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考古“寒士”刘志成中风偏瘫 寻人帮忙记录考古心得

2015-03-25 08:01:49 郭冰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泉州考古“寒士”刘志成中风偏瘫

寻人帮忙记录考古心得

很经常,刘志成只能凉饭就凉菜了事

东南网3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郭冰德 文/图)“老专家家徒四壁,积蓄就剩上万本书籍,望转发爱心人士鼎力支持,不要让对泉州有贡献的人晚年心酸。”昨日上午,网友“平兄旺旺”的一条求助微博在泉州引起了媒体和爱心人士对刘志成的关注和关心。

人称“泉州考古痴”、“考古寒士”的刘志成,去年中秋节中风导致右手和右腿瘫痪,没人照顾。破落的古厝里,散乱了6万多册书籍和杂志。近年来关于泉州的一些考古心得,也无法记录成文。

“这些书有五六万本,他们都是我的宝贝。”刘志成说,他的文博、研究知识全部来自于这些书籍。朋友曾帮他收拾过几次。但是数量极为庞大,没有分门别类,更多的连书架都没有,直接堆放在地板上。不少书籍已经泛黄、发霉。

住院期间,曾有人出价欲收购这批书籍,但是刘志成不答应。刘志成出院后,发现一部分杂志和报纸被家人当成废品清理卖掉后,颇为生气。

刘志成说,近年来他一直有想把自己的考古发现、心得收录成文的打算,但是一直没有时间进行。这次生病后,他的身体右侧偏瘫,写字的右手也动不了,因此,他希望有义工或者志愿者为他录入电脑,同时帮其梳理这几万本书籍。“最好是退休的老教师,或者是读历史、对考古有兴趣的大学生。”刘志成说。

其人其事

中风偏瘫半年多 生活起居难

昨日下午2点多开始,陆续有10多名志愿者、社会人士前来看望刘志成。下午5点多,破旧的大厝喧闹过后,重归平静。而放置了一个多小时的保温盒里的饭菜已经凉了。刘志成用并不熟练的左手,单手拧开盒盖,用汤勺一口一口地往嘴里送饭。邻居小女孩柳佳慧不解地问:“刘爷爷,你怎么吃冷饭菜呀?”

没办法,刘志成独居马坂巷20号祖厝,中风导致身体右侧偏瘫,行动不便。每天上班前,刘志成的儿媳会送来早餐、午餐,到了下午四五点,其前妻送来晚饭。等到吃饭时,无法撑起器皿去温热,刘志成只能凉饭就凉菜。

还记得,去年8月,因为几条考古线索,刘志成和导报记者跑了泉州好几个地方,都不觉得累。

可中秋节过后次日,朋友来电说:“刘志成住院了。”原来,中秋节当天,独居的刘志成吃了几个月饼,过后身体不适,突然中风昏倒在地。清醒过后,刘志成勉强用左手拨通朋友的电话求助,后被送医救治。这一次中风病倒,除了医保报销外,花了刘志成六七万元,即其所有积蓄。

考古临时工 屡有重大考古发现

刘志成原是泉州市海交馆考古工作人员,说得好听点是考古专家、考古学者,但刘志成更愿意让媒体称其“考古工作者”。这个沉迷于泉州考古30多年的老人,走上考古之路,有偶然也有必然。

刘志成17岁初中毕业后,因为遇上“文革”无书可读,进入一家皮革厂当学徒。平时他爱好历史文化研究和文物考古,更喜欢田野调查,闽南许多街巷、山川都留下他的足迹。

1976年,刘志成借调到原晋江地区文管会协助文物普查。2年后,又借调到泉州市海交馆考古。一直到1999年,50岁的刘志成才转正,此时距离他退休仅10年。

虽然长期处于“临时工”境地,但多年痴心考古,刘志成取得令人刮目的成绩:1976年11月,刘志成考古处女作《从屈斗宫瓷铭看劳动人民创造文字》在《光明日报》发表;上世纪70年代,刘志成第一个研究发现记载厦门开发史的许氏陈夫人墓志铭;1996年12月6日,在东岳山世家坑,刘志成发现锡兰王子在泉州的墓碑史迹,引起海内外关注与兴趣;1998年1月,刘志成在石狮发现“海峡人”头骨化石,为证明台湾海峡远古时期连成一体提供了实物佐证,被称为当年最重要的考古事件之一。

生活可以将就 考古仍旧执著

中山路马坂巷20号,对于爱好考古的人和泉州媒体人来说,熟门熟路。

这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刘氏古厝,也几乎成了刘志成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屋后门后、角落里堆放着大量化石、不知名的骨头、砖石、器皿;庭院前的羊毛毡搭盖下,堆放着成千上万册的书籍和杂志;刘志成原本的卧室书本堆得有一两人高;祖厝客厅两侧,书本杂志挤得满满当当。

