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泉州·访谈】
老砚台、古帖和正大气象
——周焜民的“60载书缘”
周焜民近照(林雅萍 摄)
东南网6月11日讯(林锦旺 张礼珍/文)泉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焜民的书案上有一块很一般的端砚。
他清楚地记得,这是1957年,他上初中时,从中山老街的三友文具店购得。从初中到高中,再从高中去厦门大学念书,大学毕业后到机关上班,直到退休主持书协工作至今,近60载岁月,这块老端砚,一直相伴左右。
老砚台外观已然旧相斑驳,尽管如此,周焜民依然珍爱它。
它见证了周焜民结缘书法的60载峥嵘岁月,讲述着“周焜民们”在中国书法道路“兼容并蓄,上下求索”的故事。更值得回味的是,在人事变迁、世风激荡下,它浓缩了中国艺术传统坚守与继承者们的正大气象。
上世纪50年代时,每个学生都有一块砚台,不过大多是橡皮的,一块约1毛钱。只有几个出身书香门第或家景较宽裕的同学,才有货真价实的端砚。周焜民说,当时,穷人家的孩子都梦想着自己拥有一块真正的砚台。
后来,他“相中”了中山路三友文具店的一块砚台,每每经过,他都要驻足端详一番,但摸摸口袋,最后还是悻悻离去。这块砚台售价5毛5,等同于半年的零花钱。
他下定决心,从父亲那边一分钱一分钱地攒,终于攒够了砚钱,如愿以偿买了砚台。他用废旧报纸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小心翼翼地装在书包里。
因为喜欢写毛笔字,有了砚台的周焜民习字的热情更加高涨。
小时候穷,每天家里晚上只点一支蜡烛或一盏灯芯草的油灯,他做完功课,便和父亲凑在一起,借着摇曳微弱的烛光,研墨习字。有时,为了节省,还从菜市场的海鲜摊上跟熟悉的小贩要来墨鱼汁做墨汁,在废旧纸上,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临摹着赵孟頫的字帖。
周焜民说,父亲喜欢赵体的清秀,却又常常说“清秀是清秀,但缺少了骨头”,这起因大概是赵孟頫是宋臣、最后投靠了元朝的缘故吧。他觉得,父亲是把习字和立身等量齐观的,“字如衣冠”,周焜民一直记着父亲的这句话。
父亲的“赵孟頫”及其经典,便是周焜民最早的字帖。父亲对经典书体法度的严从,让周焜民养成对书法传统的敬畏之心和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的人生态度。
他常说:书法之路,并无捷径可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只有一步一脚印,方能成就。
从周焜民对名家名帖的渴求,便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