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海岸线 综合竞争力“一分为五” 距离晋江陆地港动工建设已经过去5年零9个月,福建陆地港集团董事长李锦仪仍然记得,2010年4月,在这片600多亩的荒坡地上挖下第一铲有多么不容易,“建晋江陆地港的时候,我问100个人,有99个人说不要干。” 很多人不理解,当时已过知天命年纪的李锦仪为何一心一意要建陆地港。在他们看来,这十有八九是“只赔不赚”的投资。其实不只是从投资的角度,每一个关心泉州港口发展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质疑:建了陆地港到底能否发挥作用? 对此,泉州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市口岸办主任黄文成这样回答:“泉州虽有500多公里海岸线,临海有肖厝港区、斗尾港区、泉州湾港区、深沪湾港区、围头湾港区五个港区,但开通的国际航线数量与港区作业区数量远远不成正比。海岸线长、开放点多、分布面广,没有一个港区能形成规模效应,相应的港口通关、检验及中介服务也就十分分散,这些都制约了港口对产业服务及带动作用的发挥。” 泉州产业集群发达,经济外向度明显,但只能长期依赖厦门港口在其外贸上的通道作用。据业内人士介绍,如今厦门港约70%的货源来自泉州。厦门港口服务完善,但泉州出口产品运到厦门通关存在诸多不便,仓储、堆存的费用成本也高,所以,泉州企业迫切希望本地能建设完善便捷的口岸设施,实现就地通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口岸办积极协同投资企业、查验单位多方调研,终于,2010年晋江陆地港正式启动建设。 一个内陆港 串起海陆空铁邮多条通路 物流投资大,回收慢,但李锦仪对于这笔巨大的投资心里还是有谱的:晋江东北临泉州湾,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临金门湾,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对台贸易优势独具;内坑镇所在的位置,铁路可依托福厦高速铁路晋江站,空运可对接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海运可利用金井围头和深沪码头,陆地运输还有324国道、西部快速干道、福厦高速公路,而且随着福厦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形成海、陆、空、铁“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 “如果能够把这些交通运输线都打通,整合海、陆、空、铁资源,再汇聚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构筑物流供应链,这样就能充分填补泉州‘三产’不足的薄弱环节。”黄文成说。泉州有着独特的第二产业优势,货源充足。通过发挥陆地港整合联运资源的作用,以“揽货港”的功能将晋江陆地港定位为泉州的综合性口岸码头,与本地生产性企业形成无缝对接,就不怕吸引不回流向市外甚至省外的本地货源。 在市口岸办积极协调下,李锦仪提到的海、陆、空、铁运输线一一被打通。逐渐崛起的晋江陆地港,发展形势比李锦仪当初预想的要好很多。 |
- 2015-11-16两大中心在晋江陆地港揭牌 货物将就近快速通关
- 2015-10-21多业务板块亮点频频 晋江陆地港打造国际陆港平台
- 2015-10-16前九个月晋江陆地港进出口货物总额17.4亿美元
- 2015-08-18晋江陆地港与晋江机场联合开通国际货运业务
- 2015-07-23晋江陆地港众创空间获批省级众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