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知青再回首:我的舞蹈生涯从样板戏开始

2015-06-04 11:06:30 刘淑清 吕波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李琼琼(左)和陈以力对海都记者口述

东南网6月4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刘淑清 吕波 文/图)1969年1月起,泉州知青两千多人,分三批到德化上山下乡,分别插队到14个公社的106个大队。李琼琼与陈以力,作为第三批知青,在1969年11月,分别插队到德化当时的雷锋公社和水口公社。

昨日,在泉州市青少年宫的舞台上,李琼琼和陈以力,再次回忆起当年的一幕幕场景,为海都记者讲述自己的那段16年的磨炼史。

口述人物 NO.4

人物名片:李琼琼,女,生于1953年,现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资深舞蹈老师;1969年11月,在当时的德化雷锋公社当知青。

陈以力,男,生于1949年,现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资深舞蹈老师;1969年11月,在当时的德化水口公社当知青。

木头看着不重

扛着却是血汗交织

李琼琼:我出生于菲律宾一个普通的华侨家庭,5岁时随家人回到泉州。1969年,只上了初一一个学期的我,与哥哥姐姐先后分不同批次,到德化上山下乡。那时候,我刚16岁。

我记得,出发当天,我们在泉州市区中山公园(就是当时的体育场)集合,那里到处都是人。出发后,坐在40座的大汽车里,我脑袋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前方迎接我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到德化时,我被分配到了雷锋公社,住在当地祠堂里。

当时,我是泉州到德化插队的第三批知青中,年龄最小的。对于之前是城市小姑娘的我,干农活确实很苦,手拿着锄头翻土磨破了皮,在水田中劳作时,感染化脓,手伸开了,就不敢再握紧。

陈以力:初到德化水口公社,我的主要工作是到山上,将砍好的木头扛下山。一开始,老乡担心我扛不住,让我扛小一点的木头。看到几十厘米长的木头,我心想,这一块木头能有多重,我肯定没有问题。但当刺骨的疼痛传递到心头,我才发现,我的肩膀已经让水分饱满的木头磨破,血汗交织。(陈以力做着扛木头的姿势,讲述着当时的场景)

干活时,我们中午只能短暂休息,因此,早上需要提前做好午饭,带到山上。冷的时候,就地生一把火,把午饭烤热了再吃。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