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傅的制秤工艺是祖传的,他的店里还有上百年的老杆秤。
“不识秤花,难以当家。”
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算起,木杆秤一直是古代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如今,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杆秤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百工之首”的制秤手艺,或许将成绝唱。
在南安市洪濑镇六甲里,有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一张坑坑洼洼的桌子在发黄台灯的照射下,显得更加沧桑,一堆制秤的小配件和制秤工具散落在桌子旁,左右两边墙上挂着大小不一的木杆秤,秤盘随风摇晃,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
鬓角发白的店主人杨安福今年53岁。说起跟杆秤的渊源,杨师傅笑着说:“我们的制秤工艺是祖传的。我穿开裆裤时就在把玩杆秤,从小就帮父亲做,店里还存有上百年的老杆秤。” 杨师傅的父亲是有名的杆秤匠,人称“秤子庆”。上个世纪50年代,杨师傅到洪濑驻店制秤,铺子一直沿用着祖上传下来的字号“公益”。当时的“公益号”杆秤一直供不应求。
制秤是一件高精准的细致活,要求“斤斤计较”、毫厘必究。一杆看似构造简单的钉秤需要上百道工序,每一道都需要细致入微,并且是集木匠活、铁匠活和糊皮活于一身。
可以制成大小不一的秤
从木杆的选料开始,杨安福便对其有着严格的要求。“木料要选择上好的楠木或者进口的橡木,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一两年,待水分完全蒸发后再进行刨木。木质坚硬的制作出来的杆秤不易变形,精确度也高。”杨师傅说,接下来经过制胚、打磨、包铜皮、定叨口,装上叨子或秤钩等工序,一杆杆秤便初现雏形。
而最考验技术的工序,非“钉星子”莫属了。“钉星子最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前面差一线,到后面称下来就可能差几斤。星眼没打好,整根杆秤就会报废。”杨师傅说,大秤小秤上都要钻上几百个星眼,整齐的星孔打好后再将直径半毫米都不到的铝丝插入秤孔,并迅速用刀子割断铝丝,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以往钉星眼用的都是水银,水银有毒性,揉的过程中手会烧伤起泡,这正是每个杆秤匠都会有的职业病。”说着杨师傅把自己的大拇指展示给记者看,看起来比正常的手指大了一倍。
杨家杆秤比一般店里要贵一些,但因为做工精细,目前并不愁销路。除了做小生意的农民购买用于做生意。更多的是慕名而来的顾客,试图收藏一把杨家杆秤。在他们看来,在家中客厅摆放一根杆秤,寓意着称心如意、吉星高照、兴旺发达,是对生活的一种憧憬。
谈到手艺的传承,杨师傅显得有点落寞和无奈:“以前这门手工艺基本只传内不传外,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铺子的月收入可以达到150多元。如今利润十分微薄,我儿子不愿意学,免费收学徒也没人愿意来。”他很担心在不久的将来,制秤手艺这一老行当会就此销声匿迹。(黄小燕 张劲雄/文 黄小燕 陈鑫炜/图)
要对木杆进行抛光打磨
锯木时格外小心翼翼
“定刀承”是一道重要工序
校秤考验眼力和手法
定刻度时手要稳
“割星”要求细致、准确
秤砣种类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