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4日,央视《寻宝走进德化》录制现场。
制瓷技术在外落地开花
伴随着外销瓷输出的,除了文明,还有窑业技术。以中国制瓷技术为师,东南亚、欧洲等国逐渐发展出成熟的制瓷业。
陈春惠、林忠干在《福建古瓷外销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中引用了多位专家的研究,详细阐述了德化制瓷技术的对外传播。
宋代德化窑发明的伞形支烧窑具,采用约高12厘米,直径8厘米的黏土柱,上托直径约40厘米的泥质圆盘,盘上再立一柱,柱上再置圆盘,一盘一层往上叠摞,直至窑顶,其状如伞,高度可达2米左右。粉盒、碗碟之类瓷坯就放在圆盘上。古陶瓷研究专家熊海堂在其研究中表示,这种窑具,后来传入日本。日本的铃木已代三在《窑炉》一书中写道,明代德化的阶级窑,由一个个状如馒头的窑室组成,各自成室而又彼此串通——也在明末清初时传到日本,成为日本“串窑”的始祖。
到了明代,晋江一带的百姓大批移民菲律宾,带去了家乡的烧瓷技术,大量烧制中国式的陶瓷瓮。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盛赞德化的瓷器:“并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音译为德化戴云),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1292年,马可·波罗归国时,从福建带回白色瓷器及彩色小瓷瓶等,存于威尼斯市之圣马可宝藏所。于是,又有了把德化外销的瓷器称为“马可·波罗瓷”的说法。当前,欧洲不少皇家陶瓷品牌的历史,还与称为“中国白”的德化白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工艺美术理论研究重要奠基人之一的朱培初在《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一书中谈到,17世纪以后,德化窑的乳白釉瓷流传至欧洲,其细腻洁白的瓷胎和著名的象牙釉令欧洲人惊叹。18世纪,欧洲瓷器艺术中心德国迈森的匠师柏格特,首先吸收德化工艺,开始试制真正的硬质瓷器,约于1715年成功仿制出两件德化白瓷。欧洲各国掀起了模仿德化瓷器的热潮。乾隆五年(1740)前后,英国的切尔西和“弓”瓷厂大量仿制德化瓷,法国的圣科得和钱蒂雷瓷器厂、丹麦的哥本哈根皇家瓷器厂等,都先后吸收了德化窑的先进工艺,所烧制的白瓷器皿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