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6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紫玄)清明祭扫,在晋江深沪,有一种很特别的民俗——哭墓。每年清明节前十日到节后八日,坟场不时会响起似泣似述的有节奏的“哭墓”声。昨日,海都记者在深沪老墓区就听到一位白发老妪悲怆的哭墓声。 民俗专家说,这与旧时的深沪妇女常要经历亲人生死离别的情感负重有关。清明时节,是祭扫亡人的日子,也是她们宣泄各种思念和悲痛之时。 不过,时代变化,改变了深沪,也改变了人的情感表达方式,现在已经很少能听到哭墓声了。本报4月2日A2版还报道网络时代下的一种清明祭扫新现象,通过网络下单,让对方替你去亲人墓前上香,甚至磕头、哭坟。一种渐行渐远的民俗,一种日渐兴起的新风潮,不禁让人思考。 眼见 老妪匍匐坟前 哭墓声声不断 深沪公墓区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成,为目前深沪最大的公共墓区。昨日上午9时左右,公墓区的不少墓前已烟火弥漫、炮竹声声,但并没听到哭墓声。 公墓区收费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还有听到“哭墓”的,现在几乎听不到了,在烟墩山附近的老墓区可能还有一些。一位刚好来交钱的市民告诉记者,在墓区另一侧有人正在“哭墓”。 循着指引,记者在一处坟前看到了一名白发老妪,身穿浅色衣衫,匍匐在墓丘上嘤嘤而啼,似泣似述,富有节奏的语调唱出种种不舍和追忆,远近的鞭炮声遮掩了完整的唱句,只留下“我苦”、“来世”等断断续续的字眼。 老妪的子孙为她撑着遮阳伞,不时想拉起老人,劝着“不要这样啦,别人看到了以为在干吗”,几位后生则在老妪身边四处张望,生怕被旁人看到一般。见记者取出相机,一位老妪身边的人赶忙前来阻止。他说,老人确实在“哭墓”,现在都没人这样了,这让他们很难堪。没过多久,老妪便被人扶起,黯然地盯着墓碑。 听说 以前哭墓从午饭哭到太阳落山 在公墓区,记者和几位上了年纪的扫墓者聊起“哭墓”民俗。近70岁的林先生说,这两年扫墓很少听到有人“哭墓”了,烟墩山附近的老墓区十几年前还可以听到。同行的洪先生说,上世纪50年代前,“哭墓”很平常。但几位年轻人则表示,从没见过“哭墓”,有的甚至连听都没听过。 深沪镇居民林女士告诉记者,大概2001年,她的阿姨49岁过世,母亲、外婆伤心欲绝,每年都会到坟前“哭墓”,“哭时有一种音乐般的音律,把所有的思念发而为歌,很自然,也很感人。”2007年自己嫁出后,便很少听到这样的声音了。林女士说,以前“哭墓”主要集中在烟墩山附近的老墓区,今年开始不少墓都迁到了深沪公墓区,加之不少年轻人越来越不认同这种习俗,觉得老人“哭墓”会让旁人以为自己不孝,进而加以阻止,自会慢慢消失。 “即使偶尔听到,也不像以前那样,现在唱个半小时也就没了。以前哭墓的时间很长,有的从大清早哭到中午,有的从午饭后一直哭到太阳快落山。那都是真感情啊。”洪先生告诉记者。 溯源 深沪人非渔即侨 守妇思想负担重 “哭墓”作为泉州清明节最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当初是怎样形成的呢?记者就此采访了晋江市历史文化研究总会的王云传、蔡尤资和晋江市谱牒研究会周仪扬等民俗专家,综合地还原了其形成与发展。 深沪是晋江东南角的一个半岛,人多地少,是古老的渔村,也是侨乡。自古以来,深沪女非常顾家、恋家,再苦再穷都心甘情愿厮守着自己的家。 旧时没有天气预报,渔民凭借经验出海,常因风涛不测船毁人亡,而父子兄弟等亲人同日葬身鱼腹也不鲜见;另则,深沪又是著名侨乡,宋元时代即有人出海做生意,华侨子弟常常结婚不久便出国谋生,让家中妻子独守孤帷……因而,留守家庭的妇女长期以来都有沉重的思想负担,一旦亲人亡故,思想长期抑郁和悲愁,便会借清明扫墓淋漓尽致地哭诉一番。而无论长少老幼,各有不同挫折感受,也会借“哭墓”痛痛快快地宣泄,长期以来,便演化出这一奇特风俗。 “和其他风俗可以用再教育恢复的方式不同,‘哭墓’不假矫饰,完全是发自肺腑的,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因此没了也就没了,难以恢复。”周仪扬表示。 |
- 2015-04-06泉州将迎来返程高峰 驾车注意防范“三大风险”
- 2015-04-06泉州市民为吃润饼都拼了排2小时队 老板累到手抽筋
- 2015-04-06清明当日泉州发生32起森林火灾 万名人员扑火
- 2015-04-06违规用火未及时熄灭 泉州昨日扫墓引发32起山火
- 2015-04-04泉州出入境口岸迎清明返乡祭祖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