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的2日、17日,老人们总会聚在一起,不见不散。
核心提示
今天,德化赤水镇猛虎村老人会的多位老人又开始忙着分工:要去购买60斤猪肉、10只白鸭、45斤糯米、20斤大米、10斤花生、6斤白糖……买这些要做什么?原来,每月的2日和17日,是该村百余名留守老人欢聚一堂的日子。明天是农历新年前的最后一次聚会,所以食材更加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猛虎村老人协会会长陈英强以一己之力,发起了全县唯一的“爱心厨房”,温暖了村里的150位留守老人。在他的带动下,村民踊跃捐款,这样的聚会已持续四年。
□本报记者 黄雅珊 张九强 通讯员 连江水 文/图
欢聚日 留守老人不见不散
1月17日8时许,淅沥的小雨刚停,乡村小路不免泥泞,但86岁的蒋吉阿婆依旧穿戴一新,带着雨伞,拄着拐杖出门,她要去赴一场约会——全村留守老人不见不散的欢聚。
蒋阿婆的子女在县城工作,她一人住在老家,爱热闹的她每月2日和17日都早早出门,步行20多分钟到老人会。村里的100多位老人和她一样,每月的这两天,都会从村里的各个角落赶来相聚。
85岁的陈明塔和82岁的颜玉梅是老两口,他们早前住在德化县城,后相约回归乡野。因陈明塔腿脚不便,1公里路程,他俩走了半小时。虽然爱心午餐12时才开席,但一大早,大家已经聚在老人会拉家常。
上月17日是腊八,老人会联系了龙浔镇德新社区南音社,为老人送上精神大餐。
齐上阵 “夕阳厨娘队”热心肠
老人高兴地看着演出,“爱心厨房”内外,12位阿婆围着5个大锅忙得不可开交。68岁的黄秀霞拿着大铲子用力铲着大锅里的肉,69岁的陈玉环坐在灶边不时地添着柴火。
“爱心厨房”开张后,这12位阿婆志愿组成“夕阳厨娘队”。每次聚餐,她们要赶早来厨房里忙活,有的洗菜,有的切肉,有的掌勺……
“夕阳厨娘队”队员说,有人牵头,有人捐钱,“爱心厨房”才能办起来,她们会烧柴火,会煮大锅菜,当然要贡献一份力量。
12时,厨娘们端上饭菜。桌上有红烧肉、芥菜、鸭肉汤等,还有咸甜兼具的糍粑,老人们热热闹闹地享受着美味。
陈英强介绍说,17日的午餐用去了10只鸭、10斤面、20斤米、45斤糯米、60斤猪肉。不过,除了面、大米、猪肉和鸭子是买的,其他的如糯米、芥菜、香菇和木耳等都是村民捐赠的。
“夕阳厨娘队”的队员忙却快乐着
敬老情 村民加入爱心团队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县唯一的“爱心厨房”,自开办后,县、镇两级相关单位都派人前来关心和支持,但这一路,依旧走得不容易。
作为发起人,陈英强说到“爱心厨房”项目的账上还有1万余元时,很是欣慰。他是一名乡村医生,从医46年。4年前,他担任老人会会长。常年走村串户的他了解到,留守老人虽然衣食无忧,但精神空虚,丧偶的老人更是孤苦伶仃。所以,他把村里的150位留守老人集中起来,开展各种活动。其中,“爱心午餐日”是为了让老人欢聚一堂,共享家常美味。当时,他和老人协会的陈为塍商议过,如果没人捐款,他们两人轮流出资。
令陈英强感动的是,村民看到他捐款办“爱心厨房”后,纷纷加入爱心团队。记者看到,墙上贴着爱心账单,少的捐几百元,多的上千元。陈英强动容地说,今年正月初四那天,村民陈为学捐了500元,可是大家知道,他刚娶了媳妇,借的钱还没还完。此外,村里出外工作的村民也从全国各地寄来捐款,表达敬老情。
|