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法石真武庙:海丝祭海保航又一史迹

2015-11-06 11:19:13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宋时为地方官望祭之地 比妈祖还早的最高海神

根据考证,早在《楚辞·远游》中就有注云:“玄武,北方神名。”而在民间神话中,到底玄武即为龟蛇,还是玄武降服了龟蛇,众说纷纭。但不管如何,在唐宋时期,玄武真正演化道教中举足轻重的大神明,自那以后以脚踏龟蛇的伟岸形象出现。

宋代,举国极尊道教。彼时的泉州,海外交通发达,日渐成长为“东方第一大港”。为祈求海航顺利,当时的地方官于每年的船舶往返季节,两次分别举行祈风和祭海仪式,祈求遣舶和回舶顺风顺水、风平浪静。祈风的地点就在九日山,至今仍有13方摩崖石刻,以古代石刻新闻的形式,记录着这些事实。而祭海之地,则非泉州城内城外诸多佛教寺院,而是在真武庙这可以举目望海的道教场所。这当然不仅单纯是因为尊道的举国风尚,更因为,真武帝的众所神职中,其中就有水神、海神。而在面向大海的闽地,与全国其他地方不同,唯一突出的真武帝的角色就是海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到真武庙祭祀海神,绝对是对症下药,“抱对了大腿”。

“祈风和祭海是相互配套、缺一不可的两项活动。”在真武庙文物保护管理组常务副组长温太平看来,尽管没有石刻为证,但《泉州府志》这一绝对权威的官方大事记中载曰“玄武庙在郡城东南石头山,庙枕山嗽海,人烟辏集其下,宋时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充分说明了真武庙堪与九日山媲美的重要海丝史迹地位。

不仅如此,让温太平更骄傲的是,这样高规格的祭海仪式,一直从北宋持续到南宋前期。到南宋庆元二年(1196),在泉州城南“笋江、巽水二流之汇,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建起顺济宫(天后宫),祭海的主祭对象才被妈祖所代替。

真武庙内,还有一方“吞海”的石碑,明嘉靖时所立。时人理解为庙外大海,雄踞石头山的真武帝气势吞海。而温太平则说,同样寄托着所有靠海为生的人民朴素的愿望——祈求船吞海,万勿海吞船。

相关链接

作为海丝重要史迹、全国重要文物,法石真武庙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所修,由山门、四角亭、殿堂等组成。大殿殿堂上有清进士庄俊元所撰对联,庙中有明嘉靖年间立的“吞海”石碑,千年古榕参天,“三蟹龙泉井”泉水清冽。作为对台宗教文化重要交流场所,真武庙的玄天上帝还于1997年去台湾省巡境,成为泉州最早出巡台湾的一座宫庙。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