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17岁高中女生的海丝情结:微信开专栏 图文介绍泉州

2015-07-23 10:09:49 刘淑清 徐锡思 黄谨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受母亲影响 对泉州文化有特殊感情

泉州的老厝边一定不会忘记,夏夜里摇着大蒲扇,带着儿孙赶赴“威远楼之夏”戏剧盛宴的情景。17岁的小颖,便是这场景中的常客。从小在威远楼旁长大,那里的戏台和铿铿锵锵的锣鼓声,是小颖童年记忆中的动人画面和回响。说到木偶剧和梨园戏的经典剧目,小颖开口就是一大串。上周末,领略完东海渔村独特之美,她和妈妈还相约一起看了著名的梨园戏剧目《苏秦》。

除了打小浸润在泉州传统文化氛围中,小颖对泉州的挚爱还来自于母亲郑黎莉。小颖妈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小时候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走遍了泉州的大街小巷。小颖关于泉州的认识,很大一部分也来自妈妈。妈妈不仅从小带她看传统戏剧,讲地道闽南话,还经常抽空带她走街串巷。这个暑假,作为小颖的“专职摄影师”,妈妈鼓励小颖走到室外,用脚步丈量泉州,用少女的目光游览泉州,记录泉州。

从事印刷行业的妈妈,对文字和油墨香气有着特别的情感,“小颖看泉州”第一季结束后,她将把女儿此行所见、所看,集结成册,印刷成本。“这消息刚出,就已经有朋友提前预订了,还有懂设计的朋友自告奋勇担纲封面设计呢!”小颖妈妈笑着说。

如果时间允许,将开启下一季旅程

12天走访下来,小颖的脚步,遍布海边渔村、城中巷弄、庙宇高山。她说,这一趟,她和妈妈抱着深入了解、寻宝的心态,还真发现了不少以往忽略的细节。漫步涂门街一站,经过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时,小颖才知道,这个经常路过却被她忽略的建筑,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泉州状元的宗祠。再仔细观察,她发现那些雕花精美的窗户,还巧妙地藏着“吴”字。

昨天是“小颖看泉州”行程的最后一天。小颖在泉州南少林寺师父的带领下,来到洛江区河市镇的“杨氏文化馆”。看着馆内的刀枪棍棒,小颖忍不住取下一把带着红缨的长矛,耍得有模有样。这个穿着花衣裳的小姑娘,不仅是个“文艺少女”,还是个“女汉子”,太极拳和咏春拳,她都能练上几段。而除了热衷传统文化外,唱歌、吉他演奏、乒乓球也是小颖的心头好,在各种比赛中斩获过不少好名次。今年学校的音乐社团换届,她被选为社长。

结束了“小颖看泉州”第一季,小颖将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时间和学业允许的情况下,小颖和妈妈希望还可以开启下一季,走到泉州各个县(市、区),继续用自己的方式,传播泉州文化。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