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要闻 > 正文

泉州古城区如何改造 建议:调动原住民“共造”

2016-01-21 09:07:1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前店后家”是聚宝城南万寿路口的主要建筑模式

东南网1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两会报道组)“中山南路是鲤城很好的发展空间,但与那里的闽南建筑风格不符的是大量存在的五金或电动车店,鲤城应好好规划,看看业态创新和古城改造怎么结合。”昨天下午,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在鲤城代表团和代表们的交谈中,说到了古城业态规划问题。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了“千年古城 家园共造”的畅想,如何见人见物见生活,如何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让百姓参与共建共享、共管共治,海都会客厅前日邀请了6位嘉宾进行探讨。

泉州探索建立“千年古城、家园共造”管理机制,古城保护成为热点话题。古城的百姓怎么想?有什么期待?

拿西街来说,25岁的西街住户杨先生认为,西街的保护和开发不均衡,从钟楼到新华路十字路口一段游客多,原住生活味道淡;西段游客少,保留了较多的原住民生活。如果能把两者区别规划,并对游客进行引导,不仅能较好保留西街东段的市井文化,也能让西段重新繁荣。

带着大家的问题,海都记者昨天走访了古城,也在两会会场问计委员、代表。一起去看看。

中山南路

它曾沦为建材仓库 今成电动车集散地

中山南路曾十分繁华,是连接晋江南岸和泉州古城区最主要的通道。现在从中山中路往中山南路走,越往南,人越少,电动车店几乎占据了一半的店面。

“以前就一座桥通两岸,生意自然很好,后来桥越来越多,走的人越来越少,现在除了群众牛肉店和远芳小笼包外,几乎没什么陌生人来逛了。”王女士家住中山南路,开了家食品店。她说,这里的店面一般按间租,一个月一般两三千元,“即便让以前的店铺都搬回来,也不能变繁华。”

远芳小笼包名声在外,如今由一群泉州阿姨打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可热闹了,什么店都有,以前南门外的人婚丧嫁娶都要到这里采购。”63岁的吴阿姨边切姜丝边讲。最想老街如何改变?吴阿姨说了一半突然来了句,“车开进来了也没地方停,这里只有两个车道……”

侨光电影院如今有了新名字——侨光文创园,工人们正在做水电铺设。对面一家乐器店的店主郑先生今年56岁,“2000年后就逐渐没落了,现在踩街都不从这里过了。”郑先生说,最没落的是2002年和2003年,这里很多店铺沦为建材仓库,白天也大门紧闭。“2013年左右电动车多了,加上禁摩,租金又便宜,这里便成了电动车买卖集散地。”

什么样的中山南路能再次繁荣,留住人?“听说上世纪50年代前顺济桥是木桥,现在老桥只剩桥墩,如果能重建当年的顺济桥,也许能成为老泉州人的精神家园和游客回味古城的最佳去处。”老郑畅想道。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