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货 生活记忆符号:1976年,林先生从九间百货买的相册。
南富北穷,搭乘时光机穿越半世纪
“南富北穷”,这是以前在泉州商业界流传很广的一句谚语,南指的是泉州市区的中山南路,从当时的塗山街头到顺济桥一带,这里毗邻汽车站、内港码头。顺济桥是晋江、石狮、安海进入泉州的主要通道,中山南路则被誉为泉州的“南京路”。蔡永怀从小生活在城南片区。据他介绍,南门百货商店是市区的大商店,经营有几千种物品,店面面阔三十多米,纵深几十米,后面通五堡街,设立鞋帽、布匹、钟表、家电、文具、体育用品、化妆品等十几大类专柜。
记得上小学时,他就经常要到南门百货商店买铅笔、语文课用的格纸、削铅笔用的小刀、橡皮擦等文具,过年时,父母亲总要带着他到商店里挑选布匹,然后拿给裁缝师傅做新衣服,遇到家长心情好时还可以买布娃娃、塑料枪、积木等玩具,商店里特制两个大的玻璃柜,经常展示新产品,有事没事的时候,他总想往商店里走。
南门百货商店对面几十米也有一个大商场,临街四层,顶楼上有一个雄鹰展翅的塑像格外引人注目,称为“南国”百货商店。据蔡永怀介绍,“南国”和“建成”百货都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有着悠久的商业历史,上世纪70年代,它们被改为“特殊供应”商店,专营紧俏商品,出国转内销商品,但都要凭外汇劵才能购买,主要销售对象是华侨家属,“三五”座钟,“海鸥”照相机,“蝴蝶”缝纫机,“熊猫”收音机,“华生”电风扇,“永久”,“凤凰”自行车等名牌商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家里买来了第一台九吋黑白电视机,曾轰动亲朋邻里,一碰到热播的电视剧比如日本的《追捕》、《望乡》等,家里总是围满了人,许多人没地方坐只能站着看,剧中人物“杜丘”、“真优美”至今还令人难以忘怀。
蔡永怀有亲戚在晋江,当时那个村里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男女“对看”成功后,男子就要带女孩到“城内”的中山南路,先到侨光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然后到“远芳”饭店吃几个肉包,喝一碗肉羹汤,再到百货商店买一块丝巾或手帕作为定情物,据说这样子的恋情成功率很高。
泉州人结婚时要准备丰盛的“嫁装盘担”,都要到南门百货、“南国”百货、“建成”百货购买,崭新的棉被、床巾、枕头、脸盆、鞋袜、衣服是必需品,比较富裕的家庭还要购置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等三大件或五大件。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顺济桥逐渐破损,泉州兴建了泉州大桥,晋江一带的村民改走泉州大桥直通温陵路,码头外移,电视机不断普及,来侨光看电影的人也越来越少,商业中心北移,经营模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封闭的柜台式转变为开放的货架式经营,超市逐渐代替了百货商店,传统的百货商店不断消失,商业模式更人性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