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萍就本社东南早报关于洛阳桥保护与湿地生态建设的报道作出批示—— 立足长远 妥善解决“桥树之争” 一个是屹立在泉州洛阳江入海口千年而不倒、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的洛阳桥,一个是守卫泉州海岸线、有“地球之肾”美誉的红树林,它们都是泉州人珍爱的宝贝。但随着近年来红树林的大面积种植,桥下淤泥越积越厚,红树林贴着桥体生长,已出现“红树围桥”的景象。泉州文史界普遍认为,任由红树林肆意疯长,将危及国宝文物洛阳桥。泉州晚报社东南早报近日对该问题进行连续报道。 泉州网-泉州晚报讯 近日,“桥树之争”问题经泉州晚报社东南早报连续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和泉州市委、泉州市政府的关注重视。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作出批示,要求立足长远,妥善解决“桥树之争”。 黄少萍指出:“洛阳古桥和洛阳江红树林的保护,一个关系到千年古桥的风貌延续和海丝考察点的完整保护,一个关系到泉州湾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景观提升,能否处理好二者关系,直接影响到历史名城的文脉传承和生态环境建设”。黄少萍要求有关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科学论证,妥善解决桥树之争,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红树林种植,保持历史名桥风姿,努力使二者交相辉映。” 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考察泉州“海上丝路”世遗申报点时,就已形成专题调查报告,指出“在洛阳桥文物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内大量人工种植红树林,加剧了泥沙流积。假以时日,生态环境或将不复存在,势将危及洛阳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的历史地位。”专报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少萍作出批示:“建议很好!要加大保护和申报力度”。 目前,作为洛阳桥和红树林主管部门的市文广新局与市林业局,已分别对此事作出积极回应。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说,洛阳桥的保护与红树林的种植,两者矛盾存在已久,确实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更重要的是形成部门之间的共识,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人文传承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他表示,文物部门已考虑对洛阳桥保护区范围内的红树进行分期分批移植;接下来,还将对桥底的淤泥进行清理,给这座历史名桥留下充足的景观水面。市林业局副局长李丽玲说,洛阳桥和红树林并不是“你存我亡”的关系。如今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红树林离桥体是否过近,相距多远才算“安全距离”。从目前来看,一些红树林贴着部分桥体生长,这样的情况的确应该商讨是否合理。因此,市林业部门将考虑邀请国内外红树林领域的专家,进行科学论证。 未来,在人文传承与生态建设,如何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既是泉州人的期待,更是这座千年古桥的期盼。东南早报将就此事持续关注,并期待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尽快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之道。(赵鹏云 林福龙 林绿波) |
- 2015-02-05洛阳古桥周边红树林不宜过密 河道清淤亟待开展
- 2015-01-18洛阳桥环境整治基本完成 停车场建成可容纳20辆车
- 2015-01-14洛阳桥头现百米“垃圾带” 环卫站着手清理
- 2015-01-14“桥树之争”引关注 洛阳桥与红树林距离多远更合适
- 2015-01-13“桥树之争”引发热议 泉州各方寻求良方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