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东门窑衰落或因明朝海禁 专家:纳入清源山景区范围

2015-04-02 07:47:09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碗窑和后路一南一北两个窑址,距离泉榕驿道(现国道324线)不远,有利于运输。

相关新闻:“碗托”筑房你见过吗? 泉州东门窑一堵老墙见证海丝辉煌

本报昨日第8版报道,丰泽区城东街道有一幢用“碗托”筑成的房子,“碗托”取材于宋元时期的东门窑。东门窑兴盛的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可以说,东门窑见证了当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辉煌。

斗转星移,东门窑湮没在历史大潮中。昨日,在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踏访遗存的东门窑。

□记者 廖培煌 实习生 彭坚林 文/图

南北二窑址 瓷片不计其数

东门窑分为南北二窑,“碗托”厝在城东后路的北窑边。在古厝后面的龙眼林,地面上、土层中,瓷碗碎片随处可见,大多为青瓷和青白瓷。距离古厝10多米远的山坡,有一处山地豁口看起来像是其中的一个窑口。在其周边的泥土断层中,有相当数量的瓷碗碎片,不过没有品相较完好的。

南窑所在的山坡,当地人称为“碗窑山”。从踏进山坡的第一步,就犹如踩入“瓷林”,不经意间踩到瓷片,便会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这里的瓷片比北窑的更大一些,均以青瓷为主。成摞的瓷碗底部叠在一起,掩盖在落叶和泥土中,稍微用手一拨,就裸露出来。“碗托”也很多,以至于每走几步就能找到较为完整的。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部工作人员黄伟介绍,“碗托”是烧窑时用来垫放瓷器的,“碗托”数量之多,由此可以想象当时这个窑出产的瓷品数量很庞大。

当地居民魏先生介绍,早年到山坡上,随便走几步都能发现比较完整的瓷碗,后来龙眼林茂密,有的瓷碗或瓷片成堆掩盖在泥土和腐烂的树叶底下。

不过,在记者踏访的两处窑址中,均没有看到窑口。

保存较完好的瓷碗

东门窑衰落或因明朝海禁

在走访中,黄伟发现,东门窑遗存的瓷片主要是青瓷、青白瓷,目前没有发现青花瓷。

文史界通常认为,明代实行海禁,沿海地区的窑业大多停烧。黄伟认为,宋元或者更早的朝代,国内的瓷器生产和使用趋势,以青瓷、青白瓷为主。到了明代,白瓷开始流行,这时候,德化窑生产白瓷的技术突飞猛进,更为精致。到了明末和清朝,又流行青花瓷。在走访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现青花瓷的碎片,这说明东门窑在明朝很可能就没有生产了,“或许是市场淘汰了这些产品”。

文史爱好者张和平介绍,早年他来此采风时,曾听闻当地老人说,明朝万历年间泉州遭遇大地震,泉州城大多数建筑被震毁,而清源山麓山体也有滑坡,山坡上的一些窑址遭破坏。

中国古陶瓷研究知名专家、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介绍,东门窑兴起于宋元时期,位于水陆要塞交界地,通过河流可以直达洛阳江、晋江口,其陆地又位于泉榕驿道旁,交通便利。随着明朝海禁,加之沿海地区的树木(燃料)的减少,窑业分布也慢慢内迁,沿海地区的窑址大多停烧,转向德化、安溪、永春,为白瓷、青花瓷的大量烧制创造了条件。东门窑吻合这样的趋势。

大量瓷片被掩埋在土里

窑址规模庞大

建议纳入清源山规划范围

东门窑的兴衰,与泉州陶瓷生产的变迁关系紧密。

2008年,中国古陶瓷学会研究人员到泉州考察“海上丝绸之路”窑址时,在东门窑窑址发现大量宋代瓷器,其中有暗刻画花大碗,而这种大碗在2007年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沉船上也发现过,其造型和烧制工艺都是一样的。因此,从该沉船遗址出水的不少瓷器,可能是从泉州东门窑生产并运送出海的。

陈建中介绍,东门窑的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它就位于城区、港口附近,因此便于运输、海销。从目前窑址面积和周边的大量瓷片来看,也可以佐证其规模庞大。

东门窑无疑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泉州海外交通史的重要见证,但迄今为止,除了相关部门的调查走访外,还没有进行更进一步的保护、发掘。

“建议将东门窑纳入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范围,一来可以保护,二来可以丰富清源山文化内涵。”陈建中建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