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经济新闻 > 正文

泉州数控产业发展观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抓手

2015-07-22 09:54:03 潘贤强 刘益清 何金 戴艳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抓手

——泉州数控产业发展观察(上)

东南网7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贤强 刘益清 何金 戴艳梅)

金刚,物理学上,是坚硬的代名词。

近日,在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黑金刚自动化科技股份公司,记者却感受到数控智能制造的神奇魅力。这是一个上千平方米的制鞋模拟车间——若在普通工厂,配置普通鞋机,起码需500号以上的工人,而换上黑金刚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和机器人代工,只要十几个人,劳动效率提升数十倍。

当然,应用智能化设备,并不是简单的代替劳动力问题,而是解决了产业和企业升级的问题。如果一个工厂用的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它带来的竞争力就不只是数量上的,更是质量上的。今天,拥有中科院和日本、德国、意大利技术合作团队的黑金刚,其研发的鞋面摄像投影切割机、鞋材自动下料系统切割机、智能标记印线机等设备,已引起全球七大制鞋集团关注,多款设备进入台湾宝成、清禄、丰泰、万邦等集团生产线。

作为福建民营经济大市、传统制造业强市,在经济增速趋缓、劳工成本持续上升的形势倒逼下,泉州发力数控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向智造名城迈出坚实的步伐。

探路“两化”融合——泉州的企业家从传统产业入手,在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进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这样的智能制造很接地气

泉州鲤城江南高新园区,梅洋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的一个食品包装盒制造车间。记者看到,所有的机械设备都配有五轴机械手,在电脑系统控制下,有序地上下左右转动,灵活地接送塑胶原料及成品。

“这个车间共38台设备,每台设备上装配的五轴机械手,是我们自主研发并改装上去的,整个车间只需16个工人,就可完成原来需近百人的工作量。”梅洋公司副总经理张冬阳告诉记者。

创办于1984年的梅洋公司,是从小街小巷里走出来的。2011年搬迁到江南高新园区后,开始自主改造设备,植入数控智能化机械手,产能增加3倍,用工减少35%,生产的食品包装盒品种扩到数百种,产值和销售额连续几年实现50%以上的增速,去年销售收入1.75亿元,今年可突破2亿元。

泉州食品已形成百亿产业集群,食品包装是其中的一大产业,但传统方式生产不出超薄的包装盒。“产业要升级,必须冷静下来,研发智能设备。”总经理蔡沧洋说,“也因专注、专业地开拓、深耕,我们收获着意想不到的喜悦。”据介绍,梅洋公司每年都提取4%的营业额作为研发资金。

改革开放以来,爱拼敢赢的泉州人在这个东南边陲的“海丝”起点城市,铁心创业,打造出鞋业、服装、机械装备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和食品、建材等一批百亿产业集群。但是,在泉州,技术基础较弱、人才缺乏等问题也很突出。

泉州企业家在思考,在探路。他们没有从前沿入手,而是从本地的传统产业入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深度融合。这很明智,也很接地气。

在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进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泉州版”的数控技术、数控产业应运而生,并成长为令人瞩目的新兴产业。位于泉州北峰工业区的微柏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也是在传统产业突破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独立长成全新的数控之树。

微柏公司总经理蔡伟强的父亲,长期从事汽车配件生产,在泉州鲤东和四川成都分别拥有汽配厂。汽配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负荷重,用工成本高。这,倒逼毕业于四川大学机电系的蔡伟强致力于探索汽配业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的新路。在他主导下,蔡氏企业研制出智能设备,

一些危险工种由机械手承担,人员配置优化,企业效益提升。

自己的汽配企业已获得突破,市场感觉灵敏的蔡伟强意识到数控智能产品将拥有无限潜力,于是创办微柏机器人公司,专注于用数控手段开发智能机器人设备。目前,焊接机械手、缝纫机械手、外墙贴砖机械手、饼干果冻生产机械手,服务于用工多、劳动量大的汽配、建筑、服装、食品行业,成为泉州数控领域的佼佼者。

“从自我研发、自我使用,到推向市场,微柏之路,标志着泉州数控从配套走向独立,并日臻成熟,预示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泉州市科技局局长颜志煌对记者说。

厚植数控沃土——泉州数控产业成长的背后,始终有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无形之手”,政企互动助力智能制造良性循环

“如果没有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扶持,微柏公司可能走不到今天,更不可能发展出三个机器人公司和一个机器人研究院。”蔡伟强充满感慨地对记者说。

心怀这种感慨的,不仅仅是蔡伟强。事实上,泉州数控业成长的背后,始终有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热切关注的目光和有力的引导支持之手。一年多来,省里多次在泉州召开现场推进会,最近又出台9条措施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进一步加快创新转型、实施《中国制造2025》,打造产业升级版。

