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县市新闻 > 正文

莫炫嫁妆厚养薄葬 石狮开展十项“文明新风”行动

2015-03-30 07:32:55 谢玉妹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来自石狮市各行各业的代表共3000多人,组成10个方阵,每个方阵各代表一项“文明新风”行动。

东南网3月30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29日上午,石狮市十项“文明新风”行动启动仪式暨市民文明巡游活动在石狮市人民广场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共3000多人,覆盖石狮市各行各业。他们组成10个方阵,每个方阵各代表一项“文明新风”行动。

此次活动倡导的十项“文明新风”行动为:“价值引领”行动、“书香狮城”行动、“文明出行”行动、“垃圾不落地”行动、“莫炫嫁妆”行动、“厚养薄葬”行动、“光盘行动、打包有奖”、“美在旅途”行动、“小城大爱”行动、“诚信无价”行动。

石狮,人均GDP常年位居福建省首位的县级市,长长的海岸线勾勒出她160平方公里的美丽轮廓,时尚而有生气,富饶而有活力。“著名侨乡”、“服装名城”、“民办特区”……她的标签有很多,而最引以为豪的便是她“与时俱进”的强大力量,能优雅的追随着当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作为福建省文明城市“三连冠”,石狮于今年2月份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县级)”。为提升城市软实力,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石狮市十项“文明新风”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

“书香狮城”行动方阵是由身穿汉服,手持竹简的学生代表组成的。

移风易俗 莫炫嫁妆

在十项“文明新风”行动中,“莫炫嫁妆”与“厚养薄葬”是针对石狮本地风俗而定的。这座经济发达的滨海城市蕴含着古老的婚嫁习俗,婚丧便是其中一项。

“嫁妆”丰厚的习俗由来已久,这一现象随着石狮经济的不断强大而愈发明显。大部分石狮家庭,在女儿出嫁时,都会为其准备丰厚的嫁妆。本意是将部分家庭财产分给出嫁的女儿,并增加其在婆家的地位。随着石狮富人越来越多,嫁妆的“分量”也越变越大,逐渐形成“炫富”、“互相攀比”等恶俗。

“这种炫嫁妆的不文明习俗,会影响婚姻与家庭,为社会带来负面的导向。”参加踩街活动的石狮市凤里街道党工委书记邱银河告诉记者,许多石狮市民都想把这种风气压下去,他希望借这种宣传方式,倡导市民正确的婚嫁观。

据悉,石狮市每年都会举办两次“爱在狮城”大型文明集体婚礼,开展“莫炫嫁妆 婚姻无价”推广行动,引导市民简办婚事、捐资公益。

打击陋习 厚养薄葬

除了婚嫁铺张外,石狮民间对于殡葬也十分重视,沿袭着许多古代中原的殡葬习俗。厚葬,是石狮人表达对逝者的尊重,葬礼铺张程度因人而异,但绝大多数都需花费不少的财力物力人力。

“父母在的时候,应该好好孝顺他们,去世后,丧事则要简办,我们主张先厚养,后薄葬。”石狮市民蔡先生表示,厚葬习俗不但铺张浪费,且主人家还劳心劳力,对逝者也毫无意义。在石狮,一般亲人去世后需挑时安葬,大部分丧事持续时间较长,短则七天,长需十天半个月。蔡先生认为,办丧应从简从短,行孝当先,先从丧事短办入手。

对此,“厚养薄葬”行动,积极开展“好婆媳”评选活动,定期发布“孝行红榜”,并引导各村(社区)将“简办丧事”纳入《村规民约》,整治打击殡葬陋习。

石狮市委书记张永宁致辞。

门前三包 垃圾不落地

石狮虽然城市不大,但人口可不少,本地人口30几万,外来人口40几万。如何借鉴香港与新加坡的经验,让生活在这片小小土地上的70几万人口都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如何提升石狮的形象,让人留下干净整洁的印象呢?对此,石狮市委市政府重点实行“垃圾不落地”行动。

据石狮市行政执法局副主任科员宋建华介绍,石狮将全面落实“门前三包”举措,创建一批“垃圾不落地”示范街区、小区、学校等。针对“车窗垃圾”现象,石狮市行政执法局将定制一批车载果皮箱及宣传标语,发放给一些私家车主,以此宣传并提醒车主勿仍垃圾。

“我们的行动会在公众及媒体的监督下进行,对于做得好的社区或商户,会有奖励,若违反相关条例,则会加大处罚力度。”宋建华表示,将试行“垃圾分类、积分有奖”制作发放“社区垃圾分类积分卡”,引导居民自行分拣、统一投放,凭积分兑换奖励。

“垃圾不落地”的宣传形式多种,重点还是在教育。据介绍,校园是“垃圾不落地”行动的重要推广场所。“我们会通过学校把孩子养成不乱扔垃圾的意识和习惯,并通过孩子来带动每个家庭。”

据了解,此次十项“文明新风”行动是对近几年党委、政府、社会、群众各个层面开展新风行动的全面深化提升。为保障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石狮市专门成立以市委书记张永宁任组长的“文明新风”行动领导小组,以此推动文明新风落实落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