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李硕凌:奏响那一台恢弘的交响乐
2015-12-11 09:56:09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泉州市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李硕凌,二十年来,为了推动泉州拥有属于自己的交响乐团,他和许许多多交响乐爱好者一起默默努力着,只为了奏响那一台恢弘的交响乐。

泉州市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李硕凌,二十年来,为了推动泉州拥有属于自己的交响乐团,他和许许多多交响乐爱好者一起默默努力着,只为了——

奏响那一台恢弘的交响乐

几十年来,李硕凌坚持为社会培养管乐人才。

交响乐被称为“人类音乐文化的顶尖形式”,一个交响乐团就是一张城市名片,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综合素质和内涵气质。

令人骄傲的是,泉州人有属于自己的本土交响乐团。

2016年新年音乐会,泉州交响乐团将以完整的乐器配备,为泉州人民呈现一台完整的、标准的交响乐,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展示。

从2011年元旦第一台新年交响音乐会至今,或者说从1997年成立至今,从无到有,从沉寂到复建,直至如今配备完整,鲜有人知泉州交响乐团及其主创人员经历了怎样的漫漫岁月、悲欢离合。

十八年,已足够让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乐团的艺术总监李硕凌,也从踌躇满志的中年人到如今已退休两年。都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乐团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即便退休了,也放不下。

□本报记者 黄宝阳/文 林劲峰/图

李硕凌爱才,对后辈亦十分关心。

二十岁萌发的交响乐梦

位于新门街的泉州歌舞剧团,门面朴素,走进一看,里面更加“朴素”,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两栋年纪不小的楼宇从内到外都透着岁月的味道。周三晚上8点,一阵阵或激越或舒缓,或悠扬,或磅礴的乐声将这座不起眼的老院落激活,让它变得生动、鲜活。

尽管两年前已从泉州歌剧团退休,李硕凌还没有离开这个待了31年的老院子。1953年,李硕凌出生于泉州,父亲爱好音乐,喜欢二胡,在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他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跟父亲学二胡外,他还自学了竹笛,小学三四年级便能独立登台演奏。

升入泉州七中后,他有幸遇到对他影响颇深的音乐老师洪明良。洪明良组织了二十几位爱好音乐的学生成立一支宣传乐队,较为系统地教大家学习各种乐器、乐理。在此期间,李硕凌在洪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长号——这个将来被他当做一生事业的爱好。1972年,正在读高一的李硕凌,通过建阳地区(现南平)歌舞剧团的招考,进入剧团演奏长号。

偶然中,李硕凌通过收音机听到了交响乐,交响乐结构宏大、千变万化的特点令他十分痴迷,不过,对于20岁的他来说,交响乐还只是隔着收音机的神秘存在。

“中央交响乐团要来福州演出了!”那是1976年,得知这一消息的李硕凌非常激动,与几个同事从建阳连夜赶到福州,没地方睡,打地铺也乐滋滋的。当他终于真真切切地现场聆听了一次交响乐团的演出,交响乐带给他的震撼难以言表:怎么跟收音机里听到的一样?真是太美好了!

那时在20岁的他心中,偷偷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梦想: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参加交响乐的演出……

李硕凌热爱音乐,熟悉多种乐器,长号更是突出。

兜兜转转初心不改

他的梦想还没机会伸展,一个变故便将他打回现实。不久后,他所在的歌舞剧团解散了。为了能不离开心爱的音乐,在众多工作机会中李硕凌选择进入当地一家大型的汽车企业修车,只因为这家企业拥有一个职工业余的歌舞剧团。

拿着螺丝刀、扳手,每当有客车开进来,就冲过去一番手忙脚乱的李硕凌,每天都在眼巴巴盼着年底。因为年底歌舞剧团有集中排练的时间,他就可以专心而名正言顺地玩音乐了。在剧团内,他不只吹长号,还搞了个职工单管乐团。

1978年恢复高考,在报考福建师范大学的2000多名艺考考生中,李硕凌演奏的长号脱颖而出,如愿考入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长号专业。痴迷音乐多年,终于有机会进入专业院校学习,他如饥似渴。除了有机会跟着总政歌舞团的老师学习长号,让他兴奋的还有,77级和78级的同学组织了一个交响乐团,他有机会参与其中,终于结结实实地拥抱住了梦中的交响乐。

大学毕业后,李硕凌被分配到永安水泥厂的职工子弟学校担任音乐老师。在那里,他在学校里组织对音乐有兴趣的学生组建管乐团,尽管他很清楚只有管乐,离交响乐团还很远,但“至少完成了一部分。”

