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灌路改名为迎津街多年了,但不少市民仍习惯呼旧名。
走访 新地名鲜有“泉州味”
昨日下午,记者驱车从市区泉秀东街驶入刚铺上沥青路的东海大街,笔直的道路、高耸的住宅楼,东海片区无处不绽放着青春活力。驶过东海大街再左拐,来到泉州市行政中心,这里东西两侧分别是府东路和府西路。再往前走是安置小区海星小区,小区外的路就叫海星街。
这几条道路的命名与所在地具有一定的关联,但再走下去,记者发现,另几条道路的命名正如市民所反映的“很难让人想到有什么依据,既没有特殊的意义,也不易记”,如,与东海大街连接的嘉泰路、嘉彩路,与府东路连接的泉泰街、双垵街。
记者走访中,也发现不少建筑物或者小区的名字五花八门。“曼哈顿”、“国际”等在小区命名上被频繁使用,如丰泽区有“阳光曼哈顿”,安溪有“曼哈顿广场”等;而名中含有“国际”的小区在网上可搜索到近20个,如“国际星城”、“尚东国际”、“香槟国际”等。
声音 老地名是古城的活化石
说起泉州老地名,老一辈泉州人如数家珍。“泉州市还保存着唐代以来的古街巷名呢!泉州老城区,几乎每一条街巷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家住鲤城区开元街道的苏老先生平时喜欢研究泉州历史。说起泉州老地名,他娓娓道来:“州顶”是唐代地名,那里是唐代州衙所在地;“棋盘园”是元代地名,当时著名的海关长官蒲寿庚的花园;“舶司库巷”是宋代地名,市舶司的仓库;“都督第”是明代地名,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府第;“洪衙埕”是清代地名,洪承畴的故居;“连理巷”则记载着北宋宰相韩琦与其生母连理的故事……
“地名直观展现城市的文脉传承,而老地名更是文化古城历史的活化石。”老泉州人卢先生希望老地名得以保护,“如此才能保存好城市记忆,我们的下一代也能更好地了解泉州。”
泉州市文管所研究员黄真真说,泉州与台湾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同名村,就是因为泉州人迁居台湾后,用故乡名称来冠名新的村落,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当子孙回乡时,一下就能从地名寻到根。这也形成了海峡两岸具有丰富人文特色的血缘关系。地方命名,应充分展示本土观念,融合当地居住环境的文化元素,如此,才有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