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心市区泉秀街,几名小朋友在路边卖玫瑰花。 (张九强 摄)
核心提示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昨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平添浪漫色彩,近年更是与“东方情人节”画上等号,受到年轻一族青睐,中心市区大街小巷尽是过节人群。值得一提的是,在泉州,七夕的传统民俗代代传承,拜“七娘妈”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报记者 黄枫 廖培煌 实习生 庄玮瑜
交通较顺畅 花店生意火
昨晚7点多,记者沿着宝洲街往刺桐路方向行走,相较于往年,骑电动车和走路出门的人增多,车辆通行较顺畅。路面上,成双结对的情侣走在马路上,手上拿着玫瑰花,非常浪漫。
浪漫节日,必然少不了玫瑰花。记者走访发现,中心市区很多花店仍在加班,花店外面放了很多包好的玫瑰花,准备送出去。位于万达广场的一家花店,老板李女士正和店员忙碌着。她说,生意火爆,卖出去的玫瑰花估计有上千束。“这个七夕,我接的最大单是1314朵玫瑰花包成花束,价格要5000多元。”李女士说,该花束是提前预订的,如果七夕当天买,价格还得翻上两三倍。
花店生意火爆,中心市区的餐厅也十分拥挤,不少市民排队等候就餐。
外国友人跳舞助兴 (黄枫 摄)
外国友人助兴 情侣表达爱意
昨晚8点多,在万达广场,一群来自尼日利亚的友人正在广场上跳舞,引来市民围观。他们穿着当地服装,敲着鼓,跳起舞来,市民纷纷拿起手机拍照。据万达广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外国人是他们请来增添七夕氛围的,跳的是非洲的舞蹈。
在中心市区领SHOW天地,多个乐队正在路旁驻唱,不少情侣停下脚步欣赏。在领SHOW天地的园区内,一对情侣正将一颗彩蛋挂上树,他们在彩蛋上写下了对彼此的祝福和爱意。工作人员许志源告诉记者,这是他们针对七夕所开展的活动,情侣可以通过现场互动,赢取彩蛋,然后在彩蛋上写下祝福,挂上树,祈祷梦想成真。
“老公赶紧做糖粿,加油!”在六井孔的文化创意园,数十对情侣和夫妻正参加做糖粿活动。据了解,这是六井孔文化创意园的一家酒楼发起的“男包女吃 为爱蒸煮”的活动,该活动是男方做糖粿,煮熟后再喂给女方吃。“闽南的七夕节,要吃糖粿,这次举办这个活动是为了庆祝传统佳节,同时也能增加夫妻和情侣之间的感情。”主办方张先生说。
在西街的文化创意公司大拾堂内,何冬冬老师带着学生们在东西塔前自制“糖粿”。 (戴涵琦 苏艳莲 摄)
传统祭拜 祈求佑护
七夕被称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聚的日子,在泉州地区,这一天是“七娘妈生”,在农村或者有小孩子的城市家庭中,都被成当成重要的节日。
在“80后”晋江内坑尤女士看来,最近几年,七夕慢慢成为“情人节”,儿时,七夕是“七娘妈生”。每年的这一天,母亲提早买来“七娘妈亭”,临近中午,摆上供品,让她和兄弟姐妹们拜拜,而后烧掉“七娘妈亭”。母亲祭拜时,往往要念叨一些语言,祈求“七娘妈”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据悉,七夕这天,有16岁以下孩子的家庭会为孩子过节,祈求佑护,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小孩节”。
泉州民俗专家傅孙义介绍,泉州民俗将“七娘妈”视为妇幼保护神,将农历七月初七作为“七娘妈”神诞,加以庆祝、祈福。
在婴儿刚出生的第一个“七娘妈”生,要拜“七娘妈”为“契母”(闽南语,即义母、干妈的意思),祈望婴孩长大后聪明、伶俐,会读书,以后成为有用的人。第一次的“头契”仪式很隆重,要制作或者购买纸糊的“七娘妈轿”、“七娘妈亭”,张挂“七娘妈灯”,办有七碗一饭、七杯水酒、七种果子的供品,经济条件好的,还会准备香菇、木耳等七样干货。当然,还要买胭脂、扎花、粉等让“契母”打扮。“在中午12点之前要完成祭拜。”傅孙义说,点香、“烧金”、放鞭炮,烧“轿”“亭”,再将“轿”“亭”余下的骨架扔到在厝顶。
孩子长大到了16岁,就要“洗契”,“洗契”仪式与“头契”一模一样。寓意“七娘妈”保佑孩童长大成人,保佑照顾的职责完成了。
傅孙义说,七夕不仅是“七娘妈生”,也是乞巧节。在古代这一天,未婚的少女,会单独或者与姐妹伴一同拜“七娘妈”,乞求“七娘妈”传授她们纺织、制鞋、缝补等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