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年底入室盗窃多发 泉州民警教你如何防盗小窍门

2015-12-11 08:25:50 吴智明 尤燕姿 李斐斐 陈邵珣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2月11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见习记者 吴智明 记者 尤燕姿 李斐斐 陈邵珣 通讯员 黄颖鹏 王盼阳 林隆华 黄炳坤)出门防扒窃,家里也别忘锁好门窗。海都记者从警方处获悉,泉州鲤城的老城区民房、工业区的员工宿舍等,丰泽区的一些城中村,是入室盗窃、钓鱼盗窃的多发场所,小偷常以溜门、撬门、攀爬管道等形式实施盗窃。今年前11个月,在鲤城警方破获的761起盗窃案中,入室盗窃占了一半以上。

我们关注入室盗窃、钓鱼盗窃两种案件,通过社区民警分析案情,为市民年终防盗支招。

【都是怎么失窃的】

翻墙爬水管入室 十几万金器被盗

今年7月,一伙入室盗窃团伙被抓获,丰泽刑侦大队曹警官说,被偷的是两个高档别墅小区,嫌疑人利用白天别墅主人不在家,翻墙爬入别墅,顺着水管进入卧室,偷走卧室里值钱的金器、手表和电子产品后,从大门走出,连续作案3起,涉案金额高达十几万元。

家住江南街道王宫社区的陈先生,则是钓鱼盗窃的受害者,一个晚上丢3部手机,一台平板电脑,市价1.5万元,“要赚三个月的工资啊”。他家是自建民宅,与周边房子间距较窄,“我的房间在二楼,床头柜离窗户约2米,通常在睡觉前,只是把推拉窗户拉上,没有把锁扣上,而且都会把手机和平板电脑放在床头柜充电,那天大概是凌晨2点到5点这段时间被盗的,手机、电脑不见了,但充电器还在”。

租在泉秀街道灯星社区后淮路的小赖,也遭遇钓鱼盗窃。前晚睡觉时,他没有关窗户,昨天一觉醒来,就发现桌子上的手机不见了。泉秀派出所吴警官判断,小偷应该是从一楼围墙爬上租房二楼阳台,推开玻璃门后入室,从窗户位置钓走小赖的手机。

【民警教你小窍门】

关好门窗勤换锁 家中尽量少放钱

后渚边防派出所徐警官表示,入室盗窃案件在辖区的东梅、后埔等民房较多的地方易发,这些民房大多被用于出租,小偷作案时间相对集中在下午及凌晨时段,以撬防盗门、溜门等手段为主,也有撬防盗窗网,从阳台、厨房、卫生间窗户侵入的。

出租房的房东一般对防盗设施重视不够,也缺乏有效管理,进出人员相对复杂,有些一楼防盗门坏了,也没有及时更换。城中村的房子相对密集,栋与栋之间相距较近,加上门窗防盗设施简陋,隔着楼房通过窗户,用带有双面胶的长竿,就可以钓出屋中的衣裤、手机、钱包等。

徐警官称,越到年底,入室盗窃案件相对多发,有时1个月内社区可能就有10多起入室盗窃案发生。盗窃者一般是两人作案,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很多是外来人员。如果仔细观察,这些人还是有些特征的,比如骑着电动车东张西望、穿着较脏等。

而在一些管理松懈的小区,偷盗者以发放传单的形式,事先进行踩点,观察屋子门缝上的传单是否连续多天无人动过。

对于如何防范入室盗窃、钓鱼盗窃,徐警官说,首先是物防,夜间休息时要注意关好门窗,特别是阳台、厨房、卫生间的窗户;有条件的居民,可花个一两百块钱,在家中安装报警装置;锁具更新换代较快,最好两三年左右更换一次,一般也只需花费两三百元。

其次是人防。居民应尽量少在家中存放现金;小区保安应对进入小区的人,进行严格登记,严禁非本小区的人随便进入。

□保平安警情通报

小偷假称要租房 几秒钟偷走摩托

昨天,泉州台商区公安刑拘两名涉嫌盗窃摩托车的男子。看到这两人,失主王女士恨得牙痒痒:偷车那天她见过这两人,还聊过天。

12月6日下午,王女士刚把摩托车放在公寓楼下,就看到两名年轻男子转悠。“我们想问一下,还有没有房子出租?”没等王女士开口询问,两男子主动说,最近换了工厂上班,所以急着在附近找租房,还留了电话号码。哪想,过了一会儿,她就发现车不见了。

台商刑侦大队联合东园派出所接警后,抓获嫌疑人张某勇、郑某新,成功破获盗窃摩托车案10余起。两人都是惯偷,偷一辆车仅需几秒钟。

掉钱捡钱换道具 模型手机随身带

假装不经意,在你脚边丢下一个看似贵重的东西,等你捡起来准备带走时,就有人出来,以见者有份要求瓜分。今年8月,南平人连某,通过这种方式,骗走事主一条黄金项链,价值4000多元。而7月,同为南平人的郑某,也以同样的方式,在杭州诈骗,直接抢走事主的金项链。

两人都被南平警方列为网上在逃。巧的是,两个人原来是同伙,昨天下午,一起登记入住泉州温陵路一旅社,被丰泽派出所民警在例行检查时发现。民警介绍,抓获时,连某和郑某还随身携带11部苹果模型手机和部分外币。目前,连某和郑某分别因涉嫌诈骗罪和抢夺罪,被警方刑拘。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