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泉州台商投资区> 台商投资区新闻 > 正文

泉州台商投资区机关警力下沉兼职“村警” 架起警民连心桥

2015-05-07 16:03:38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机关警力下沉兼职“村警”

“一村一警”架起警民连心桥 

“村警”陪同孩子学习

核心提示

近日,在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梅岭村警务室里,“村警”许鑫森正在引导和督促留守儿童学习,并帮助孩子在网上跟其在外务工的父母见面。

关心留守儿童的许鑫森不仅是村警,更是区公安分局的一名机关民警。据悉,全区自2013年7月起推行机关民警兼任“村警”的新机制,选派78位机关民警,分别兼任全区78个行政村的“村警”,协助驻村民警开展警务工作。一年多以来,“村警”入户走访,为群众排忧解难,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目前,“一村一警”警务室也在分批建设中,力争年底前全部完成,覆盖78个行政村。

□本报记者 陈灵 吴志勇 通讯员 庄加福 文/图

进村时间 每周不少于2次

近日,记者来到东园派出所凤浦警务室。警务室门口立着一块警务宣传栏,图文并茂地介绍防火、用电等安全知识;大门上方还有一块LED电子滚动屏,安全标语实时滚动着。走入警务室,记者看到室内宽敞明亮,设有茶几供民警和村民泡茶聊天。墙上悬挂的公示栏颇为显眼,公示栏上既有本村驻村民警和兼职“村警”的姓名、电话,还有他们的工作职责。“如果村民来警务室刚好民警不在,可立刻电话联系。”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许鑫森介绍。

许鑫森自己也是洛阳镇梅岭村的兼职“村警”。在梅岭警务室有一个“留守儿童之家”,配有桌椅、书架、电脑、电视机以及一批儿童文学书刊等。放学后,孩子们可以随时进入留守儿童之家。许鑫森会利用每周到梅岭当“村警”时兼当留守儿童家长。除了引导和督促留守儿童学习外,他还会开展“视频亲情”活动,为孩子提供与父母网上“见面”的机会,汇报生活、学习状况,增进感情。

他介绍,“村警”每周进村不能少于2次,每次不能少于半天。进村时间既可在白天或晚上群众休息前,也可在周末或节假日。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