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西街大麦仓内,“魅力文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图为中国武术表演《壮志凌云》。 (陈晓东 摄)
本报讯 (记者 殷斯麒 许雅玲)蓝蓝泉州湾荡起文化浪潮,市井十洲人共赏亚洲风情。昨晚,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魅力文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文艺演出在中心市区西街大麦仓举行,来自韩国、日本和中国宁波、泉州的艺术团体同台献艺,演绎了一场充满亚洲风情的艺术盛会。
现场 欢乐汇聚艺术的海洋
昨晚的大麦仓成了洋溢着欢声笑语的海洋,众多市民赶来一睹亚洲各国艺术团的风采,共赴跨越国度和文化的美丽约会。
一曲《欢欣鼓舞迎宾来》拉开了晚会的序幕,泉州市丰泽区幼儿园的一群小朋友踏着欢乐的节拍上场表演,在富有闽南特色的鼓点和配乐中,戴着圆形草箍、腰系绸带的小男孩跳起闽南著名的“拍胸舞”,时而跳跃、时而跪蹲。女孩子拍着铃鼓和着男孩子的舞步,欢快地边玩乐边舞蹈。随后,本次亚艺节吉祥物“妙妙”蹦蹦跳跳地来到舞台,与小朋友们一起舞蹈。浓浓的闽南味道和小朋友们天真烂漫的笑容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同为首批“东亚文化之都”的日本横滨,此次派出名为“破天荒 supported by 安全输送”夜来祭舞蹈团前来参加亚艺节。该团成员全部毕业于日本政经界名人辈出的横滨“神奈川县立希望之丘高中”。“破天荒”的队名来源于“成就过去现在无人能完成之事”的理念。团队主要成员在20岁左右,年轻充满活力的舞蹈是他们的特色。艺术团带来的舞蹈名为《天要晴呀》,表现的是勇敢面对人生风雨、困境的信念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爱。表演时手持各种演出道具,一边打节奏一边舞蹈,这源于过去稻田收获时,用于驱赶麻雀的工具。“夜来祭”的乐曲、装束以及舞蹈动作没有任何规则,需要的是活力、愉快和全身心的投入,全程表演时他们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饱满的感情让舞蹈更加具有表现力。他们带来的另一支舞蹈是《yosakoi soranbushi》,这是日本北海道著名的民谣拉网小调,舞蹈的动作充满了海边风情,包括渔民捕鱼、划船等经典动作,传统的日本民族服饰和经典的日式造型,让观众感受到了浓浓的“日本味道”。
韩国光州也是有备而来,金美淑“根”韩国舞蹈团献舞韩国经典传统《教坊舞》及《扇子舞》。当音乐响起,身着韩国传统服饰翩翩起舞,和着舒缓的传统韩乐,挥舞着手帕或扇子,让人充分感受到韩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舞蹈团团长、来自朝鲜大学舞蹈系的金美淑教授介绍说:“这两支舞蹈表现了韩国女子的传统礼仪,晚上的舞美效果超乎意料,主办方在舞蹈谢幕时还撒下玫瑰花瓣,增添了几分浪漫气息。”据了解,该团成立于1992年,拥有舞蹈演员30多人,以继承韩国悠久的民族文化遗产及传统、创作演出传统的古典作品和舞蹈作品为宗旨,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舞蹈演员,在各种艺术节和舞蹈比赛中多次获奖。该舞蹈团曾受邀作为文化大使,在比利时、德国、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的民俗活动中表演,向世界传播韩国传统舞蹈的魅力。
宁波也展示了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音乐“细什番”《渔港乐》,运用江南丝竹和管弦乐,使用琵琶、二胡、三弦、古筝、笙、箫、笛等演奏,热闹而喜庆的乐器演奏掀起了一次小高潮。作为压轴演出的宁波传统舞蹈《鱼虾满仓》同样夺人眼球,渔民划着渔船满载而归,笑容洋溢在脸庞,表现出江南丰收鱼虾满仓的喜悦感。两位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远道而来表演,深刻诠释宁波文化艺术的精髓。
这是日本舞蹈表演《动起来呀》 (张九强 摄)
幕后 勤奋排练献礼亚艺节
近日,浙江宁波当选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昨晚,宁波市象山县石浦延昌民乐队在后台做着最后的排练,他们为本届亚洲艺术节带来的节目是石浦“细什番”《渔港乐》。
石浦“细什番”是一种旋律和锣鼓交替应用、打击乐器和丝竹乐器相互合作的器乐演奏。据传,“细什番”最早由闽籍来石浦港锚泊的渔民传入,能考证到的时间约在1900年左右,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当时福建海洋渔船称作“红头船”,成群到石浦港停靠避风补给,船上的渔民就在石浦延昌童关建有会馆,用自带的乐器演奏“细什番”。石浦延昌打钓人王尚生喜好音乐,觉得“细什番”十分动听,便带领数名同乡,亲赴福建泉州惠安学习,带回“工尺谱”及正宗演奏方法,在石浦延昌一带组成了石浦的首支民间乐队,时间约在1920年左右。
