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船陈列于泉州开元寺内的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戴涵琦 摄)
多方努力筹备发掘
张立对古沉船上的发现极为重视,指示以晋江地区文化组的名义向省文化组报告。1973年9月间,福建省博物馆派卢茂村、傅尚节等前来主持试掘,地区和市里的文物干部都去配合。试掘人员在船体上部的海泥中挖开一条探沟,从船舱底部找到了一些宋代瓷器残片以及“树枝”(香料药材)等,对船体的宽度也有了大体上的认识。
为向晋江地区革委会全体机关干部普及海外交通史和古船方面的知识,也为以后的发掘工作做准备,林文明特地邀请来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的韩振华教授,在革委会礼堂做了相关的学术报告,并获得极好的反响。文物干部们对于探查古沉船的真实面目,跃跃欲试。
经过试掘,专家学者认定这是一艘沉没已久的大海船。为了筹备古船发掘,张立带领林祖良等人前往省图书馆、省博物馆资料室,从《武备志》《故宫周刊》《文物精华》《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等书籍上翻拍各式各样的古船,以供将来考证古船年代时,作为参考。另外,为了了解古船船体木板的材质,林祖良还将古船上探得的木板残片,寄给江西省木材研究所鉴定。
张立学识丰富,博洽经史,在对古船的挖掘和保护过程中,他既是领导,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博采众议,又是一位考古工作者,严谨务实,事必躬亲。张立目光远大,时时强调要全方位地考虑古船的挖掘和保护工作,深恐稍有不慎,铸下遗憾,愧对后人。在他的带领下,筹备组到丰州访问省地质队,并拜访地质专家陈允敦教授,请他们到后渚实地考察。地质队成员认为,船体上面的海泥颗粒比较细,是在静水沉积环境中,经长时间形成的;陈允敦教授则认为,在后渚这样的地理环境中,要形成一米厚的堆积层估计须经两三百年的时间,现场堆积层厚达两米多,由此推测古沉船被掩埋已有七八百年时光。
1973年11月,林文明向省文化组领导汇报古船工作,明确表达应“先提出保护方案,后研究发掘方案”。这是个非常有见地的想法。随后,成立了由张立、林文明、陈汉泽(时任市革委会副主任)、吴志开(时任市宣教组负责人)、杨厚生五人组成的“泉州港古船发掘领导小组”。另外,“古船调查研究小组”也在同月成立,由省组下派的许清泉挂帅,林祖良、王洪涛和厦大历史系教师苏垂昌、叶文程参加。他们马不停蹄地前往泉州造船厂、后渚、晋江围头、洛阳西方乡、惠安白奇(百崎)村等地,访问造船工人和老艄公,了解古船方面的知识,并发函给省内外各科研单位、专家学者,征求古船发掘保护方面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船,1974年4月,张立和林祖良亲自带队到上海、南京、苏州、扬州等地取经,学习古船出土后的保护、加固等技术。1974年4月中旬,林文明等带领许清泉、苏垂昌、叶文程赴京向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汇报古船调查研究的初步成果,报送古船发掘申请报告,要求调拨发掘经费,很快获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