁,红树林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是最主要的。
专家们认为,泥沙淤积,首先与上游来水量减少有关,而这又与上游水利工程洛阳桥闸、水土流失、用水量增大等有密切关系;其次,人为导致的建筑垃圾等也造成了严重破坏,在现场考察时就发现,桥边的土堆大部分是建筑垃圾,淤泥只是上面薄薄的一层;再其次才是红树林促淤、降低流速产生的负面作用。
根据华侨大学土木工程系费仁霖教授在1988年关于洛阳江淤积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成果,洛阳水闸自1972年前后兴建后,就发生了严重淤积。据测算,从1979年到1987年间,河道淤积平均每年淤厚达0.44米,而那时候,还没有红树林。
红树生长不宜过密
河道清淤尽快启动
厦门大学生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黄凌风教授也指出,潮水已经开始涨了,但水动力不强,这与洛阳桥闸有关,海蛎需要急流冲刷才会生长得更好;红树林生长过密,如果靠桥体太近,虽然不会把洛阳桥种塌了,但是淤积会更严重,进一步降低水流的冲刷力,“养蛎固基”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我们假设把红树林都迁了,也没有办法恢复洛阳桥的风貌。”范航清分析,洛阳桥所处的港湾现状,正处于逐步消逝的危险阶段,如不及时干预,演变为“陆上桥”只是时间问题,而人工的干预方式,首先要在进一步科研论证的前提下,尽快开展河道的清淤工作;其次,红树林的生长,不宜过密。
□早报记者 赵鹏云 林福龙 王柏峰 通讯员 黄磊 文\图
相关报道>>>
□“洛阳桥边 30多株红树遭砍”追踪
各路专家实地走访洛阳桥,与文保部门探讨解决方案并初步达成共识
桥树可共存 河道亟待清淤
专家现场走访指出,洛阳桥下淤泥堆积严重
东南网2月5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邵珣 徐锡思 吕波 实习生 曾龙凤 文/图)昨日上午,泉州市湿地学会受托,邀请文保、红树林、海洋、桥梁、水文等各路专家,实地走访洛阳古桥,之后开展了以“红树林与洛阳桥共存之道”为题的专家咨询研讨会。会上,专家组达成初步意见:人为因素的影响,远远大于红树林的影响,桥树可共存,洛阳江河道亟待开展清淤工作。
一边是重点文物,一边是红树林生态系统,孰轻孰重?今年1月初,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为保护洛阳古桥,清理桥边的杂草,砍伐了部分红树林,此事背后的文物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引起热议(详见本报1月6日A24版、1月8日A25版报道)。
现场走访:
滩涂淤积严重 对树和桥都不利
昨日上午10点,洛阳桥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一到就开始评头论足。
国内红树林研究权威专家范航清发现,整个滩涂淤积严重,还有这一片红树林已经有了过于密集的迹象。“你看,表面的那一层黑泥,是潮水带来的,但并不厚,主要还是一些工程遗留和建筑垃圾。”范航清分析,红树林要生长在淡水和海水交汇的地方,如果过于密集,不仅会加剧滩涂淤积,而且会开始死亡,鱼虾也都游不进去,“要有合理的潮沟,让红树林能够呼吸。”
“你看,这些海蛎长得不好,因为环境被破坏了。”厦门大学生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黄凌风教授也指出,潮水已经开始涨了,但水动力不强,海蛎需要急流冲刷才会生长得更好,红树林生长过密,如果靠桥体太近,淤积会更严重,进一步降低水流的冲刷力,“养蛎固基”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华侨大学建筑设计院苏世灼教授发现,河口周边有一些围堰,原来是在河道上施工的,但是工程结束后,却没有清理干净。
专家组建议:
开展清淤工作 红树林不宜过密
实地走访完洛阳桥、洛阳水闸等地,昨日下午,在泉州市湿地学会会长李裕红的组织下,专家组成员在泉州师范学院行政楼开展了研讨会,共话洛阳桥与红树林共存之道,参加会议的,还有泉州市文广新局、泉州市文保所、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管理处、泉州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等单位。
对于文保部门方面提出“去红树林保护洛阳桥”的问题,以范航清为组长的专家组相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初步与文保部门达成共识。
“洛阳桥的保护是要摆在第一位的。”范航清说,可红树林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洛阳桥并不是最主要的。
专家们认为,洛阳桥面临的泥沙淤积,首先与上游来水量减少有关,而这又与上游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用水量增大等有密切关系。根据华侨大学土木工程系费仁霖教授在1988年关于洛阳江淤积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成果,洛阳水闸自1972年前后兴建后,就发生了严重淤积,据测算,从1979年到1987年间,河道淤积平均每年淤厚达0.44米,而那时候,还没有红树林。
“我们假设把红树林都迁了,也没有办法恢复洛阳桥的风貌。”范航清分析说,洛阳桥所处的港湾现状,正处于逐步消逝的危险阶段,如不及时干预,演变为“陆上桥”只是时间问题,而人工的干预方式,首先要在进一步科研论证的前提下,尽快开展河道的清淤工作,其次,对于红树林的生长,不宜过密,因为除了会加剧淤积外,对红树林本身,也是致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