导报记者与刘志成认识10余年,到他家里采访、聊天,很多时候没有椅子坐。因为,椅子都被他用来堆放书籍了。

相关报道>>>

泉州67岁考古专家半身瘫痪 盼有人帮清理6万册考古书

昨日已有志愿者前往看望刘志成,并答应帮他清理堆积的6万多册考古书籍   

东南网3月25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花蕾 田米 文/图)去年中秋节一场疾病,鲤城区马坂巷20号一座残破的古厝里,67岁刘志成的人生被分成两半。

前一半是清晰的。他每天买书、看书、读报、翻山越岭跟随媒体参观古迹发掘现场。后一半则充满不确定。脑血栓阻塞让他右半边身体无法动弹,短短1米距离,他靠着拐杖要挪10来分钟。

眼看着家中6万册和考古有关的图书正慢慢被白蚁蛀蚀,他不能让这些书籍和自己的未来一样未卜。他希望找到志愿者,帮他清理并管理书籍;右手已无法执笔的他,还想写几篇关于考古的论文,由他口述,志愿者当记录员。

怀念到处寻古的日子

刘志成住的这座古厝,几乎是荒掉的。墙壁上长满荒草,整个屋顶也被高矮的杂草覆满,斑驳的木门被封死。记者轻叩门扉,“走侧门,这边!”一声吆喝从侧门传出。

看着来人,刘志成脸上露出笑容。他坐的地方正对着卧室,阳光在这座古厝是很稀罕的。每天只有在中午短短一段,阳光才能透过木窗,照亮这个只有7平方米的房间。一张古眠床上,铺着褪色的被单,30多本最近两周的新杂志在床尾高高堆起。

他指着桌上放的一张最新剪报说:“多想走进现场,看看实物呀。”那是海都报3月22日《晋江紫帽挖出唐代“土豪”墓》的报道。以前,他每天从这里走出去,哪里有好书,哪里有古迹,他就奔向哪里。而今,他每天只能守在这方寸之地,等待当天报纸和杂志。

记得有次,听说晋江挖出一座古墓,天下大雨,路面泥水没过脚踝。出门时穿了双布鞋,60岁的他跟着几个20多岁的小伙子趟了过去。晚上回家,一脱袜子,10个脚趾被泡肿了。

两年前,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南安丰州出土一块古墓碑。他发现新闻图片上有个古琴。凭着几十年考古的敏感,他马上去查看古代福建史书,顺着这条线索,整理出一套关于福建音乐史的资料。“国内在这方面的专著研究不多,所以我搜集的资料也不全,多希望能继续研究。”

可是现在,他连自己的生活都应付不来。

上周日,海都报报道晋江出土唐朝土豪墓,刘志成剪下来保存,恨不得自己也去挖掘现场

离婚30多年的妻子回来照顾他

“好好养病,看什么书呀。”昨天下午,一位穿紫色大衣的阿姨提着保温饭盒出现门外。

她是刘志成的前妻,两人已经离婚30多年。但自刘志成生病后,她每天都来照顾,按时送饭。提起爱书成痴的刘志成,前妻既心疼又生气,“医生都说了不让他劳累,他还要看书、看书,伤脑啊。”

去年中秋节前几天,刘志成晨起发现自己口齿不清,嘴角有些斜。但想着看病要花钱,他没有马上看医生。“我的钱买书还不够呢,怎么能花钱看病呢?”结果,拖到中秋节起床后,来接他去家里吃饭的儿子发现他身体不对劲。

送到医院,刘志成右半边身子已无法动弹。住院两月花去儿子5万元,如今每月还要1000元的医药费,刘志成还是不舍得从3000多元退休金里拿出,因为那些钱,都是留给下一期的书报的。前妻心疼儿子本已过得捉襟见肘的家境,忍不住唠叨起来:“我没有工资,儿子媳妇工资也不高,请个保姆一天要220元。他不能再病倒了。”

古厝里,大概藏有6万多册书籍,都堆在唯一两间不漏雨的房里。没有足够书架,只能放地上。潮湿的地面,让不少书籍开始发黄,被白蚁蛀蚀。以前,每每有客到访,刘志成总喜欢拉着他们到他的私人图书馆,单单剪报,就有6箱。这些新闻中,他要么是报料人,要么是讲解文物知识的“民间考古学者”。

家中6万多册书籍,大多都是专业考古的书

昨晚捐款已达一万多

刘志成的心愿单,最早来自新浪微博。前天,网友@平兄旺旺发布一条微博,短时间内被多人转发,引起同城各大媒体关注:“泉州考古专家刘志成今年67,中风已大半年,独居,右手和右腿瘫痪,急需义工帮忙记录考古心得。老专家家徒四壁,积蓄万本书籍,望有人来帮忙整理”。