1984年,李硕凌调入泉州歌剧团(现在的泉州歌舞剧团),在乐队里担任长号手。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大家都默默积蓄力量,想着有一天能组建泉州自己的交响乐团。

因为对交响乐的痴迷,李硕凌为此努力了半辈子。

交响乐团踉跄起步 继而沉寂

1997年,一直深埋在泉州音乐爱好者心中的梦想——成立泉州人自己的交响乐团,在彼时泉州市有关领导的支持下,终于实现了。在泉州歌舞剧团的组织发起下,泉州交响乐团创立,依托在歌舞剧团,以剧团乐队为核心,吸收全市具有一定演奏水平的音乐爱好者。乐团为非营利性质的,以推广泉州交响乐事业为目的的社团组织。

消息一出,李硕凌非常激动,他将平时积累在心中的人才名单拿了出来,开始到处联络、收罗人才。一个乐团的建制大约需要六七十人,除了当时乐队的20个人,其他都要从各行各业挖。除了人员,作为非职业乐团,费用、乐器等都是问题。其他问题或许可以依靠努力解决,然而资金问题却无法回避,搞音乐的都很清楚,要建成一个交响乐团,需要几百甚至上千万元的投入。

无论多难,在许多交响乐爱好者、泉州歌剧团的共同努力下,泉州交响乐团尽管走得有些踉跄,仍然起步了。

作为泉州唯一的一个现代交响乐团,当时在古城引发了一场交响乐热潮。交响乐团成立后,先后举办了三届新年音乐会,1999年冬,在泉州商城广场的演出,将高质量的高雅音乐搬上街头,与市民近距离接触,取得了空前的热烈反响。

然而由于资金有限,当时歌剧团只有几件乐器,质量、档次都不高,大多数乐器只能由成员自带,且演出、排练的资金也均需歌剧团自筹,2000年,先天不足的泉州交响乐团如昙花一般,绚丽了三年便沉寂了。乐团所有的演出都停止了,成员也四散各地。

奋力普及管乐 为交响乐铺路

乐团暂停后,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他的心也一天天冷却,眼看着交响乐团“复出”遥遥无期,他和许多交响乐人都非常心急, 难道就这么散了吗?李硕凌心有不甘,他再次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成立泉州儿童交响乐团,从儿童开始培养,一代又一代地努力下去,总能有收获。”

交响乐乐器包括四个大类: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然而,一直以来,社会上学弦乐的人很多,钢琴、大提琴、小提琴等都是大热,而学管乐的却很少,管乐方面的专才更是少之又少。而管乐又是交响乐团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尽快培养一批管乐方面的人才,不仅对组建交响乐团十分必要,对于丰富城市的音乐元素也很有意义。

李硕凌有意继续培养一批管乐方面的学生,然而没人找他学长号,“在闽南人的传统印象中,长号多出现在出殡时,因此,即便孩子有兴趣,家长也常反对,学的人少之又少。”思来想去,他认为从校园入手或许比较有希望打破家长的惯有思维,他主动联系了一些学校,提出在学校成立管乐队的想法。尽管已有心理准备,管乐进入校园的工作仍比他想象的难多了,他愿意教,家长的观念没有转变,学的孩子不多;随着升学功课忙碌,没有氛围和指导等原因,一些本来基础不错的孩子,升学后就停了。李硕凌坦言,他的普及之路“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再难也要坚持,在他的努力下,部分学校对他建立学生管乐团的想法有了回应。从1993年至今,他一直在泉州幼师教授管乐,在该校培训女子管乐团;2000年,圣湖小学(现丰泽区第二实小)在他的帮助下组建了一个小型的管乐队,随后东涂小学(现丰泽区实小)也组建了自己的管乐队……他的想法是,管乐人才是成立儿童交响乐的短板,管乐人才培养出来了,要成立儿童交响乐团便快了。

三年前,通政小学成立了学生交响乐团,这三年来,李硕凌都在担纲指导,该乐团不久前参加全省中小学生器乐比赛,荣获一等奖,被推选参加明年在青岛举行的全国中小学生器乐比赛。令他欣喜的是,三年前泉州五中也成立了泉州首个中学生交响乐团,邀请他担任乐团的艺术指导,此前他带过的两名通政小学的学生,毕业之后以艺术特长生的形式,继续升入泉州五中,参加中学的交响乐团,“我看到了传承和普及的希望,希望接下来能带动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这个队伍。”

