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经济新闻 > 正文

泉州数控产业发展观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抓手

2015-07-22 09:54:03 潘贤强 刘益清 何金 戴艳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抓手

——泉州数控产业发展观察(上)

东南网7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贤强 刘益清 何金 戴艳梅)

金刚,物理学上,是坚硬的代名词。

近日,在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黑金刚自动化科技股份公司,记者却感受到数控智能制造的神奇魅力。这是一个上千平方米的制鞋模拟车间——若在普通工厂,配置普通鞋机,起码需500号以上的工人,而换上黑金刚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和机器人代工,只要十几个人,劳动效率提升数十倍。

当然,应用智能化设备,并不是简单的代替劳动力问题,而是解决了产业和企业升级的问题。如果一个工厂用的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它带来的竞争力就不只是数量上的,更是质量上的。今天,拥有中科院和日本、德国、意大利技术合作团队的黑金刚,其研发的鞋面摄像投影切割机、鞋材自动下料系统切割机、智能标记印线机等设备,已引起全球七大制鞋集团关注,多款设备进入台湾宝成、清禄、丰泰、万邦等集团生产线。

作为福建民营经济大市、传统制造业强市,在经济增速趋缓、劳工成本持续上升的形势倒逼下,泉州发力数控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向智造名城迈出坚实的步伐。

探路“两化”融合——泉州的企业家从传统产业入手,在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进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这样的智能制造很接地气

泉州鲤城江南高新园区,梅洋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的一个食品包装盒制造车间。记者看到,所有的机械设备都配有五轴机械手,在电脑系统控制下,有序地上下左右转动,灵活地接送塑胶原料及成品。

“这个车间共38台设备,每台设备上装配的五轴机械手,是我们自主研发并改装上去的,整个车间只需16个工人,就可完成原来需近百人的工作量。”梅洋公司副总经理张冬阳告诉记者。

创办于1984年的梅洋公司,是从小街小巷里走出来的。2011年搬迁到江南高新园区后,开始自主改造设备,植入数控智能化机械手,产能增加3倍,用工减少35%,生产的食品包装盒品种扩到数百种,产值和销售额连续几年实现50%以上的增速,去年销售收入1.75亿元,今年可突破2亿元。

泉州食品已形成百亿产业集群,食品包装是其中的一大产业,但传统方式生产不出超薄的包装盒。“产业要升级,必须冷静下来,研发智能设备。”总经理蔡沧洋说,“也因专注、专业地开拓、深耕,我们收获着意想不到的喜悦。”据介绍,梅洋公司每年都提取4%的营业额作为研发资金。

改革开放以来,爱拼敢赢的泉州人在这个东南边陲的“海丝”起点城市,铁心创业,打造出鞋业、服装、机械装备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和食品、建材等一批百亿产业集群。但是,在泉州,技术基础较弱、人才缺乏等问题也很突出。

泉州企业家在思考,在探路。他们没有从前沿入手,而是从本地的传统产业入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深度融合。这很明智,也很接地气。

在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进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泉州版”的数控技术、数控产业应运而生,并成长为令人瞩目的新兴产业。位于泉州北峰工业区的微柏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也是在传统产业突破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独立长成全新的数控之树。

微柏公司总经理蔡伟强的父亲,长期从事汽车配件生产,在泉州鲤东和四川成都分别拥有汽配厂。汽配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负荷重,用工成本高。这,倒逼毕业于四川大学机电系的蔡伟强致力于探索汽配业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的新路。在他主导下,蔡氏企业研制出智能设备,

一些危险工种由机械手承担,人员配置优化,企业效益提升。

自己的汽配企业已获得突破,市场感觉灵敏的蔡伟强意识到数控智能产品将拥有无限潜力,于是创办微柏机器人公司,专注于用数控手段开发智能机器人设备。目前,焊接机械手、缝纫机械手、外墙贴砖机械手、饼干果冻生产机械手,服务于用工多、劳动量大的汽配、建筑、服装、食品行业,成为泉州数控领域的佼佼者。

“从自我研发、自我使用,到推向市场,微柏之路,标志着泉州数控从配套走向独立,并日臻成熟,预示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泉州市科技局局长颜志煌对记者说。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