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盘活教师资源 南安巧化教师队伍建设三大矛盾

2015-09-21 10:23:50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南安巧化教师队伍建设三大矛盾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而教师则是这最大民生中的重要因素。然而,多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各地普遍出现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三大矛盾。近年来,南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得到了良好效果。

化解阶段性矛盾

“小转支”三招应对

“在最高峰时期,南安市中考考生人数达到约3万人,而近年来每年才近1万人。”日前,南安市教育局人事科副科长傅松筠对记者感叹道,最多的一年少了近1万名学生。

“教师编制是根据在校生人数确定的。” 傅松筠介绍,按规定小学在校生每19.5人配备1名教职工,中学在校生每13.5人配备1名教职工。受到计生政策和人口周期性的影响,1995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人口出生率偏低,反映到教育上就是学生数大幅减少。六七年前,这时期出生的孩子在读小学,当时南安的小学教师超编100多名。现今这批孩子在读中学,中学教师超编达1000多名。

“不过,2000年之后人口出生率反弹,相应时期的在校生数又开始增加。” 傅松筠介绍,现在南安小学六年级学生约1.5万人,而今年一年级的学生达2.2万多人,“曾经超编的小学教师现在缺编了,等这批学生上了中学,中学教师超编现象就可改观。”

就此南安市教育局采取三方面的措施。首先就是小班化,把一个班50名学生变为30人一个班;其次是把部分教师暂时转为教辅人员;第三招是安排超编的中学教师到缺编小学支教,“今年安排了300多人,近3年来安排了约1000名中学教师支教小学。”

化解区域性矛盾

多方调配改变局面

“南安水头、石井的外来工子女占到了当地学生数的60%,而像诗山、英都等地由于本地人较多外出经商,学生人数少。”傅松筠介绍,这种由城镇化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教师队伍区域性矛盾在多样化的南安也体现得较为突出,像水头已连续10年缺编。

就这一问题,南安市教育局也采取三大措施来应对。首先是加大对缺编地区的教师招聘补充力度;其次是严格控制缺编地区教师流动流出;第三大措施则是进行校际间支教帮扶,同时给支教教师提供职称评聘量化加分、交通补贴鼓励措施和后续督促管理。此外,近3年还县域内校际交流、公开选调500多名教职工,配置教师资源。

这几年,诗山、英都等地已不大超编,而原本超编的溪美、柳城、美林等地,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编。

化解结构性矛盾

特色走教配聘用制改革

超编,并不是所有学科都超。在南安,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超编,而地理、生物、物理、体育、美术、音乐等小学科的教师数量略显紧缺。究其原因,“这和就业政策和大学招生计划设置有关”。在统招统配时代,大专院校输出多少师范毕业生,生源地就接收多少。早年师范生中语、数两科较多,英语、美术、音乐等较少,生源地接收到的教师就产生了结构性矛盾。

现今,这一矛盾在教师聘用制度的改革下得到缓解。从2006年起,教师聘用改为双向选择、签约;2008年起则进行统一考试,凡进必考。生源地的教师招聘掌握了主动权,可以有针对性地引进。

对于富余学科的教师,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转岗。近3年来选派的近1000名支教教师中,就有650多名中学教师以这种方式到小学去支教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

“还有一个特色措施就是教师走教。” 傅松筠介绍,在城镇郊区、偏远的小学,英语、音乐等教师可以同时附近几个小学走教。

盘活教师资源

结合“四大工程”化解矛盾

“通过这么一系列措施,这三大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南安市教师资源得到较好盘活。”市教育局局长吴亚明表示,但是这三大矛盾由来已久,受各类因素影响短时期内无法完全消除,南安还将采取有效措施,并结合“师德锻造工程”、“师能提升工程”、“名优培养工程”、“活力增强工程”激发整个教师队伍的活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记者 黄耿煌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