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味精广告图 厂址三迁 只为做出最好的味精 几排砖瓦棚,一些木桶缸瓮,数十名老师傅……这是最初的双塔味精,这家位于泉州西街的味精厂创建于1958年大跃进期间,当时的生产设备极其简陋,制作工艺十分原始,主要原料为面筋与大豆粕,采用盐酸水解的方法生产出粉状的味精,彼时名叫“味素粉”。这种甘鲜新颖的调味品年产量不上10吨,每斤高达10几元,价格昂贵,相当于当时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因此,鲜少有人买得起。 用盐酸水解的方式提取谷氨酸钠,每生产1吨,至少要花费40吨的小麦(因为面筋是从小麦中提取的),且在提取谷氨酸钠时,会释放出许多味道不好的气体,使用的盐酸也易腐蚀机器设备,还会产生许多有害污水。污染、落后、经济效益低……这些窘况让双塔味精不得不搬出西街。1964年,双塔味精厂迁到东海,生产工艺也随之提升。1968年,双塔味精开始采用大米、地瓜等脂类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谷氨酸钠,产品也从粉状发展到晶体,走进了千家万户。 随着工艺的不断提升,双塔味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迎来了它的黄金期。“当时的产能不断增长,每年能生产1000吨味精,绝大多数人都买得起。利润连续十几年,增长率保持百分之十几。差不多占当时泉州市区财政收入的1/4。”泉州双塔味精有限公司总支书记张清海告诉记者:“当时中国每个城市几乎都有2个工厂,一个糖厂,一个味精厂。这是以前的‘标配’,但现在全国已经没剩几家味精厂了。”张清海在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双塔味精厂工作,一做就是几十年。这位生物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既是厂里的骨干人员,也是双塔味精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见证者。 2006年,双塔味精厂迁至鲤城江南街的罐头厂内,生产工艺再次提升,各环节都有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系统,实现1500吨/年的产能。“以前的工艺是3吨多的粮食做1吨多得味精,现在一顿多的粮食做一吨多的味精,接近一比一。”张清海说,从双塔味精厂的几度搬迁,可以看到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