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安溪温泉村:冷山深处有热泉 一唐两座孝字坊

2016-01-17 09:18:14 彭思思 田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温泉村

温泉池边嬉笑洗刷,一幅温暖的生活画卷

东南网1月17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彭思思 田米 文/图)被雨打湿的村庄,青山如黛,绿水流动,湿答答的冷色调山水画。袅袅上升的白烟,蒸腾的热气,让这幅画,温暖、灵动了起来。

这个灵动温暖的村庄,从最初到现在,拥有的名字可不少,唐家村、汤泉村、温泉村,都能叫开去。

南宋时期,唐姓人家到安溪蓬莱镇的一个小山村落了户,起名唐家村。不知哪个年月,唐家人发现了冬天地上冒着的热气,挖出了村里第一口温泉,村子于是变身“汤泉村”,这是安溪人对温泉的叫法。上世纪70年代左右,“汤泉”更名为更普遍的叫法“温泉”,温泉村的名字,也就一直用到了现在。

一个水滋养的村庄

温泉村人似乎和水有着不解之缘。龙潭溪流经温泉村,有两条直流小溪贯穿整个村庄,村民们把流水引入田地、路间,用于日常的清洗和灌溉,随处可见的流水环绕。

在温泉村村支部委员唐志艺的记忆里,流着水的温泉村一直没变。只是在老人们口中,龙潭溪西岸曾经有一个古渡口,如今已经不见了。在上世纪90年代,村庄还没有建桥的时候,往来的人员、茶叶、盐巴、瓷器等,都要依靠渡口中转。后来,村里先后建起了桥梁,修好了公路,溪两岸的村民不再依赖渡口,而随着水电站的建设,老渡口也被时间的流水慢慢冲刷了。

但千百年来,从地下源源不断冒出的热水,却始终不变。对这里的村民来说,提着一个小篮子或端着一个盆子,装着毛巾和换洗的衣物,走街串巷到各个温泉去泡一泡,是冬天里最惬意,也最日常的享受。

温泉能泡熟鸡蛋

流动着温泉的生活

在76岁的黄阿婆带领下,我们前往村里最早的一处温泉。还没走近,水声、嬉闹声和洗刷声,就飞起来了。这是三米多长的池子,是专门用来洗衣物的。热气中,女人们端着一盆盆衣服,或是要清洗的物件,围在池边,一边洗刷一边聊家常,红彤彤的双手是热水泡的。

黄阿婆说,到了傍晚六七点,女人们就结对到不远处的女池泡澡。黄阿婆22岁从邻村嫁到温泉村前,就听过温泉村的名头。嫁过来时,村里人还打趣她说:“天天都有热水洗咯!”果真,嫁过来后她天天都会洗温泉澡,不泡一泡这热水,就觉得不舒服。一到冬天,邻村人都会来,还有人专程带着水桶,装回家给孩子洗。

村里有五六口温泉,有的是直接在泉眼上筑池,有几个泉眼是在龙潭溪里发现的,村民们把泉眼做成水塔,利用水位差压力把温泉水引到溪边。温泉被分成洗衣池、男池、女池,还有专门杀鸡宰鸭洗水用的,功能明确。村民唐老伯说,前几年有地质队来勘察,这里的温泉温度高达78℃。唐老伯笑着说,温泉村4600多个村民,90岁以上的老人有30多人,不知是不是温泉的滋养。

未有唐姓先有樟,温泉村1200岁的古樟见证了岁月

时光遗珠随处可见

在古时进村驿道的必经之地,如今荒草丛生,却因两座古牌坊而有了历史的沉淀。

一座是“孝子坊”,距离它20米外还有一座“孝节”,是清乾隆年间树立的。据说是村人唐焻黎7岁就没父亲,母亲黄氏一直没有改嫁,虽然日子艰难,仍常救济他人。后来,唐焻黎的孙子唐桂生中了进士,将此事禀报乾隆皇帝。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唐焻黎被敕封为孝子,御赐匾“孝子”,慈肃黄氏,御赐匾“孝节”。

唐志艺说,小时候放牛经过牌坊,小孩子就会捡石子往上丢。村里有传说,孕妇到牌坊下扔石子,如果石子落在最高的牌坊上,就生儿子,落在第二层石头上,就生女儿。后来这也成了孩子们的游戏。

“未有唐姓先有樟。”温泉村还有一棵20多米高的香樟树,树上的保护牌记载,樟树已经有1200年历史了,是这个古老村庄的见证者,在当地被称为风水树,该树于2006年被确认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此外,村里还有乾隆年间的韩德土楼、宋代的唐氏家庙……

除了有温泉,小小的温泉村里,到处都有被时光封印的古老惊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