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引领村民走上了精致农业的道路,穷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田间管理到产品加工都是标准化操作,走上精致农业之路 举源村的嬗变,得益于合作社带领茶农走上精致农业的发展之路。 走进举源茶山,翠绿欲滴,幻如仙境。5900多亩茶山的每块茶田都有编号,最大的茶田有50亩。这里的工人分成锄草、采摘、修建和病虫害防治4组。 陈炳怀告诉记者,原来每亩种植1万多株茶树,现在对这些低效老茶园进行改造,每亩只有3500株,保证了茶树肥力供应和通风,便于日常茶园作业和管理。而且量身定制茶树肥料,根据县农茶局的“测土配方”建议单,与厂家合作生产配有25%黄豆作为基肥的有机肥料,滋养茶树的同时改良了土壤。“管理成本很高,每公斤毛茶成本达70元。” 此外,举源合作社还开发出“无公害病虫害防治高压喷雾设备”,原来的背式喷药每人每天只能喷药5亩,有了新设备可以喷药50亩,而且用药可控。合作社还请了农业专家,对种植管理、修剪方法、采摘时间进行技术指导。 对原来家庭制茶的模式,制茶高手刘金龙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他要求采摘、运输茶青实行标准化,茶青采摘只能摘一芽两叶,这样工人一天最多只能采摘5公斤多,采摘后10分钟就得晒青,晒青要在下午4时后,摇青时一笼最好45公斤,每个细节都有标准。2009年,合作社还与省农科院、台湾有机农业研究基金会建立“茶叶生产安全可追溯管理系统”,每一泡茶都有一个条码,消费者可以从源头跟踪茶叶的产区、管理操作细节、采摘时间、农残检测报告等。 “原来茶农从种茶到制茶都是凭经验。合作社成立以后,带来了精致农业的概念,从田间管理到产品加工都是标准化操作。”陈炳怀深有感触地说。 记者了解到,举源合作社将打造茶叶庄园,发展特色民俗旅游,将精致农业进行到底。龙涓乡乡长谢昆明说,粗放型农业带动作用不强,效益低,而精致农业走高品质、高科技、高附加值路线,因此效益天差地别。在这大山里,资源有限,靠精致农业,举源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记者点评 搭建一个聚合力量的平台 □赵锦飞 一个穷山村,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去年是中国社会扶贫的创新年,《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的出炉,为社会扶贫搭建了新的制度平台,最大程度地释放社会扶贫的活力。 很难想象,举源村若没有扶贫资源的合力,能够摆脱贫困。其中,既有定点扶贫单位的真金白银,又有社会组织智囊团出谋献策,还有乡土能人的聪明才智,多方合力,才让昔日的穷山村凤凰涅槃。 举源村以合作社为平台,注入外力,改变小农生产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精致农业,走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之路,并建立加工厂,发展自己品牌,从而提质增效,让贫困群众拔了穷根。 各地都有不少合作社,但是能够充分整合社会扶贫力量,形成公司化运作,最终走上精致农业之路的毕竟不多。举源村的实践,值得借鉴。 |
- 2015-04-23组织建设促发展 安溪“党支部+合作社”互促共赢
- 2015-01-15打造品牌经济 闽融名茶将商标授权给合作社
- 2015-01-04泉州新增165件知名商标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认定
- 2014-09-10永春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模式显成效 不断被复制
- 2014-08-05安溪首次举办合作社制茶大赛 数十高手赛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