消息一出,前来看望刘志成的人陆陆续续。昨天下午,泉州自行车运动协会林会长带领团队来看望老人并承诺为书籍量身定做书架,泉州市区地方志学会秘书长陈乐怀也赶来慰问老人并给予慰问金。

昨晚10时,泉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林世哲会长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海都记者,他们已经为刘志成筹集到1万多元的捐款,今天将把这些捐款送到刘志成手里。

有人捐钱,有人出力。今天早上9点,“刺桐会”的5名志愿者将前往刘志成家,帮助清理书籍。因为考虑到春季多雨且潮湿,他们决定先把地上的书籍清理干净。因书籍多涉及海交历史知识,他们还特别招募一名对海交知识有研究的志愿者来负责。届时,这些书籍将被分门别类放置。据了解,刺桐会将组织数名志愿者轮流为刘志成当记录员。

相关报道>>>

“考古痴”偏瘫陷困境 藏书和考古心得盼有人帮梳理

多年考古心得待整理 刘志成中风后,生活起居感到困难。

核心提示

被称为泉州“考古痴”的刘志成,去年中秋节中风导致身体右侧偏瘫,行动不便。在中心市区中山路马坂巷20号一座破落的古大厝里,散乱地堆放着他30多年来收藏的3万多册书籍和杂志,他表示无力收拾,也无处安放;近年来关于泉州的一些考古心得,他盼望能够整理成文。

昨日,刘志成的遭遇一经网络传开,便引起不少社会人士关注。一些协会和义工纷纷前往看望他。

□本报记者 廖培煌 实习生 彭坚林 文/图

中风偏瘫半年多 起居生活成难题

去年中秋节次日,刘志成的亲家、泉州民间画师张和平老师给记者打来电话称“刘志成住院了”。

原来,中秋节当天,独居的刘志成吃了几个月饼,过后身体不适,突然中风昏倒在地,清醒过后,他勉强用左手拨通张和平的电话。

刘志成很快被送到福医大附属二院做手术,随后又转到泉州市中医院做康复等治疗。这一次中风病倒,花光了他几乎所有的积蓄,扣去医报可报销部分,还得花六七万元。

刘志成早年离异,2009年退休后,依靠每月2000多元、目前提至每月3300元的退休金过日子。其儿子在一家工厂当普通工人,儿媳是民办幼儿园的老师,两人薪水微薄。出院后,为了节省一次300多元的费用,刘志成在做了一两个月的康复性治疗后,便不愿意去医院。

每天上班前,刘志成的儿媳会送来早餐、午餐,到了下午四五点,其前妻送来晚饭。三餐都是稀饭,即便是保温盒,也不能持续保温多个小时,到了中午,饭菜常常都已经凉了,但是刘志成手脚不便,单手往往无法撑起器皿,也就不再热菜,将就着吃了。

中风偏瘫半年多来,和刘志成熟识的媒体人士和不少泉州文化界人士,不时看望他,大家对他的境遇不胜唏嘘。

刘志成独居的古大厝里堆满书籍

考古“临时工” 屡有重大发现

刘志成是原泉州市海交馆考古工作人员,不少人称他为“考古专家”或“考古学者”,但他更愿意让媒体称其为“考古工作者”。这个浸淫泉州考古界30多年的老人,走上考古之路,有偶然也有必然。

1949年,刘志成出生于泉州市区一个贫侨家庭。17岁初中毕业后,因遇上“文革”无书可读,他进入一家皮革厂当学徒,平时他勤于学习,爱好历史文化研究和文物考古。除阅读专业书籍、搜集资料外,他特别重视田野调查,闽南许多街巷、山川,都留下他的足迹。1976年,他被借调到原晋江地区文管会协助文物普查。两年后,又被借调到泉州市海交馆考古。

一直到了1999年,50岁的刘志成才转正,此时距离他退休仅10年。虽然长期处于“临时工”境地,但多年痴心考古,他取得令人刮目的成绩。

1976年11月,刘志成考古处女作《从屈斗宫瓷铭看劳动人民创造文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1978年,他的作品《番客墓及其有关问题》刊登在《海交史研究》创刊号上;上世纪70年代,他第一个研究发现开发厦门历史的许氏陈夫人墓志铭;1982年,他在百崎调查海交史迹时,在当地音楼山下发现新石器。

轰动的考古事件也层出不穷:1996年12月6日,在东岳山世家坑,他发现锡兰王子在泉州的墓碑史迹,引起海内外关注与兴趣。1998年1月,他在泉州东海石壁村山坡上,发现泉州第一件旧石器。同年,他又在石狮发现“海峡人”头骨化石,为证明台湾海峡远古时期连成一体提供了实物佐证,被称为当年最重要的考古事件之一。