对福建而言,发展“数控一代”是传统产业突破重围的战略抉择。泉州已先行一步,将发展数控产业,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视为泉州制造升级的关键引擎。颜志煌说,政府如何与企业互动,帮助泉州制造业找到转型升级的切入点?以前是打造品牌、发展配套产业、建设产业集群,现在是科技引领、提高智能化水平、整合资源为企业所用。

的确,泉州科技资源有限,民营企业整合资源能力不强,找专家更不容易。2013年11月,泉州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作为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和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中国工程院推动泉州实施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将泉州列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试点,科技部把泉州列入“数控一代”区域建设试点并给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支持。

合力在形成,行动在推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不仅在政策、资金、人才上给力支持,而且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所、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中国航天二院智慧云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国防科大高精度数控制造研发平台。目前,已有近500位数控和智能制造领域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一大批创新团队常驻泉州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工作。

从专家到政府官员以至企业家,对数控的重要性都有了深刻的认同。他们告诉记者,“数控一代”机械产品相当于在机器里安装了一个“大脑”。泉州人不缺“胆子”,现在政府通过资源整合,引进了这么多“脑子”。泉州人相信,有了“胆子+脑子”“人脑+电脑”,泉州的产业集群将不只是“大”,而会是“大”而“强”。

在泉州数控产业成长的背后,有着一大批党政干部的身影。在黑金刚公司采访,一位年轻干部不断对公司董事长阙小鸿的介绍进行补充、说明,如果没人介绍,一定会把这位年轻干部当成公司的技术主管。他叫傅再扬,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去年刚从省地震局下派挂职。傅再扬告诉记者,黑金刚是专门为鞋服产业智能制造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运营商,发展得好,对泉州传统鞋服产业的升级意义重大。帮助他们,既是自己职责所在,也可发挥自己特长。傅再扬这么想,也是这么做。他是这家企业的常客,不仅帮企业找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还帮助企业做规划、引进技术团队。

沐浴着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东风,泉州上下对“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率先进行了有效的试点探索,正结出累累硕果。

抢占行业高点——泉州数控从其发端伊始,就直取产业与科技制高点,自觉承担起引领地方经济转型的时代使命,这样的胆识值得借鉴

永信电脑绣花机,萌芽于石狮这个以纺织服装著称全国的沃土。

上世纪90年代,石狮纺织服装业蓬勃发展,电脑绣花机供不应求。当地纺织服装企业使用的电脑绣花机,几乎全从日本进口,每台价格100多万元,十分昂贵。1993年,林辉煌从朋友处看到一本日本电脑绣花机使用说明书,内心仿佛受到电流触动一般:这种智能机器为何不能自己研发呢?他加入下海创业的潮流,创立福建永信科技股份公司。

经4年攻关,这位福州大学计算机系1983届毕业生,和母校合作团队,成功开发出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脑绣花机,他发明的电脑智能控制系统是全国三大系统之一,国际上也只有德国、日本、瑞典拥有同类技术。永信,从其诞生起,就成为机械装备家族的一个高端群体,开拓一条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新路。

作为产业变革与科技创新的宠儿,泉州数控从其发端伊始,就立足于本土传统产业的设备智能化要求,执着向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发展,直取产业与科技制高点,自觉承担起引领地方经济转型的时代使命。一部100头的永信电脑绣花机开到850转,一分钟可绣8.5万针。这样高端的技术,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泉州乃至整个闽派服装的竞争力功不可没。

采访中,颜志煌、傅再扬、阙小鸿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不求大、不求洋,要推进集成创新。黑金刚已形成智能工业和智能机器人两大业务板块,各个环节的单点技术已经获得很大突破。现在,他们致力于把各个单点技术集成为一条示范生产线。这条示范生产线有望于今年10月推出。紧接着,还将推进标准化建设,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平台,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

“黑金刚公司致力打造鞋业智能制造第一品牌,3年内使制鞋行业智能水平实现初步改变,5年内实现产业基本改变,10年内让传统制鞋产业成为历史。”对于推进鞋服产业的转型升级,阙小鸿豪情满怀。

机械装备被誉为工业制造业的“母机”。在泉州,“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实施,不仅产生了像嘉泰这样的数控机床小巨人,更推动服装、鞋革、石材等传统制造业加快改造升级。嘉泰数控的小五轴加工中心和高端数控钻攻中心,在国内外大型电子通信生产企业如比亚迪等得到大量订单;永信数控电脑绣花机,占据省内市场大部分份额,并畅销海外,年销量达2000多套;桑川生产的小型伺服电机和变频器,目前在省内月销量有七八百台(套)。

泉州数控之树,枝丫繁茂渐成林。目前,全市数控生产企业达300多家,可望形成千亿产业集群,数控企业枝繁叶茂,推动经济转型的“抓手”作用日益突显。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