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搭台 川剧“变脸”
昨起三天“川剧中国行”走进泉州,将与梨园戏同台交流
昨日上演的川剧《灰阑记》中,有经典的变脸技巧
东南网9月11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田米 文/图)在本土看惯了婉约清丽的梨园戏、诙谐大气的高甲戏,想不想换换宛如麻辣烫一样的川剧看看?昨天起至9月12日,“川剧中国行”活动在泉州搭台,为观众献上精彩的曲目,还将与梨园戏同台交流。昨日下午的首场演出,是今年第27届梅花奖的“摘梅”剧目《灰阑记》。
《灰阑记》算起来还是出“海归戏”。重庆市川剧院工作人员介绍,其母本最早出现在元杂剧中,后来被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改编作话剧《高加索灰阑记》。2008年因为“中德文化年”的契机,川剧院将其进行了中国化、戏曲化、川剧化,重新演绎。这出原本40多分钟的中幕戏,又被改造成长约两小时的大型古装川剧。就在今年5月,重庆市川剧院国家二级演员吴熙,凭借本剧女主角“杜鹃”,摘下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昨日下午2点,伴随着“川味”风格明显的音乐,戏剧开场。观众一会儿为女主角保护孩子的执著而感动,一会儿又为判官的机智诙谐而笑声不断。剧中还插入鲜明的当代词汇,比如“有房有车”、“拍拖”、“悲催”、“上班”等词,将川剧的“悲剧喜演”表现得淋漓尽致。剧中动用了经典的川剧“变脸”技巧,看得观众掌声连连。
除此之外,今明两天晚上,川剧在梨园古典剧院还将有折子戏演出。尤其是12日晚上,与梨园戏将进行现场交流演出。梨园戏将演出《李亚仙》中的经典折子戏《踢球》、《莲花落》两折。而据悉,川剧当中也有《李亚仙》,只不过梨园戏更为传统一些,这也是两个剧种彼此的缘分。
2014年11月,“川剧艺术走中国”获得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立项审批。作为子项目,今年8月,重庆市川剧院又开始实施“省际交流演出活动——川剧中国行”。8月25日起,川剧院赴贵州遵义演出,泉州是此行的第二站,接下来还将去厦门、西藏、云南、四川等地演出。
□说汝知影
川剧:于2006年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00多年历史,保存了不少优秀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
川剧表演真实细腻,幽默风趣,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川剧有丰富的表演技术,比如大家熟悉的变脸,还有钻火圈、藏刀等。川剧的声腔与其他地方戏曲不同,由高腔、昆腔、胡琴、弹戏和灯戏五大声腔组成。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音乐属泉腔,由南音、笼吹、十番和部分潮调等融合而成。唱腔的结构形式为曲牌体,唱腔牌现存200多支,不少曲牌至今仍沿用唐、宋古曲牌名。梨园戏的表演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表演程式,称为“科步”,有一二百个动作,其基本表演程式叫“十八步科母”,代代相传至今。
(根据重庆市川剧院微信等相关信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