执著考古 与书为伴

熟识刘志成的人们都知道,痴迷考古的他,一生与书籍为伴。

中山路马坂巷20号,对于泉州爱好考古的人和部分泉州媒体人,可以说很熟悉了。这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刘氏古厝,分属几房,宗亲们早已搬离,仅有刘志成居住其间。这座古厝,也几乎成了刘志成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屋前门后、角落里堆放着大量化石、不知名的骨头、砖石、器皿;在庭院前的羊毛毡搭盖下,堆放着成千上万的书籍和杂志;刘志成原本的卧室,书本堆得有一两人高;客厅两侧,书本杂志挤得满满当当。

记者与刘志成认识10余年,到他家里采访、聊天,很多时候没有椅子坐,原来,这些椅子都被他用来堆放书籍。直至退休后,刘志成还订阅了二三十种杂志报纸。刘志成独居的古大厝里,没有煮饭的地方,已经倒塌大半的一间放置一个电磁炉的旧房间,就是“厨房”了。

2013年9月,一天大清早,刘志成给记者打来电话焦急地说:“我的舟被砸了!”原来,在旧西厢房里,他放着一条长3米多的独木舟,根据他的考证,这艘独木舟来自台湾海峡,虽然船底有个碗口大的破洞,但是品相尚完好。那段时间,连续下雨刮风,此前旧厝的瓦片缝隙里长了一棵小树,小树在风雨作用下,根部拱破屋顶,导致屋顶掉下来砸到独木舟,好在独木舟没有受损。刘志成找来床上唯一的一床大棉被,将其盖在独木舟上,等到天放晴后,再移到原本用作“厨房”的房间。而被台风刮坏的房间,至今没有修理。刘志成对文物的执著,由此可见一斑。

而更多的人知道,一旦接到发现考古线索和资料,不管在忙什么,刘志成都会放下事情,立即奔到现场。

藏书和考古心得 盼有人帮忙梳理

刘志成告诉记者,240多平方米的古大厝里,堆满书籍和杂志,“我天天看书看报,精神都寄托在书刊上,几十年来都养成习惯了。”

“这些书有两三万本,他们都是我的‘宝贝’。”刘志成说,他的文博、研究知识全部来自这些书籍。中风初期无法动弹,后来左半身能慢慢活动了,他又开始重拾习惯。

对于这些书籍,张和平曾帮他收拾过几次。但是数量极为庞大,没有分门别类,连书架都没有,就直接堆放在地板。不少书籍已经泛黄、发霉。

住院期间,曾有人出价欲收购这批书籍,但是刘志成不答应。出院后,他发现一部分杂志和报纸被家人当成废品卖掉后,颇为生气。

刘志成说,近年来他一直有把自己的考古发现、心得收录成文的打算,但是没有时间成行。这次生病后,他的身体右侧偏瘫,写字的右手也动不了,因此,他盼望对文史、考古熟识的义工、志愿者为他录入,同时,帮其梳理这几万本书籍。

“考古痴”境遇受关注 社会人士伸援手

昨日上午,本地媒体人“平兄旺旺”在新浪微博上发出呼吁后,短短几个小时,上百名网友转发评论。中午,本报记者采访刘志成;下午2点多,陆续有10多名志愿者、社会人士前来看望刘志成。

集泉州文史爱好者及关心泉州文化的“刺桐会”,有3名工作人员前来慰问刘志成。他们表示将尽快介入,为刘志成整理书籍。泉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林世哲和同仁们为刘志成送上慰问金和生活品,林会长表示,将在附近寻找焊书架的店铺,送给刘志成放书籍。泉州少林寺的武僧理刚师傅等人也受寺里之托,专程看望刘志成。

还有一些热心于泉州文化的人士得悉刘志成的境遇后互相打听联络,他们表示,将向刘志成伸出援手。

考古界“独木舟”

古大厝里的独木舟,仿佛刘志成。

刘志成作为一个考古人,取得不少成绩,被人们唤作“考古刘”“考古痴”。然而,在人情世故面前,刘志成并非“洞练”,以至于包括记者在内的许多媒体人士经常听到考古、文史界如此评论刘志成:“他就是敢说,随口和媒体‘胡说’一通。”言语中,多少有不屑的成分。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泉州不少考古重大事件中,都有刘志成的身影:他发现了“世家坑”,由此找到了锡兰王子后裔;他发现了“海峡人”化石,证明了大陆与台湾原本相连相通……

不为“权威”学界所认可的刘志成,更像一个孤独的斗士。一人守着一座古大厝,守着他的书和热爱的考古事业,没有一丁点儿后悔;一有考古发现,他穿着拖鞋大短裤就赶来了;即便是中风至今,他仍旧频频给媒体人和相熟的考古人士打电话说有何种发现。

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