“细什番”传入石浦后,民间成立了多支演奏乐队,如延昌队、石浦队、盐厂队、岳浦队、高塘队、昌国队、金星队等。乐队由6—10人不等组成,大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平日他们都从事不同的工作,但在约定的时间或节庆活动期间,便自发聚集在一起认真排演,自娱自乐。石浦、延昌的民间艺人,已坚持演奏“细什番”五十余年,并传给后一代。
民乐队成员陈先生今年37岁,是队里最年轻的表演者,主要负责敲七星锣。他祖籍泉州,曾因出差回过几趟家乡,日常也喜欢钻研泉州的传统民间音乐。2013年,泉州当选为首个“东亚文化之都”,陈先生深感自豪,“石浦有一条街叫‘福建街’,每次看到那三个字,我都会想起泉州,毕竟是祖辈生活过的地方。”
陈先生的父亲也是民乐队成员之一,今年已经65岁。陈老伯演着“细什番”长大,他告诉记者,“细什番”演奏形式分为行姿和坐姿两种,行姿各用一人以器具背三只鼓及四面锣,一人随后打击,多用于民间喜庆场面,如庙会、踩街、接新娘、送洞房。参加文艺晚会在舞台演出时,以坐姿为主,采用落地十面云锣架及落地大鼓架,以求美观。
这是韩国舞蹈表演《扇子舞》(张九强 摄)
期盼 打开城市交流新通道
文化艺术可以跨越地域和语言,沟通友谊和心灵。同为“文都”城市,拥有着共同的“文都记忆”,无形中串起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一次来到泉州,却感到很亲切。很荣幸能运用舞蹈和音乐这种形式来传递日本的文化,艺术没有国界,在展演中,彼此的文化能够繁衍和交融,在不断的交流中成长。”日本破天荒艺术团团长水口达已说道。
“共同获评‘东亚文化之都’是一个起点,友谊的种子已经播下,我们希望未来‘文都’城市之间能多多交流,在碰撞中得到提升,共同传播亚洲艺术文化。”朝鲜大学教授金美淑表示。
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花落宁波,让宁波的历史文化价值获得了世人的认可。“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是落实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达成的重要共识,以及第四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签署的《上海行动计划》的后续举措,2013年启动首届评选,三国每年分别有一个城市当选,中国泉州、日本横滨、韩国光州为2014年“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青岛、日本新潟、韩国清州为2015年“东亚文化之都”。
谈起这次宁波当选为“东亚文化之都”,宁波市象山县石浦延昌民乐队的陈先生说,宁波与东亚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人工栽培水稻、干栏式建筑、木屐等文化就开始东渡日本。唐代以来,日本遣唐使多次在宁波登陆,宁波成了中国与日本、韩国开展贸易的港口。
他认为,宁波与泉州两个“文都”都是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港口城市。宁波天封塔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纵观宁波城市发展历史,从渡口—河口—江口—海口这样一条“主线”,也反映了宁波城市生命的“脐带”不断向外延伸,走向海洋,港通天下。
图为由闽南传入宁波的传统音乐细什番《渔港乐》 (林劲峰 摄)
一出出精彩的节目令市民大饱眼福 (陈晓东 摄)
精品节目展演安排表
演出场地 演出时间 演出团队
泉州老年大学 11月9日下午 日本横滨、柬埔寨
泉州影剧院 11月9日晚 省歌《丝海梦寻》
泉州音乐厅 11月9日晚 孟加拉国专场
泉州高甲剧团剧场 11月9日晚 印度尼西亚、幼高专
泉州市文化艺术中心 11月9日晚 宁波团、横滨、艺校
源和堂1916大麦仓 11月9日晚 泰国、蒙古国sedaa
安溪艺校剧场 11月9日晚 蒙古国borjigon专场
德化县瓷都广场 11月9日晚 韩国光州、菲律宾
泉港区会议中心 11月9日晚 韩国清州、越南
南安市人民会堂 11月9日晚 韩国团、柬埔寨
华侨大学礼堂 11月10日晚 越南、韩国团
泉州师院礼堂 11月10日晚 韩国光州、菲律宾
福建省梨园剧团剧场 11月10日晚 印度尼西亚、泉州师院
泉州幼高专礼堂 11月10日晚 宁波团、柬埔寨
石狮市文化馆音乐厅 11月10日晚 蒙古国borjigon专场
惠安县文化中心 11月10日晚 孟加拉国专场
台商投资区艺术公园 11月10日晚 泰国、蒙古国sedaa
丰泽中骏世界城 11月10日晚 清州、横滨、本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