为了鼓励更多的孩子学习管乐,李硕凌自己掏钱赞助家贫的小学生购买长号,对于家庭困难且有学习兴趣的孩子,减免补习费用。“可以说,是近三年,氛围才慢慢改变的。”李硕凌说,十几年来,市民的观念才慢慢改变,不少家长发现,原来长号也可以很好听,原来其他管乐也可以很好听,慢慢接受孩子学习管乐。

除了在校园普及,他还四处打听,了解到有单位有意成立管乐团,就自告奋勇去组织、培训,至今为止,不少机关单位管乐团成立的背后,都有李硕凌的身影。

乐团复建 高雅音符再度奏响

十年后,2010年,高雅音乐在泉州再次被瞩目,在市政府、市文广新局、市歌剧团及交响乐团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乐团复建。2010年12月31日,泉州交响乐团重新登上舞台,奏响了新年音乐会。此时的李硕凌已临近退休,悲喜交加。

资金和人才问题仍是复建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资金方面,即便是中等水平,也要“烧”很多钱,泉州歌剧团、泉州交响乐团一直在不断向各级各方打报告,申请经费,大家都不贪心,“哪怕一年只有一点点,每年换一件也好啊。”经过6年的努力争取,在今年添了一把17万多元的竖琴和一把5万多元的英国管后,乐器配备终于基本完备。据不完全统计,以如今的规模,整个乐器配备费超过200万元,其中小提琴还大多是成员自带的。

人才组织方面的事情也非常繁琐、复杂,乐团成员65个人,除了15位泉州歌舞剧团的乐队的现职及退休人员,其余的50位来自泉州各地、各行各业,大家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因为对音乐的共同爱好,才汇聚到一起。“他很爱才,不少人都是冲他的面子才来的。”乐队的中提琴首席苏怀南说,李硕凌平时对泉州音乐界的人才十分关注,为了充实乐团力量,经常上门求贤,有时尽管被拒绝多次,他只要觉得这个人水平够高,仍会再三地跑到家里去动员说服;有的人尽管答应要来,但又因能否当首席而迟疑,为了吸纳人才,李硕凌都要一一做好思想工作。

不同于独奏,交响乐团不需要“自以为是”的高手,需要的是能够自我牺牲的合作者。如果每个乐手都个性十足,即便演奏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奏出完美的交响乐。平衡、和谐,只有相互之间完美的配合和默契,才能演奏出完美的交响乐。但一个几十个人的大团要和谐,谈何容易。每当听说有什么不和谐的声音,李硕凌就出面“倚老卖老”做工作,看大家很辛苦,就掏钱请大家吃个饭慰劳一下。

新春之约 背后艰辛鲜为人知

从2010年新年音乐会开始,泉州交响乐与泉州市民每年的“新年之约”已渐渐成为新春令人期待的一个美好约会。尽管非职业乐团,泉州交响乐人却觉得他们的表演水平不能“业余”,每一届新春音乐会,背后都有交响乐人无数个日夜的努力练习。李硕凌坦言,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乐手们仍然因为对高雅音乐和严肃音乐的喜爱坚守着,非常令人感动。

9月份,为了准备2016年新年音乐会,65位成员再次聚齐,每周三、周四晚上集中排练。作为松散的社团,每一次演出和排练,都需要全体成员付出非常多的努力,有的刚结婚,婚假都没休就来排练;很多为了排练,放弃了给学生补习赚取补习费的机会;有的排练到一半,才面露难色地告诉他:孩子在发高烧,她放心不下,想回去看看;很多人加班后匆匆赶来。武富强来自河北,在乐团里拉小提琴,他工作地点在永春,六年来,每到要排练的时候,他都每周三下午早早从永春出发,当晚排练后住在泉州,周四晚上排练完再连夜回永春,“能有机会参与一台交响乐,是很多音乐人的梦想,要搞一台这么正规的交响乐非常不容易,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武富强说。

音乐对一座城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令人欣慰的是,泉州人逐渐尊重和懂得欣赏高雅音乐,泉州还成立了交响乐团协会,这是地级市中第一个交响乐协会。

然而,对李硕凌和泉州的交响乐人来说,前面的路还不平坦,泉州交响乐协会副会长、交响乐团首席指挥陈宣捷说,如今专业水准正在一步步提高,但光凭爱好者的热情,乐团的发展仍难以为继,“需要更多关心和支持。”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